培训教程系统与过磅系统无缝连接,自动形成过磅单、自动扣重、自动计价,自动形成入库单,自动形成结算单,建立起了一套高效率的过磅控制、质量控制、结算控制的现代采购系统。 “根据公司的销售特点,多年来集团从内部形成监控机制,采用财务集中管理可以有效监控业务部门的疏漏,在事前就进行监督,为我们的机制奠定了良性基础,再加上全国统一定价,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的平台。集中采购控而不死,分散采购分而不乱。采用采购与内部调拨相结合,充分利用库存物资,降低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通过‘异地商务,集中管理’轻松做到对遍布全国的分公司往来业务,做到一目了然,而根据真实及时的采购数据,集团战略该去往何方,我们也能做到心中有数。”身为“老法师”的杨福金对于销售的管控已经琢磨得相当细致了。
一个比较令国内CFO同行嫉妒的事实是,从2006年起鲁花集团的应收账款就没有发生过坏账损失,而早在2005年销售收入为23亿元、应收账款达2亿元;如今七八年过去了,销售收入翻身为120亿元,应收账款仍为2亿元,应收账款占销售收入的不到2%,这也同时说明,山东企业在抓住机遇寻求突破的同时并没有降低上课的强度。
每个月末,鲁花集团各个分公司都要根据销售的具体情况与分厂进行交易的确认,实现销售收入,系统自动形成内部交易记录,双方根据内部交易的确认情况开具销售与采购发票,保证了业务结清时的协同;由于各单位的财务业务一体化,双方的各种单据都在各自账套中形成财务凭证,这样在保证业务协同的同时也保证了财务的协同;同时在系统中加入了集团内部财务往来、寄存寄售、实时商品对账等的协同检查自动对帐功能,保证公司间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委托代销商品和受托代销商品等的双方一致性。
一路走来,杨福金感慨道,考验CFO的关键之举是对应收账款的处理。对于5000名业务人员鲁花采用的是严格的绩效考评机制,而应收账款如果形成坏账,业务员和相关部门要承担直接经济损失,对超信贷、超账期进行手机短信、电子邮件预警,对呆坏账损失进行事前预警。通过手机邮件,集团总部会第一时间跟踪每个业务员的回款情况,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数额大的业务在发生前,集团就作为重点业务,进行重点跟踪。“鲁花集团的产品通过超市销售,允许赊销,我们通过信用额度来对销售业务进行评级,利用严格的考评机制,充分发挥大家的集体智慧和力量,而这些还需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做支撑。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对账检查,业绩考核报表,工作质量检查报表实现了内控系统的事后监督,鲁花内部监控系统正越来越成为‘资产安全卫士’的有力武器。”杨福金更愿意将内控结合到业务操作的微观层面。
玩转信息化 根据《首席财务官》杂志的相关研究,信息化工具的使用对于向精益财务转型是必不可少的。
在杨福金看来,再高明的财务管理,如果脱离了真实准确及时的财务数据做支撑,那么扎实的财务管理也就成了无米之炊,“会计报表过去需要十几天才能出来,现在三天就可以完成月报和集团合并报表。统计人员的生产采购日报,晚上要加班,早上要早上班才能完成,现在计算机彻底代替了统计人员的加班加点,建立了业务核算准确,统计信息及时,会计信息全面的鲁花集团信息化平台。系统建立了各种对账检查机制,保证了数据准确及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分析报告几分钟就可自动形成。”
回顾鲁花集团长达七年的信息化征程,鲁花集团和浪潮集团的不断磨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看点。事实上,在鲁花集团信息化进行到事关前进还是后退的最艰难的决策时刻,董事长孙孟全在2006年7月13日发布了关于“信息化是鲁花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讲话,统一了鲁花各级领导及实施队伍的思想,这次讲话在鲁花信息化项目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颇令人感叹的是,七年前并非完善的浪潮GS系统,经过鲁花集团项目的反复磨合,自身的产品也得到了相当大的提升,许多产品的功能是不少国内同业软件所不具备的,特别是在三方寄售、快速合并会计报表等功能居于全国领先的位置。以浪潮GS系统为平台,鲁花集团建立起了的事前预警、过程控制、事后监督的内部制约机制。浪潮系统的“业务协同”使分公司要货、分厂发货、分公司收货、开发票、结款,实现了业务环环相扣,实现了相互制约、流程固化、过程控制的控制机制。产品追索系统以最少的投资,将产品的瓶码、箱码与产品一起带到仓库、发到分公司或重点经销商,对规范市场管理,防窜货,防假冒商品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就要退居二线的杨福金,相信通过信息化的运营平台,“精益”之流会变得更加程序化和简单起来。
信息发布:广州名易软件有限公司 http://www.myid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