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 1、行政监督:指各类监督主体依法对政府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权力行为是否合法、合理所实施的检察和督导活动。 2、行政权力:是行政管理主体管理公共事务所享有的合法资格和相应的强制力、约束力,它是由社会共同需要产生的、目的在维护公共利益和维持、调整与管理整个社会生活的基本秩序。 3、分权制衡理论:也称权力制约论,它是西方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各自独立又相互制约和均衡的理论。 4、人民主权理论:是西方思想家基于社会契约论和主权论提出的民主理论,是近代西方政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理论成果,认为人民拥有主权,国家的权力源于人民权力的让渡,因此,人民对国家有天然监督权。 5、行政监督体系:指具有法定监督权的多元监督主体在对政府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时的任务和权限划分体系。 6、自由裁量权:指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范围内依立法目的和公正合理原则自行判断行为的条件、自行选择行为方式和自由作出相应决定的权力。 7、行政管理内部监督:指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对一半行政管理机关以及行政部门对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它是行政管理系统内部建立的检查、监督等自 我约束、制衡等自体监督体系。 8、一般监督:指基于组织层级和隶属关系,上下级行政管理机关间、同级行政管理机关间以及行政管理机关对其自身或公务员进行的监督活动。 9、专门监督:指在行政管理主体内部设专门监督机关,即专门监察机关实行的监察活动。 10、行政复议: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行政监督法律制度。 11、特种监督:指行政管理主体内部依法实行的针对某种专门的行政管理活动进行的专业性监督。 12、行政管理外部监督:指行政管理组织外的各种监督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管理活动所进行的多渠道的、多种形式的异体监督。 13、权力机关监督:指国家立法机关对行政管理机构及其活动实施的监督,是有法律效力的最高层次的异体监督。 14、司法机关监督:指司法机关作为监督主体对机构及其活动实施的强制性监督活动。 15、社会监督:指由各社会组织和团体及公民作为监督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其活动实施广泛监督活动。 16、行政监督机制:指由行政监督的主体、对象、内容、程序、方式、手段等要素构成一体,以及各要素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二、问答 1、行政权力制约的基本理论。 (1)分权制衡理论:以权力制约权力 (2) 人民主权理论:以权利制约权力 (3)社会契约论:以道德制约权力。 2、行政监督的内容。 (1)监督决策是否科学、合法 (2)监督行政管理行为是否合法、合理 (3)监督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廉洁勤政、不滥用权力 (4)监督自由裁量权是否被违规滥用。 3、行政管理内部监督体系的优势和特点。 (1)监督内容更全面 (2)监督方式更具多样性 (3)监督程序更具时效性。 4、中国行政管理内部监督体系的基本形式。 (1)一般监督:指基于组织层级和隶属关系,上下级行政管理机关间、同级行政管理机关间以及行政管理机关对其自身或公务员进行的监督活动。(2)专门监督:指在行政管理主体内部设专门监督机关,即专门监察机关实行的监察活动。 (3)行政复议: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行政监督法律制度。 (4)特种监督:指行政管理主体内部依法实行的针对某种专门的行政管理活动进行的专业性监督。 5、行政监察形式及权限。 (1)行政监察形式: ①检查监督执法情况 ②受理控告和检举 ③调查处理违纪行为 ④受理申诉。 (2)行政监察权限: ①检查监察对象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法规情况,查处违法行为 ②受理对监督客体违法、违纪行为的申诉和控告 ③审议本级政府任命人员的纪律处分事项 ④教育监察对象遵纪守法 ⑤制定、颁布监察工作相关规章、命令和指示。 6、审计监督形式及权限。 (1)审计监督形式: ①审计本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和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②审计监督中国人民银行的财务收支情况 ③审计监督国家建设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 ④审计监督政府部门管理的和社会团体受政府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情况 ⑤审计监督行政管理机关接受的国际组织和国外政府援助、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情况 ⑥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进行审计的行政管理机关财政、财务收支情况。 (2)审计监督权限: ①调查权 ②强制权 ③建议权 ④出具审计意见与作出审计决定权。 7、行政管理外部监督体系的形式。 (1)权力机关监督:指国家立法机关对行政管理机构及其活动实施的监督,是有法律效力的最高层次的异体监督。 (2)司法机关监督:指司法机关作为监督主体对机构及其活动实施的强制性监督活动。 (3)政党监督 (4)社会监督:指由各社会组织和团体及公民作为监督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其活动实施广泛监督活动。 8、我国司法监督的具体方式。 我国司法机关指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1)人民法院监督的具体方式: ①对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依法追究行政管理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刑法案件所应负的违法、侵权的刑事责任 ②对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依法追究行政管理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民事活动中所应负的违法、侵权的刑事责任 ③对行政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依法追究行政管理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活动中所应负的违法、侵权的刑事责任,保证行政工作的公正合法进行 ④通过司法建议通知书、司法建议书等形式,向有关机构及其主管部门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检察机关监督的具体方式: ①对行政管理中触犯刑法的管理主体及其工作负责人进行批捕和提起诉讼,以此来实行监督 ②对利用职权徇私舞弊、贪污受贿、失职渎职以及重大责任事故之类的案件进行调查、批捕和提起诉讼,履行监督职能 ③依法监督刑事案件的判决、判决的执行以及监狱、看守所、劳改教育机关的行为是否公正合法 ④对专门负责侦查的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的过程进行监督,保证侦查工作的合法性与公正性。 9、我国政党监督。 我国政党通过三个方面进行监督: (1)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来规定行政活动的方向 (2)通过党的纪检机关检查处理组织中党员的违法违纪行为 (3)通过对政党的教育,促进和保证公共组织中的公务人员依法办事,自觉履行党的义务和职责,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10、社会监督的内容。 (1)社会团体的监督: ①群众性组织 ②行业性组织 ③公益性组织 (2)公民的监督: ①信访 ②人民代表向行政管理机构提出批评、建议 ③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3)社会舆论监督。 11、我国行政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1)监督机构内在动力不足 (2)监督体系设置不合理 (3)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督缺乏可操作性 (4)权力机关监督的实际效力比较小 (5)新闻舆论和公民监督的实际效力弱。 12、完善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措施。 (1)强化监督机构的动力机制 (2)建立行政监督体系的协调机制 (3)健全和完善行政监督法律机制 (4)强化人大监督机制 (5)完善新闻舆论和公民监督制约机制。
信息发布:广州名易软件有限公司 http://www.myidp.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