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名易软件 曾经有一段时间,许多人都认为开源的希望在中国。特别是在2001年的时候,中国开展的第一次软件正版化政府采购在北京进行,全面采购了基于开源软件发展起来的国产基础软件,包括国产Linux和国产,微软产品全部出局。这一事件在全球引起很大震动,当时许多人更是认为,在桌面领域打破微软垄断的希望就在中国。此后,我国政府继续通过政策、财政和科技攻关项目等加强对开源软件的支持力度,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产Linux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在技术上已经具备了替代微软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能力,但实际推广情况并不乐观,特别是实际的使用情况。这问题到底出在哪? 在中国,linux操作系统等国产基础软件的推广一直受困于用户多年的“使用习惯”和事实上的大面积盗版,留给国产基础软件的市场极为狭小。即使是在政府领域,作为支持开源软件的最重要力量和战场,在公用财政支持的采购领域,也未得到真正的大面积应用。相反,国际上一些国家却已实实在在地把Linux用了起来。在挪威,大面积采用开源软件首先开始于教育部门,越来越多的学校全盘采用开源软件,此后不断向其他领域扩展。挪威政府此前还公布一项政策,要求所有公共部门在2006年前必须制定采用开源软件的计划。此外,还要求所有公共部门的IT系统在2009年前全部采用开放标准。挪威政府对开放标准的支持力度直接促进了国内采用开源软件的热情,目前,全国上下向Linux大规模迁移的计划正在进行中,在许多城市正逐步地将市政管理的所有桌面迁移到开源操作系统上。在巴西,推广开源软件经历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路线,在州和市政府不断加大推广和迁移步伐的基础上,巴西联邦政府开始全国性的推广策略。可以说,是州和市政府的推广经验首先为全国的大规模推广铺平了道路。据媒体报道,目前,巴西22个联邦部门中已有7个在使用开源软件,包括许多开源桌面配置,其中有至少4000台主机使用OpenOffice.org。最近,巴西政府正在进一步研究财政方案,考虑制造二百万台预装Linux的低成本笔记本,并将其中的100万台分发给地方学校使用。在法国,国家宪兵部门和准军事警察部队逐步开始弃用微软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转为使用开源软件。在美国,最新出现的对开源软件的扶持政策是美国纽约州立法机构修改美国税法,对开源软件开发者进行个人所得税补贴(减免20%),最高补贴限额为200美元每年。在美国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中,提到了要促进开源软件在医药部门的应用,这对开源软件在美国的发展也将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在俄罗斯,此前盗版率高达99%,同样深切面临打击盗版和发展国产软件的压力,最终,俄罗斯政府以加强开源软件发展作为打击盗版的道路。从2007年起,俄罗斯在所有学校部署采用开源软件,并在各地举办各种学习班开展Linux培训。(以上例子摘自媒体报道。)……其实,认可开源软件能用的人非常多,但认为开源软件“好用”的人就相对要少许多。在我国,所谓的好用,其标准就是微软。说微软就是好用的标准,显然是不科学的,但习惯力量就是这样认为。挪威从教育开始,巴西是从试点开始走向政府的统一行动,这些举措我们其实也开展多年,但并未实现最终的全国性的推广成效。我们在教育领域已有试点,在电子政务系统领域试点更是非常多。最典型的如全国40所重点高校Linux实验室、北京市平谷区圈国产化的解决方案、湖北荆门掇刀区的电子政务系统、中联部的全国产解决方案等都是采用Linux的成功试点。但在大面积推广时,我们确实举步维艰。理由听起来都很充分。是国产软件没有准备好吗?可是,如果不能大面积的使用,国产软件永远不可能准备好。是我们没有相关的推广政策吗?国内支持国产软件的各种政策已很多,关键是在执行这一步,完全在于执行者的力度。我们在推广国产软件的过程中,明显地感到了“人治”的特色。同样的政策,遇到不同的人执行的效果就不一样。每一个成功的试点后面,都有一个强力推行国产软件的“第一责任者”。这种状况,在试点阶段是可以的,但要大面积推广则不行。一些专家学者已经呼吁,促进开源软件的推广和实际应用关键在于政府的推广决心。在我国,虽然对于开源软件的支持一直在进行,但确实缺乏全盘推进的决断,无论是在教育领域还是在电子政务领域,都尚未制定和实施具体的大规模推广计划。在美国、在欧洲、在巴西,人们都认为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以开源软件的推广来打破垄断是最佳方式。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计划和重大专项都在努力引导民族产业的发展。希望产业的大规模推广是我们下一步的重点。去年的黑屏事件,再次凸显一个残酷的现实: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绝对市场优势,使垄断者具备了操控用户的能力。因此,无论是从经济角度出发,还是从信息安全保障而言,都需要有关部门加大推广决心,加大对开源软件的支持力度,让更多的部门把开源软件和国产基础软件真正用起来,也将是促进我国软件产业全面发展的出路所在。(来自互联网)
信息发布:广州名易软件有限公司 http://www.myidp.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