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的发展给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又以巨大、快速、便捷的信息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给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就教学作一番探讨。关键词:互联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1-0080-02 在互联网背景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优越的技术平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积极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挑战,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对于学生思想的积极引导作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成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一、互联网给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带来了发展机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1月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12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了3.7个百分点。中国网络的普及率逐年攀升,覆盖范围越来越广,而大学生是网络使用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上网已成为了日常的学习生活方式,这给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带来了发展机遇。 (一)互联网给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习方式多样化 网络资源能使教学空间无限扩展,虚拟技术能有效模拟现实,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提供大量信息素材。同时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著作、论述和实践素材等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供大学生随时阅读使用,方便快捷,使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式多样化。 (二)利用互联网辅助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加强师生间的沟通 运用多媒体网络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可以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色彩鲜明,声情并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信息,使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文化变得丰富而生动,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 (三)利用互联网辅助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互联网的交互性强,为学习者创设了一种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合作学习的良好环境。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地参与讨论和争辩。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方式加强了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通过辩论可以消除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疑惑,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扎根于学生的心中。 二、互联网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造成的挑战 (一)对于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冲击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在不断地进行互动,对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造成冲击,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二)互联网传播的社会负面信息削弱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认同感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即为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谋利益;马克思主义教学的主要内容即向学生传授对于自然、社会、思维科学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教学的重点内容,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础。然而互联网传播的社会负面信息动辄就能引起数万人的关注和评论,社会不公平现象如贪污腐败、贫富差距等信息迅速传播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产生质疑。 (三)互联网的特性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冲击 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注重以课本知识为主,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信息量小,而且往往是单向性,课堂教学枯燥,削减了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互联网上有着丰富多彩、直观生动、具体形象的学习资源,不再单一地依靠教师的知识传授,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教师的权威性。互联网的交互性使学生对照本宣科、单一刻板的教学方式产生了强烈的排斥情绪,他们渴望与教师平等地进行学习交流,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应对互联网挑战的策略 (一)加强对于互联网思潮的解读与分析 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信息多元性形成了强劲的互联网思潮,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于互联网思潮的解读与分析,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其对于互联网思潮具有一定的吸收性。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内容中要加强对于互联网思潮的解读与分析。目前,学生受到互联网思潮的负面影响,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其对于互联网中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本质并不了解。因此,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针对影响力较大的互联网中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深入的剖析与解读,增强学生对于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深入了解,通过以理服人的方式引导学生科学看待互联网思潮。 (二)利用互联网资源创建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没法完成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的任务,在互联网背景下,必须充分利用网络的特性和优势,创新教学模式,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利用网络上丰富多彩、趣味生动的资源来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整合各种资源建立马克思主义教学网站 建立马克思主义教学网站,是利用信息网络化的共享性、即时性、互动性,使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使学生能够即时便捷的学习马克思主义,使师生之间能够双向沟通和相互交流。 (四)优化教师队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懂互联网的教师队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导向作用 从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教师,除了要不断丰富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政治立场坚定,同时还应当积极践行,具备熟练使用互联网的技能,了解互联网文化,能够引导学生在互联网思潮中甄别出不良信息,能够驳斥、对抗影响大学生思想健康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减少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莫茜.积极开发利用网络条件,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信息发布:广州名易软件有限公司 http://www.myidp.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