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对供应链管理系统企业进行融资过程当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测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使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产品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差,或者资产不能收回从而遭受风险和损失的可能性。很多风险因素都影响着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的正常运作,了解并识别这些可能产生的风险因素,对商业银行来说非常重要。1.自然环境风险。主要表现在地震、火灾、意外的战争以及其他各种不可抗拒的原因对企业造成的损失等,这些损失影响到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某个节点企业,就可能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稳定,使供应链管理系统中企业资金运动受阻或中断,生产经营过程遭受损失,既定的经营目标、财务目标无法实现,进而使商业银行蒙受巨大损失。2.政策风险。当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时,往往会对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资金筹集、投资及其他经营管理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使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经营风险增加。例如,当产业结构调整时,国家往往会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对一些产业进行鼓励,为企业投资指明方向;或者对一些产业进行限制,使供应链管理系统企业原有的投资面临着遭受损失的风险。3.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市场发生变化,使企业无法按原定计划销售产品而给商业银行带来的还款风险,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预测失误;二是出现新的替代品,从而导致企业销售计划落空,资金链条断裂。4.信用风险。中小企业信用缺失是国内商业银行贷款营销中的主要难题。主要原因在于中小不规范、技术力量薄弱、资产规模小、缺乏对自身信用的管理和资信不足等问题。信用缺失成为制约商业银行面向中小企业发展信贷业务的重要“瓶颈”之一。5.法律风险。每个国家的法律都有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法律法规的调整、修订等具有不确定性,有可能对供应链管理系统运转产生负面效应,法律环境的变化将诱发供应链管理系统经营风险,从而危及商业银行。6.企业文化差异的风险。供应链管理系统一般由众多企业构成,这些不同的企业在经营理念、企业制度、员工职业素养和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导致对相同问题的不同看法,并采取不一致的工作方法,从而可能造成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混乱。7.信息传递风险。由于每个企业都是独立经营和管理的经济实体,供应链管理系统实质上是一种未签订协议的、松散的企业联盟,当供应链管理系统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日趋复杂时,供应链管理系统上发生错误信息的机会也随之增多。信息传递延迟将导致上下游企业之间沟通不充分,对产品的生产以及客户的需求在理解上出现分歧,不能真正满足市场的需要。这种情况将可能给商业银行传递一种不正确或有偏差的信息,影响商业银行的判断,从而带来风险。8.行为风险。即不管用意多么良好,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在办理过程中会因为无意中犯错而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较危险和较难于注意到的是商业银行员工出于好心而犯的错误。行为风险是商业银行在办理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业务时管理人员所面临的核心管理问题。(2)商业银行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风险的管理对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风险进行管理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加强风险信息的了解和沟通,对潜在的意外和损失进行识别、衡量和分析,以最小成本、最优化组合对风险实行有效规避、实时监控,以保证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的安全。具体来说有以下四个步骤:1.风险识别。对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进行归类分析,从而加以认识和辨别。任何对风险评估、控制和管理的正确行动都是基于正确的风险识别。2.风险衡量。运用定量分析法对特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范围及程度进行估计与度量。3.风险控制。根据风险管理的目标,选择恰当的风险管理工具进行优化组合,规避、转移和降低风险。协调配合使用各种风险管理工具,不断反馈、检查、调整和修正,使之更接近目标。4.风险处理。在对风险加以识别和衡量的基础上,有效的风险处理才是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风险管理主要有五种形式:一是风险自留,它是指商业银行以自身的财力来负担未来可能的风险损失,包括承担风险和自保风险。二是风险转移,它是指商业银行以某种方式将风险损失转移给他人承担,这是商业银行处理风险的一个重要方法,因为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自留风险的能力总是有限的。三是风险组合,即一种产品有风险,以另一种没有风险的产品来补偿。四是风险预防,它是指事先采取相应的措施,阻止风险损失的发生。五是风险回避,它是指商业银行发现从事某种经济活动可能带来风险损失,有意识地采取回避措施。(3)应对商业银行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风险的措施1.建立社会协调沟通机制,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和法制环境。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系统和企业、个人信用登记制度及信用档案,对恶意逃废商业银行债务的企业实施联合制裁,维护商业银行债权。要创造公正的法制环境,保证商业银行能够在依法维权保权方面减少行政干预,把商业银行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要进一步做好风险管理的立法和执法工作,制定责任追究办法。2.树立系统分析和管理的思想。系统理论指出,系统是由一系列子系统组成的,任何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处于相互联结、相互影响的关系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而系统分析就是以系统的整体最优为目标,对系统的各个主要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以便给决策者提供直接判断和确定最优方案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对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风险进行管理需要借助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信息流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进而做到有的放矢。3.对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实施方案进行优化。对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实施方案进行优化就是指商业银行在有约束条件或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在对供应链管理系统上下游企业提供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服务时所制定的决策方案.这种优化的决策方案主要有整体优化方案和局部优化方案两种类型。整体优化方案是从大量方案中找出最优的方案,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实际情况下可能没有最优方案或者没有办法来检测所得方案是否最优,因此有必要进行局部优化。局部优化方案是在大量类似方案中找出相对最优方案,这取决于方案的最优解。因此,针列’不同的实际问题采用不同的优化方案,最终获得的效果也不同,这也成为对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实施方案进行优化的重要因素。4.对核心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对核心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其业绩、设备管理、人力资源开发、质量控制、成本控制、技术开发、用户满意度和交货协议等方面做出及时的调查,并进行科学的评估。一旦发现某重要供应商可能出现问题,应及时通知关联企业进行预防和改进。要针对可能发生的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风险制定应急措施。在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风险管理中,首先要运用各种风险控制工具。在风险发生之前,尽量消除各种风险隐患,减少风险发生。要根据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结构、环境等特点分析风险因素,区分风险类别,尽早识别风险,制定风险管理目标,降低风险损失。5.业务设计创新。创新始于对原有业务的不满,当业务不能满足客户和市场需求时,就要对原有产品进行创新或重新组合。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实际上就是一种业务创新。要通过创新使金融产品在客户方面体现出“四个度”,即客户的忠诚度、投资者的满意度、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的认同度。6.尝试业务外包。面对中小企业日益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业务战略定位的趋势,金融服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模式也在不断演变。一方面,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各产品的组合和捆绑销售已经成为规避风险的有效工具,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业务外包分散风险。所谓业务外包就是将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中不属于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的部分物流、信息流管理工作予以外包,而主抓资金流的管理与控制。首先是建立物流监管方合作和评估体系,通过合格第三方的仓储、运输和现场监管的专业操作,实施物流监控。其次,收集外购商品价格信息。通过收集各大综合类、行业类商品价格信息,实现对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中涉及的商品价格的实时跟踪。第三是购买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通过要求客户购买保险产品,防范货物在库、在途期间出现意外的风险。7.强化内部控制是防范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道德风险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是一种自律行为,是为完成既定工作目标,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监务活动送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一种方法。要强化商业银行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内控机制建设,首先要搞好“三道防线”建设,严禁有章不循、执纪不严等失控行为的发生;其次要遵循监控的有效性、审慎性、全面性、及时性和独立性原则,任何入不得拥有超越制度或违反规章的权力。8.加强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文化建设。良好的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文化能够在系统内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增强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冲突,减少内耗。形成共同创造、共同发展和共享成果的双赢关系,可以使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成员与整体有相同的利益要求和共同的价值标准。9.建立应急处理机制。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是多环节、多通道的一种复杂系统,很容易发生一些突发事件。因此,建立预警系统与应急系统,对突发事件的发生要有充分的准备。对于一些偶发但破坏性大的事件,必须预先制定应变措施和相应的工作流程。同时,要建立一整套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当其中一顼以上指标偏离正常水平并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必须发出预警信号。预警系统做出警示后,应急系统应及时对紧急、突发事件进行处理,以避免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带来严重后果。
信息发布:广州名易软件有限公司 http://www.myidp.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