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舍默为了说明人类个体的不觉知而在他的笔下创造出中土这样一个概念,形象地向我们描述了人类对极宏观、极微观的不觉知。同样,我们对于极内在充满玄秘的个人内在精神家园又何尝真正了解过呢?在一个人隐蔽的内心世界里,在潜意识的静水流深中,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自己所知的秘密?谁能真正一口道出在某个瞬间行为背后完整而真实的心理驱动力?千万年积累下来的文化传承又是如何默默地加诸于我们生命的每个当下?如果我们假设蝶蝴翅膀的理论真正成立的话,我们彼此间千丝万缕的行为又是如何互相作用的呢? 也许只有微光透过中土世界茂盛的枝叶,我们才能看到更高、更低、更远、更近、更大、更细、更迅速、更缓慢的世界。人类也许只有经过灵魂暗夜的艰苦跋涉,才能找到真正的家园。 心理学对于显性物质世界影响力 正在加大。沙因在他的《沙因组织心理学》中震耳欲聋地指出:组织角色需要的只是个人部分特定的活动,但是前来工作的却是整个人。组织越来越意识到心理学对于提高产能的作用。 但是该怎么做呢?心理学如何和组织管理、领导、营销、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结合起来呢?或者,请允许我在更聚焦、更窄小的范围内讨论这个过于庞大恢弘的话题。关于我所从事的行业:培训业如何与心理学结合呢? 我从2001年开始接触企业培训。从最早一板一眼的技能培训开始,到后来汇才的教练技术,nlp(神经语言程式学),以及现在北京企业内训市面上流行的诸多不同类型的国学、心灵成长培训都略有涉猎。从我个人狭隘而有限的经验来讲,中国企业一直在探索有效的培训、咨询方案,他们急切地呼唤着某种一针见效、包治百病、没病强身的课程,一直在寻找更有效的方法与途径。作为个体的员工,人们也期望更有效的培训方式的出现。 很多次,当我在培训课程中分享某个道理时,下面的同学轻声而善意地提醒我:这是行业共识了,我知道。请问有什么工具吗?在做方案的时候,培训公司会急切地问:这次会提供几种工具呢?一定要是员工带回岗位马上就能用的,可实操的。我的第一本书《讲故事,做销售》也因为提供了一个与大家期望相近的工具而被关注当然,每个人都有关于故事的解读。我经常在这方面受到指教。 实际情况是什么呢?在我一个三百多人的大场培训中,有一个关于聆听的练习。在场的三百多名来自不同行业企业的学员中,只有两名同学严格按照要求一个字、一个字地重复对方的话,并真正地去感受对方。 从主观意愿上来分析,这是一班有着积极进取心的学员,他们利用自己私人时间,从这个炎热的南方都市各个角落里涌现出来,非常好学,主动、积极、配合,怀着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创造成果的强烈意愿。可同时,他们也紧紧抱着自己过去的经验,认为这些我早就知道了,给点新鲜的吧。 有时候,我很想刻薄地指责社会的浮躁与急功近利。当我们不能从因上去更改时,又怎么能期望得到不同的果呢?培训想要取得更好的效果,对心的认识是必须被关注与认知的。不管是以己之心的识,还是度对方的心,这都需要一个过程。我个人所接受的最有成效的培训是加拿大haven学院的《潜力苏醒》。这个五天四晚的课程在其体系中不过是一个入门级别的、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浓缩性的课程。 不过近来一件小事改变了我的看法。好友去南欧旅游归来分享感受。她对金融不景气下的各国感受并不好,但是她却深深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觉到骄傲。她说:当地的节奏十分拖沓缓慢,经济缺乏活力。常年gdp增长不过两个点。现在当地最牛的就是中国人,真正有能力消费的也是中国人。所以在很多奢侈品柜台后面都会配上会讲中国话的销售人员。而一旦踏上了中国的土地,那种因为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活力就会让人觉得血是热的。 注:本文首发于时代光华资讯中心频道,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相关推荐:培训管理管理课程培训管理体系建立与需求量化如何确保一个企业的培训效果?
信息发布:广州名易软件有限公司 http://www.myidp.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