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价值并不只体现在商务领域,被我们一直认为传统古板的教育行业,也紧紧跟随着这股加入了队伍。可能会有人产生一个疑问,移动设备进入教育领域是否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该如何运用高科技的产品来实现智能教室的打造呢? 走进上海新中高级中学大门,惊诧于眼前如此美好的校园。绿树、绿草、鲜花无处不在,教学楼倒是成为其中的点缀了,足见绿地面积之大。这里的教学楼全部采用砖红色,而且全部是低层建筑,与绿地非常协调,学校分为教学、生活、体育运动、艺术活动等区域,总觉得与记者印象中的中学有着太多的不同。这不同既表现在环境,也表现在无意间碰到的学生们的笑容中。直到见到学校信息中心主任何海峰,得知学校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办学宗旨的时候才恍然大悟,一个将自己看做服务者,将学生当做上帝的学校,其所行所想所做,与别人不同也就容易理解了。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宗旨,上海新中高级中学的信息化规划也围绕此展开。在教育部去年公布的首批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中,上海新中高级中学置身其中,其规划重点是智能教室、未来课堂探索与实践。该项目从今年年初正式启动,将历时三年时间完成,每年的信息化投入金额在700万元左右。在项目整体建设中,上海新中高级中学引入了云的概念。据何海峰介绍:系统分为云和端两部分,云的伸缩性、扩展性非常好,我们不再关心存储和计算发生在哪台计算机上,可以在校内的任何地点使用任何设备,不用担心资料丢失;而所谓端,可以是智能电视、PC、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各类终端设备。云端设备是在网络环境下工作的,所有程序和数据都集中在服务器上,在这种工作模式下,整个系统的安装、调试、管理、维护、升级都由系统管理员在服务器上统一实现,大大节省信息系统的部署时间,降低人力资源费用和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对于授课教师来说,云+端模式的便利在于无论身在办公室、课堂还是家中,都可以登陆自己的桌面使用自己的资源,随时进行备课、作业批改等工作。对于教务、教学管理老师来说,他们可以轻松完成学生分班、排课、教师管理等工作。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才是智能教室真正的获益者。在智能教室中,云端设备包括教师使用的触摸电视、手中的平板电脑和学生手中的平板电脑,这些设备通过学校开发的智能教室软件相连。在传统教学中,即使再有经验的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和多年教学经验也无法掌握所有学生的上课情况;而通过平板电脑的使用,学生上课效果直观反映到授课教师手中的设备上,教师可以了解所有学生的课堂知识掌握情况。而上海新中高级中学还把智能教室拓展到了虚拟空间,特别开发了自主学习交流云平台。学生在课后可以通过手中的平板电脑登陆系统平台完成作业、上传作业。而借助互联网,学生既可以在自主学习交流云平台上检索、查询资料,也可以共享资料,并可以通过社区功能进行交流。这种交流不仅仅是学生之间的,还包括学生与教师、家长与教师。据何海峰的介绍,学校已经为智能教室、未来课堂项目配备了数百台平板电脑,做到所有教师人手一台,并为两个智能教室中的所有上课学生配备。而在未来,将做到所有学校学生人手一台。在智能教室、未来课堂项目建设中,平板电脑是信息化网络的终端触角,看似平常,实则非常重要。对于平板电脑的选择,何海峰颇花了一番心思。在一开始的项目规划中,我们希望选择安卓系统的平板电脑,相对于苹果iOS操作系统,安卓系统的开放性更好,开源特性适合我们的云+端构想。当时的何海峰还没有接触到Windows8操作系统的平板电脑,而此后伴随对Windows8操作系统的深入了解,Windows8操作系统平板电脑正式进入他的考虑,并最终选择了联想ThinkPadTablet2平板电脑。一方面,ThinkPadTablet2平板电脑搭载的Windows8操作系统会使得学生、教师在实现PC、平板电脑、触摸屏设备间切换的时候得心应手,不会因为跨系统而造成应用不兼容;另外,ThinkPadTablet2在待机时间、重量、屏幕大孝性能指标等方面也让我们满意。除此之外,上海新中高级中学选择ThinkPadTablet2的原因还在于联想对教育行业的定制化服务。据介绍,一方面联想针对智能教室特别提供了充电柜,使学生们在教室可以把数台平板电脑放到充电柜里充电,解决学生在校时间较长,无法随时为平板电脑充电的问题;另一方面,联想特别为学校使用平板电脑而开发了管理平台,学生无法随意安装游戏、软件,而系统管理员却很轻松地实现安装程序或者管理维护。走进上海新中高级中学的机房,发现它早已经是联想的老客户。机房从服务器到存储设备,全部采用了联想品牌。而此次选择ThinkPadTablet2,除了产品自身的优势之外,也包含对联想品牌的熟悉和认可。在上海新中高级中学三年规划中,智能教室、未来课堂都只是实现一切为了学生办学宗旨的辅助手段,未来围绕学生的特点和诉求,将有更多信息化手段的部署和实施,只要目标不变,精彩将一直继续。
信息发布:广州名易软件有限公司 http://www.myidp.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