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德祥:新型城镇化规划要解决千城一面的症结
|
摘要:世界上鲜有把房地产业当作支柱产业的,而我国却是。从协同学的角度看,对国家来说,房地产商和地方政府都属于自组织性质,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土地财政是自组织功能的体现……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与建筑生态设计研究所所长栗德祥 世界上鲜有把房地产业当作支柱产业的,而我国却是。从协同学的角度看,对国家来说,房地产商和地方政府都属于自组织性质,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土地财政是自组织功能的体现,由于政策层面的某种缺位和失导,本来用于居住的产品相当大的部分异化成财富象征、投资工具和理财产品,黄金十年中,这些都成了刚需。当前政策调整,如果能占据适宜生态位,房地产业必然回归常态,可能就是所谓的白银时代吧! 实现安居乐业美丽城镇发展目标的路径 这两个问题可一并回答。实际上就是要回答实现安居乐业美丽城镇发展目标的路径问题。在去年的规划大会上,我对城镇低碳发展路径上的12个关键词作了概要介绍,今年对这12个关键点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将它们分列在5个不同层面上。例如,目标层面有安居乐业、美丽城镇;政策层面有政策机制、低碳路径、紧凑发展、被动优先;实业层面有开源节流、产业支撑;管理层面有优质高效、智慧安全;人文层面有育人为本、生态文明。这些关键点不是全部而是必须,对城市、城镇和村镇都是适用的,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对于美丽城镇的目标,实际上村镇更有条件实现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想。 在政策机制方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作为顶层设计已经出台,下来的主要任务是在底层设计和其他层面如何因地制宜的落实到位,这里特别要强调创新意识,防范传统房地产业和传统规划的干扰。北京市已经陆续考虑农村绿色生态化改造工作,说明落实工作已启动。 村镇建设强调被动优先,就是首先将被动式设计策略做到位,尽可能让自然做功,不足部分由优化的主动设备补充。住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推动的中德合作项目被动式低能耗房屋已在秦皇岛成功落地,它的发展思路很值得村镇建设借鉴。 开源节流,对于能源系统来说主要是开发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首当其冲是太阳能。对太阳能的应用,首先是进一步提高其产能效率。太阳能热水工程专家李穆然先生用简易的办法巧妙的采集太阳光使光热光电的产能效率提升30-80%,这可不是小事!应引起重视。同时要重视协同效应,各系统合理的协同整合可以取得1+12的效果,这就需要有人出面作协调和综合(或称超技术整合)的工作,建筑师往往是建筑项目负责人,应该承担起这一责任。 建筑工业化的本质 建筑工业化问题我谈一点儿不成熟的看法。我认为建筑工业化的本质是优质高效。优质不仅指建筑产品质量高,还要适应性强,工业建筑、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甚至古典建筑都要能适用;安装时能精确到位安全可靠;外部形象要有可识别性;预制部件品种可选择性强。优质是高效的前提,高效主要体现在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革新上。管理出效率,管理也能减排。革新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上这些是推进建筑工业化不可或缺的要素。 至于上面提到绿色建筑推进效果迅猛,我觉得可能需要作些实事求是的分析。早在2001年9月26日资源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学术报告会上,原建设部部长叶如棠就提出建筑师要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己任,他所说的生态环境建设包括生态城市、生态社区和生态(绿色)建筑。我认为绿色建筑不是一种建筑类型,而是建筑的性能之一,我们可以把建筑性能概括为:适用、经济、美观、绿色(或低碳)。建筑师必须全面把控建筑的这些性能,不能偏颇,所以建筑师主导绿色建筑责无旁贷。当下相当多的建筑师说是不会做绿色建筑设计了,方案汇报时往后退,出面汇报的往往是咨询公司或科技公司的人,其中的缘由值得深思,,让人不禁想起赵本山忽悠范伟的故事。我认为,我国真绿建筑尚不能普及的主要原因是建筑师缺位。我相信,建筑师主导绿色建筑设计之日,就是绿色建筑普及之时。 关于绿建评价标准,新国标就要出台了,有关专家学者做了大量工作,功不可没。下面的意见我希望是白说,问题可能已考虑了。首先我们要搞清楚评价标准和设计导则(指南)的区别和各自的用途。导则(指南)是用于指导建设过程的,内容应尽可能的完整和丰富,比现在的绿标还详细;评价标准是用于评价建设结果的,尽可能的简要,就像照相机虽复杂但可傻瓜化操作那样。同时,评价标准又是建设过程的导向。性能评价要抓关键项、要量化,有碳排放量、能耗、水耗、空气质量和碳汇量这几项指标也就差不多了。标识还是需要的,不起导向作用就是了。咨询单位也很需要,不过应把主攻方向定位在设计单位设备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提升上,他们才是配合建筑师设计绿色建筑的主要搭档。 千城一面的症结 千城一面其实也不是中国独有的,西方现代主义建筑鼎盛时期开始搞国际式,实际上就是搞复制,结果是走向死胡同,被宣布死亡在美国。中国出现千城一面更是顺理成章的事儿,领导者喜欢大广场、宽马路、行政中心、超高层;老百姓喜欢从众模仿攀比;开发商喜欢大楼盘、综合体;设计人员周期短图量大的无奈;国外团队对中国的适应和超级拼图;各级领导在国内外考察取经大同小异;当下可复制成了时髦用语……这些要素协同起来,能不千城一面吗。要解决这个问题,没有万能钥匙,只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中国建设行业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工程造价信息价、指导价、参考价,登录http:查看更多……
信息发布:广州名易软件有限公司 http://www.myidp.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