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情况和维修服务业的特点及其工作过程,根据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提出高职汽车维修人才的正确定位。它应该以培养“汽车医生”和技术管理者应用能力为中心,注重综合思维分析能力的培养,构筑理论和实践两大教学体系,并纠正高职教育中的几个误区,从而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汽车后市场”输送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近年来,汽车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汽车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这就使得汽车专业的人才需求量急骤增加,汽车专业也成为了社会上十分走俏的专业。应用类汽车专业学生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操作技能的技能型人才的任务,然而我国现行的汽车职业教育中面临着很多问题和矛盾。一方面是企业非常需要人才,另一方面则是汽车专业毕业生找不到自己的位子,就业困难或不理想。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应在知识结构、关键能力、实际操作技能层次要求上有所侧重,正确理解“技能型”和“动手能力”的辨证关系,准确定位,制订并实施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计划。 一、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及对维修技术人才的要求 (一)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现代汽车已发展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新工艺、新材料为一体的高科技载体,其动力性、经济性、净化性、安全性、舒适性等各方面,都已进入智能化高级控制阶段。汽车新产品层出不穷,每款新车都集中体现出最新的电子及控制技术。作为第三产业的汽车维修服务业,也随之迈入了高科技领域。现代化检测维修仪器设备、维修技术信息和新的维修技术、工艺规范已成为汽车维修的基本要素。同时,以“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为前提,高质量、快速修车的维修方式已成为维修业的服务准则。 (二)维修业技术人才的要求现代汽车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汽车应用类人才必须以技术型为主。除了需要懂技术、懂经济的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外,关键需要技术骨干,即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汽车医生”,能快速、准确诊断出各种疑难杂症,制定维修方案;同时,还需要大量熟练使用各种工具及设备、看“处方”检修或更换各零部件、总成的普通技术操作工人,即“汽车护士”。 二、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的现状面对汽车工业与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迫在眉睫,在面对如此大的人才缺口时,19第1、2期社会把希望寄托在了高等院校。 (一)高端人才稀少高等学府培养的汽车专业毕业生,尽管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知识,甚至具备较强的技术科研能力,能适用大中型汽车制造企业对高端专业人才的需求,但由于这部分毕业生数量较少,定位较高,在汽车产业迅猛发展的当前,高等汽车院校培养的“学院派”人才“供”远远落后于“需”,供需比例严重失调,导致大量快速发展中的汽车企业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 (二)实用型人才需求量大,但就业不容易企业除了需要少量的高端“学院派”科研技术人才外,还需要大量的汽车实用型人才,这就需要依赖高职院校的培养。而在当前,汽车实用人才的培养已出现严重的“断层”。大部分学校培养的汽车应用人才由于学校体制、师资力量老化、教学大纲落后、实验实习设备场地限制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广大学员所学难以致用,汽车技术理论知识只打了个基础,汽车实践知识也难以适应企业的现实需求。学员自身定位不准,企业也不愿意接受“,高不成、低不就”,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结果是“学生一毕业就失业”,根本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还得从头培训。 三、高职汽车维修人才的定位与培养 (一)高职汽车维修人才的定位在国际竞争异常激烈的 今天,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也不再仅仅是看学历的高低,而是看社会是否需要。正如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郑惠强教授所说“:什么是人才,社会需要就是人才~”随着人力资源越来越市场化,除了社会亟需转变教育理念和用人观念,创造一种更加公平的环境,真正保证人才战略和知识战略的顺利推进外,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很显然,高职汽车维修人才的定位应是培养“汽车医生”和技术管理者(现代维修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也必须是熟悉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无论汽车销售、配件管理、配件销售、销后服务接待、销后服务管理,还是汽车保险理赔等等相关工作或岗位,都需要具有一定的“汽车医生”素质和能力)都应站在用人单位和长远的角度,围绕高层次的人才的基本素质、职业岗位能力和应变能力,构筑以能力为中心的理论和实践两大教学体系。 (二)高职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是解决人才培养的最根本的方式。目前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方向的错位,用人单位期待与大学生期望的错位,已经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过去,人们总觉得高校应该多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和硕士生、博士生等研究型人才,却恰恰忽视了这样一点———离开了生产生活实践的土壤,再高水平的研究人员也没有用武之地。学习市场最需要的知识,按市场的需要选择人才,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共识。根据国外的经验,产学研联合已经成为当今培养人才的最有效方式,更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效途径。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的今天,走产学研联合的道路已显得尤为重要。加强校企合作,既是为了能够消除高校教育与企业生产应用之间的不协调因素,更重要的是能给当代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跨出校门的机会,建立一条让学生为了能够适应企业的需要而进行自我培养的途径。 1、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在理论教学体系中,“必须”、“够用”已经不能适应汽车技术和维修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必须加强机械、电子技术、控制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把最新、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技术应用介绍给学生,例如:Canbus、卫星导航、巡航、连续无级自动变速器CVT、柴油机共轨电控喷射系统、波形分析等等,无需讲太深的设计理论计算,应着重讲解基本原理和知识的实际应用,启发和培养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教学手段上则根据内容,采用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方法,注重实效。可利用幻灯、投影、录象、多媒体等周嫣:浅谈高职汽车维修人才的定位与培养20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现代教学手段,把各种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动态工作过程生动直观地演示出来,同时利用各个品牌服务站内部培训的音像资料,及时介绍更多车型结构和专项使用技术,与汽车技术发展同步,从而弥补教材滞后、实验设备落后和不足。还可以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做专题讲座,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展视野,授之于“渔”。因为,汽车技术的发展实在太快,如电控柴油机国内尚不普及,国外柴油共轨系统都已经开发了第三代。没有超前意识,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很难适应现代汽车技术发展的要求,培养的学生也就没有潜力和发展后劲。 2、实训教学体系的改革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应深层次的理解“技能型”和“动手能力”的关系,明确职业岗位的关键能力。注重对检测诊断结果的综合思维分析能力的训练,此项能力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能力,不仅需要有经验、知识的积累,更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正确的思维方法,要树立汽车是整体、动态的概念,明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现象与本质的必然联系,也可以说是辨证法在本专业的实际应用。通过各类实践活动,我们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素质中的基本技能,强化他们职业岗位能力的职业技能,引导开发他们应变能力中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三个方面能力层次合理衔接。但达到最终的培养目标,还需要经过汽车维修生产一线的毕业综合实习,甚至一年左右的岗位工作实践。 3、校企需加深合作高校的专家也表示,强化专业色彩、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也需要企业的配合支持。校企合作应不仅仅限于科研领域,人才培养也同样需要。比如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人才流动机制,企业的技术专家多到高校与师生沟通交流,可以帮助高校的教育更贴近行业实际,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国外高校里的教授不少都在企业工作过多年,经验丰富,教授学生时自然比较容易“理论联系实际”。四、高职汽修人才培养中应纠正的误区 (一)“技能型”等同于“动手能力”技能应包括智能和操作技能,就像职业资格鉴定考核包括应知和应会两部分,动手能力只是操作技能的体现。不同层次人才其技能要求的侧重不同,高职教育在强调实践教学、动手能力培养的同时,不能过度淡化理论教学,而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与时俱进,加强智能(即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二)“职业资格证书”等同于“技能”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对“劳动者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的证明,也是进入就业岗位的凭证”。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多数学生都希望在校期间能多拿几张技能证书,以便证明自身的实力,就业时能多些机会。许多职业院校都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所,证书是越来越多,等级也越发越高。而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并非很多,且常常是自培自考,或考什么练什么,或降低实操考核要求。学生考证时的实际职业技能水平达到国家相应等级要求的为数不多,特别在熟练程度上和技能的覆盖面上。因此,许多用人单位已不再看重此类证书,使职业资格证书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挑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避免形式主义,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规定,防止此类现象蔓延。 (三)“应届毕业生”等同于“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实际上只能算半成品,见习期就是转变成为成品的过渡期。原因有三:其一,院校培养时主要以常见的某些车型(由于条件限制往往是成熟产品,甚至接近淘汰)为主,教材和实训车型总是滞后于汽车产品的开发;其二,不同车型结构、布置、工作原理、配置各具特色,同学对其工作对象必然要有一个熟悉过程,过程的21第1、2期长短与所在维修企业的性质有关“,4S”服务站较综合类维修企业要短许多;其三,用人单位一般在每年第四季度大规模招聘,职业院校的学生最后一学期普遍把就业与毕业综合实习结合在一起,即实际的教学活动被压缩了一个学期。 (四)淡化专业色彩对于目前高校汽车专业毕业生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动手能力差,缺乏脚踏实地做事的精神。一些专家建议,高校的汽车专业应该使课程设置更切合实际,多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加强技能方面的培训。要培养学生两种能力: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高校仍未避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不少学生是为了考试而学习,缺乏对专业的兴趣和热情。刚毕业的学生很难说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工程师,到了企业之后,企业需要花费很大力气培养其专业技能,承担部分本应该由学校承担的工作。对于这方面的问题,一些专家也并不讳言,表示一方面现在高校教育中淡化专业色彩,一些实践性的专业课程被挤压,学生动手的机会减少;另一方面高校和企业之间人才的流动、交流不够,高校里的老师对于前沿的新技术了解得比较清楚,但对于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什么样的人才则不一定很清楚。五、结语在知识更新、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成为新时代的价值观。要办好一个企业,人才重于一切。汽车高职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上应结合汽车维修业的实际,准确定位,正确把握好各教学环节。让高职教育不再只是“蓝领”的培训班,真正成为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摇篮”;更好地肩负我国汽车业迅速发展的重任,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技术人才。
信息发布:广州名易软件有限公司 http://www.myidp.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