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刘志峰:"三化融合"才能推动住宅产业化更好更快发展
|
摘要:“住宅产业化需要政府、行业、企业三方联合行动,由试点城市、产业园区、基地企业三轮驱动。”在第十三届住博会上,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会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表示了自己的看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会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 住宅产业化需要政府、行业、企业三方联合行动,由试点城市、产业园区、基地企业三轮驱动。在第十三届住博会上,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会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Q:相对于传统建筑模式,你对住宅产业化是如何定义的? 刘志峰:住宅产业化的核心是六个化、一条链,即利用设计标准化、部品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产品部品模数化、全过程管理信息化、产业链集成现代化来建造、使用、管理和维护房屋,并将住宅规划、设计、部品部件生产、施工、管理和服务等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住宅产业化不能简单理解为住宅技术,它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没有零部件的参与,不能称之为产业化。总之,住宅产业化需要政府、行业、企业三方联合行动,由试点城市、产业园区、基地企业三轮驱动。 Q:作为建筑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如何? 刘志峰:截至目前,全国共批准了7个产业化试点城市、1个产业化示范城市,2个产业化基地园区和41个基地企业。其中,湖南省产业化住宅的开发面积已经达到660万平方米。2020年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不久前,湖南省成立了湖南省住宅产业化联盟,包括远大住工、三一重工、中建五局、湖南省建筑设计院在内的19家单位结成产业联盟,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准备在长株潭地区开展试点,形成集团+园区+项目的产业链发展,推进省内住宅产业化园区建设,引导企业向园区聚集。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住宅产业化结构、部品技术创新和保障体系,部分单项技术和产品研发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和钢结构住宅体系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和应用,装配式剪力墙、框架外挂板等结构体系的施工技术逐渐成熟。《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已经开始执行,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导则等正在编制过程中。产业化住宅结构体系和标准的建立和完善,为住宅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住宅产业化部品和产品也日益丰富。屋面、外墙、门窗等一体化保温节能技术产品种类日趋多样,节水与雨水收集技术、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开始推广。先进的产业化技术,提升了住宅建造施工的科技水平,推动了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Q:在住宅产业化链条上,政府、行业、企业应如何推动其更好更快发展? 刘志峰:简单来说,要做到三化融合。即以标准化为协同,以集成化为平台,以信息化为手段。 一是标准化。标准化是产业化的基础,现有住宅产业的一些标准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虽然企业为主体的标准体系研发与应用积极性很高,但客观上也造成了制标、贯标、对标的各自为政。因此,当前最急需解决的是建立统一标准,在全行业形成共识和通认的标准化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技术通用,实现产业化一盘棋。 二是集成化。如果不打破传统的分工,进行紧密的技术集成和一个平台上工作,就不可能实现跨界整合。当前,先不说与上下游产业的整合和集成,就是内部资源整合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首先要在行业内部打造一个贯穿全产业链的集成平台,形成现场工厂化施工体系、部品部件集成内装体系等,还应加强对现有技术的创新与集成。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修龙认为,产业化不应是对哪一类技术的完全推崇或者摒弃,因为每一项技术都有其优势和局限,要根据各种体系的不同适用性形成优势互补、全方位发展。我比较赞同这个观点。 三是信息化。住宅产业化比传统的住宅建造工序起码要多30%以上,这就涉及对行业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管理和决策。如果没有信息化,分析这些数据不可想象,比如,采购只是产业化的一个环节,客户的资源就有好几万,如果没有数据处理,人工登记造册就得好几天。因此必须用信息化去处理,集成化才能实现。信息化不仅可以帮助政府部门对产业化进行管理,也可以让企业提高产业化的效率性能。 中国建设行业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工程造价信息价、指导价、参考价,登录http:查看更多……
信息发布:广州名易软件有限公司 http://www.myidp.net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