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内普遍分布的第四系松散层以粘土、含碎石亚粘土为土,其厚度变化较大,在硬质砂岩地段一般在0.5-0.8m,而在软质长石砂岩、页岩地段,层厚0.5-20m不等,下伏基岩为中奥陶统缩尾岭组岩层,岩性以砂、页岩为主,以层状和页片状为主要特征,岩层产状多在80-1300∠30-650间。由于地层时代较老,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岩层中节理、裂隙发育,风化带厚度较大,弱风化与微风化间的界面从地表往下在7-66m之间,在地表测绘区存在两条断裂带,对隧道施工有影响的F2断层从ZK32+130及YK32+140附近经过,隧道洞身围岩分别为Ⅰ、II、III类,其中以II类围岩居多,毛洞形成较差,洞口稳定性差,容易产生坍塌。
5.1地层岩性
据地质设计资料,勘察区地层由第四系搜盖层(Q)和奥陶系中统缩尾岭组(02S)的碎屑岩组成。基岩走向大致为北东~南西方向,倾向南东,与设计隧道洞室轴线小角度斜交。地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5.1.1覆盖层(Q)
①人工填筑层(Q4me)
红~黄色素填土,稍湿~湿,顶部成分以砂岩碎石为主,含少量粘土和细砂,结构较紧密,底部以细砂、粘性土为主,结构较松散,为207国道二级公路路基填上,上要分布于。隧道进口ZK1和ZK5孔附近一带,厚14.90-17.80m.
②第四系残积第2层(Qel-2)
黄色、喝14色、灰褐色粘土,可塑~硬塑状态,局部夹少量砾石,粘性较强。刀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隧址区内广泛分布,厚0.60~9.60m.。
③第四系残积第1层(Qel-1)
棕褐、褐黄等杂色碎石土,中密状态,湿,碎石成分为风化砂岩,间隙粘土及细砂充填。隧址区内局部分布,厚3.50m.
…… 详情请下载附件:广西某高速公路项目土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责任编辑:玛门
信息发布:广州名易软件有限公司 http://www.myid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