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的概念和内涵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供应链管理系统理论日渐流行。供应链管理系统是指企业从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制造、分销直至把产品运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连续过程。这一过程被看作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而被形象地称为供应链管理系统。这个链条集成了产品设计和开发、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仓储、加工制造和分销等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集中了原材料生产、半成品或零部件加工商、运输商、最终产品生产商和分销商等各类经济活动主体。供应链管理系统理论将企业的经营看作是一个价值增值的过程,主张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将竞争战略理论实用化。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从资金流角度上将供应链管理系统节点上的参与主体联系在一起,搭建了新型的战略合作关系。研究金融与供应链管理系统企业协同发展之道,既是解决中小企业困境、实现“供应链管理系统”共赢的要求,也是金融企业进行业务创新、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此背景下,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作为一项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日益受到市场的关注。 一:概念? 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SupplyChainFinance),SCF,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银行层面),也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一种融资渠道(企业侧面)。 指银行向客户:(核心企业)提供融资和其他结算、理财服务,同时向这些客户的供应商提供贷款及时收达的便利,或者向其分销商提供预付款代付及存活融资服务。(简单地说,就是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 以上定义与传统的保理业务及货押业务(动产及货权抵质押授信)非常接近。但有明显区别,即保理和货押只是简单的贸易融资产品,而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是核心企业与银行间达成的,一种面向供应链管理系统所有成员企业的系统性融资安排。 二: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的出现动因 中小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群体,对经济增长贡献具有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其自身规模的限制,融资难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普遍存在的一大困境。中小企业在信贷市场处于不利地位,其根源在于中小企业信用的先天性缺陷和先天性规模小,缺乏同大企业相比的信贷融资所必须的信息优势,金融机构的结构调整并不能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的信用水平,并不能从根本上克服中小企业在信贷市场上的不利地位。著名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指出,市场上只有供应链管理系统而没有企业,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管理系统与供应链管理系统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系统上的核心企业与众多中小企业都愿意通过合作和协同运营,来实现供应链管理系统系统的成本的最小化和价值增值的最大化。因此,中小企业信用缺陷的途径不能单纯从其内部治理结构入手,还应从供应链管理系统上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分工合作体系上,从大企业在信贷市场的信息优势来弥补中小企业信用缺位,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和信贷能力。基于解决这种企业与银行之间的矛盾的客观要求,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要解决这些企业融资难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单个主体上找原因,应从整条供应链管理系统出发来寻找中小企业融资的新途径。1999年深圳发展银行个别分行在当地开展业务时进行了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的探索与尝试。在2003年,深圳发展银行在业内率先提出了“1+N”的融资模式,“1+N”中的1是指供应链管理系统中的核心企业,一般都是大型高端企业,构成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安全港”;N是指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成员企业,即利用供应链管理系统产业集群的伴生网络关系,将核心企业的信用引入对其上下游的授信服务之中,并开展面向供应链管理系统成员企业的批发性营销。2005年,深圳发展银行又提出“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这个品牌产品,所谓“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是指在对供应链管理系统内部的交易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信贷模式,并引入核心企业、物流监管公司、资金流导引工具等新的风险控制变量,对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不同节点提供封闭的授信支持及其他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通俗地说,就是银行通过借助与中小企业有合作关系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中核心企业的信用或者以两者之间的业务合同为担保,同时,依靠第三方物流企业等的参与来共同分担贷款风险,帮助银行控制中小企业的贷款去向,保证贷款资金的安全,有效地控制银行的贷款风险。从而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同时,通过这样的金融支持,银行加强了其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拥有了相应稳定的企业客户,经营风险随之降低,经营效益获得提高。 因此,可以说,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是在物流金融基础上的创新,它在物流金融基础上将融资从商品销售阶段延伸到采购和生产阶段。供应链管理系统融资模式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助于缓解与核心企业打交道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这种融资模式可以让核心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可以解决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周转问题,提高其谈判地位;可以让第三方物流企业争取到客户资源、拓展服务范围,最终提升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能让商业银行扩大中间业务收入来源、稳定结算性存款。可见它让多方参与者都获得利益最大化,并形成了信誉链。 三:内涵 《欧洲货币》杂志将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形容为近年来“银行交易性业务中最热门的话题”。一项调查显示,供应链管理系统融资是国际性银行2007年度流动资金贷款领域最重要的业务增长点。在肇始于次贷问题的金融危机中,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在西方银行业的信贷紧缩大背景下一枝独秀,高速增长的态势依然。 一般来说,一个特定商品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从原材料采购,到制成中间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在这个供应链管理系统中,竞争力较强、规模较大的核心企业因其强势地位,往往在交货、价格、账期等贸易条件方面对上下游配套企业要求苛刻,从而给这些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上下游配套企业恰恰大多是中小企业,难以从银行融资,结果最后造成资金链十分紧张,整个供应链管理系统出现失衡。“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供应链管理系统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管理系统提供金融支持。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管理系统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提升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竞争能力。在“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的融资模式下,处在供应链管理系统上的企业一旦获得银行的支持,资金这一“脐血”注入配套企业,也就等于进入了供应链管理系统,从而可以激活整个“链条”的运转;而且借助银行信用的支持,还为中小企业赢得了更多的商机。 四:运作模式 结合中小企业运营管理周期的特点,商业银行供应链管理系统金融相应有动产质押融资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保兑仓融资模式三种。 (一)动产质押融资模式 动产质押是商业银行以借款人的自有货物作为质押物,向借款人发放授信贷款的业务。该模式主要是以动产质押贷款的方式,将中小企业的存货、仓单、商品合格证等动产质押给银行而取得贷款。动产质押模式将“死”物资或权利凭证向“活”的资产转换,加速动产的流动,缓解了中小企业的现金流短缺的压力,解决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的不足,提高中小企业的运营能力。 (二)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指以中小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系统上核心大企业的应收账款单据凭证作为质押担保物,向商业银行申请期限不超过应收账款账龄的短期贷款,由银行为处于供应链管理系统上游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方式。简单的说,就是以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向金融机构办理融资的行为。在该模式中,作为债务企业的核心大企业,由于具有较好的资信实力,并且与银行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信贷关系,因而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过程中起着反担保的作用,一旦中小企业无法偿还贷款,其也要承担相应的偿还责任。 (三)保兑仓融资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