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A: 2013年零售百强销售额增幅首次出现个位数
零售企业亟需探索创新道路、寻求突破
2014年8月29日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德勤共同编写的最新《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2013-2014》报告显示,尽管2013年零售百强销售额突破2万亿,但增幅首次出现个位数,仅为9.9%,而零售百强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也从2009年的10.8%下降到8.7%。德勤认为,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增长减速、消费疲软、电子商务渠道分流、消费升级以及成本持续高企等因素共同导致的传统零售业的发展速度连续下滑。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23万亿元,也连续四年增幅下降,同比名义增长为13.1%,预计2014年增速还将下降0.7个百分点。为了应对逆境,零售企业亟需探索创新道路,在扩张模式、运营模式、销售渠道和物流运作等方面寻求突破。
《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2013-2014》报告结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德勤的行业研究观点及调研数据,对中国宏观环境、零售业和各主要业态的发展态势和主要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报告涵盖了164个有效企业样本和134个店铺样本,具有广泛代表性。
德勤表示:“虽然消费零售业出现增速放缓,但从中国整体经济结构来看,国内消费仍具有巨大潜力。2014年7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04.4远超多数发达国家;另一方面,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2年我国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6%,而经合组织国家的消费占比平均超过60%,我国较国际水平偏低。从中长期来看,信息、教育、医疗、养老和旅游等服务需求增长迅猛,新兴科技和传统产业的结合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消费潜能的释放。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加强,也为消费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连锁零售行业增长放缓为某些企业带来挑战,也会成为催生另一些企业快速成长的机遇。加之新开门店的成本高企、商圈优良资源稀缺,我国零售业“跑马圈地”的外延式扩张已经大幅放缓,取而代之的是通过并购重组,快速占有成熟的零售资源。2013年我国零售行业的并购市场相较以往尤为活跃,数据显示传统零售业并购交易量同比增长超过44%,并购交易总额约为2012年总额的4倍。这反映出零售企业正抓紧时机,通过并购重整以调整经营战略,实现规模扩张和业态延伸。可以预见,国内零售行业的并购整合还将延续,业绩相对较好的龙头公司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用低成本并购低估值的零售企业,突破业态和地域瓶颈,提升协同效应以增强自身实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整体而言,百强连锁零售企业增长趋缓,但也不乏销售额和利润大幅上升的企业。2013年,百强企业中销售额增幅最高的达到51.1%,增幅20%以上的有13家(增幅为负的有16家)。在样本企业中,毛利率最高为34%,比2012年上升3个百分点,最低为0.9%。从区域分析,81%的上榜企业仍然来自一、二线城市。然而,在成本高企、市场饱和以及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下,企业纷纷转战三、四线城市。数据证明三、四线城市拥有较强的增长潜力,如百货店铺的平均销售额增长率是6.0%,而一、二线城市仅为1.4%;购物中心的平均销售额增长率为19.2%,几乎是一、二线城市的两倍。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认为:“上述趋势给予我们新的启示,高成长企业的共同特点是团队能力强、主业突出、有较强的区域优势。由此可见,即使在经营环境相对艰难的情况下,优异的运营能力、恰当的战略部署依然能为企业赢得丰厚的回报。随着中国经济动力的转移,三、四线城市发展迅速,必定成为零售企业发展的新重点。同时我们注意到,不仅外国连锁品牌积极向中小型城市拓展,本地企业也把目光锁定三、四线城市。”
报告还指出,近几年中国的网络和移动零售取得了惊人的发展,而零售行业在经过了单一销售渠道向多渠道过渡之后,也开始加速线上线下的融合以实现全渠道经营,打造全新的无缝对接的消费体验。数据显示,网络零售从2011年的8,019亿元增至2013年的18,851亿元,预计2014年将上升至27,861亿元。全渠道经营的核心是价值平台,而不仅仅是多方位的销售渠道。因此,企业需要对全渠道经营有着清楚的战略定位,达到信息、物流配送、客户服务和组织构架全方位的协同,围绕客户需求创造价值取胜。
就各业态的发展态势来看,便利店和购物中心展现出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便利店依靠其空间、时间和服务的便利性,以及贴近消费者的特性,可能会占取零售行业的制高点。特别是随着电商和便利店业态的逐步融合,我们有望看见各类电商、服务商、货品与便利店深度合作,将体验、社交、生活服务和购物融合为一体的以社区客群为服务核心的全新商业模式。与此同时,购物中心顺应了消费者需求多元化,娱乐、健身、就餐消费需求日益增加的趋势,也有望保持较快的增速。相比于这两个业态,超市、百货和专业店在过去两年增长较慢,开始进入调整转型期。
2013年中国连锁百强 (前十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