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保护 统筹发展 赤峰市森林面积增至4268万亩
|
摘要:作为全国防沙治沙先进市和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市的内蒙古赤峰市,全市森林面积已由建国初期的682万亩增加到现在的4268万亩,林木总蓄积量由421万立方米增加577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5%增加到33 作为全国防沙治沙先进市和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市的内蒙古赤峰市,全市森林面积已由建国初期的682万亩增加到现在的4268万亩,林木总蓄积量由421万立方米增加577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5%增加到33.58%,实现了森林资源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全市现有人工成林面积2199万亩,8个旗县区人工林成林面积超过百万亩。据赤峰市林业局介绍,赤峰市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8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处;森林公园14处,总面积351.5万亩,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6处,自治区级森林公园7处,市级森林公园1处。“十一五”期间,赤峰市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工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林业生态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林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10年底,全市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993.3万亩,年均198.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500.2万亩、飞播造林52万亩、封山育林441.1万亩。共完成林业建设投资48.41亿元,年均9.7亿元。到2009年底,全市林业用地面积6374万亩,有林地已达到202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30.83%提高到2009年的33.58%,活立木蓄积达到5773万立方米,保持了森林资源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2010年底,全市林业产值达到31亿元。森林保护体系发展比较完备,林业产业发展较快,木材加工、森林旅游等初具规模。赤峰市坚持“防治并举、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预测预报,严格控制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大面积发生。大力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加强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赤峰市严格实行禁牧,保护和巩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2010年,全市各级森林公安机关共受理各类森林案件7941起,处理各类违法人员7962人,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647.3万元。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103.25万亩。“十二五”期间,赤峰市年治理面积将保持300万亩以上,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8%以上,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林业产业实力显著增强;再经过10-15年的完善、提高,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0%以上,提前实现山川秀美的目标,生态状况步入良性循环,初步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十二五”期间,赤峰市计划完成营造林任务1340万亩,年均268万亩。赤峰市要继续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等国家重点工程,突出重点、集中实施好五大区域性工程。重点建设区域性生态工程:一是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任务590万亩,使区域内50%严重沙化面积得到治理,区域森林覆盖率提高10个百分点,使沙区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二是大兴安岭南麓、燕山北麓水源涵养林工程,建设任务是330万亩,采取造、封、飞相结合方式,建设水源涵养林,为赤峰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水资源。三是沿河、沿路、围城围村防护、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建设任务160万亩。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为全市用材增加后备资源,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四是生态能源及经济林基地建设工程,规划建设规模为130万亩,使赤峰市目前零散分布的经济林形成采收加工基地,通过加工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形成独特的林业主导产业。五是低产低效林改造工程,建设任务145万亩,依据其立地条件,将低产低效林改造为经济林、用材林和生物质能源林,提高林地产出率。在抓好远山大沙绿化确保生态安全的同时,统筹抓好城乡林业发展。合理规划国土布局,统筹安排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用地,逐步对生态区位重要的坡耕地和生态脆弱区的沙化耕地实行退耕还林。加强宜林闲置土地的整治,积极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在加快林业发展过程中,赤峰市大力推行统一规划、集中治理的模式,突出重点,按工程体系进行规划治理,达到治理一片、成效一片、巩固一片。实现治理模式由分散治理向规模治理转变,林种和树种配置由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转变,治理方式由单户治理向集约治理治理转变。大力推广公司化、造林大户承包、合作造林、专业队伍造林,推动治沙造林工作持续快速发展。在机制创新上,强化“工程招投标造林”、“合同制造林”和“先造后补造林”等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国有林场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承担林场以外的沙地、丘陵山地的治理任务,加快治理速度,提高建设质量。2011年,赤峰市将完成营造林302.1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69万亩,飞播造林30万亩,封山育林100万亩,2010年下达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1.1万亩和退耕还林荒山造林2万亩。全市将重点推进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综合治理工程,大兴安岭南麓、燕山北麓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西拉沐沦、老哈河流域防护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生态能源林基地建设工程,低产低效林改造工程,经济林基地建设和村屯道路绿化等六大工程,工程建设任务275万亩。2011年是百万亩经济林基地启动之年,全市计划完成节水灌溉经济林建设任务20万亩。在机制创新上,继续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林业建设体制和机制。在全面推广工程招投标、合同制和先造后补等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同时,积极探索公司化、大户承包、合作造林、专业队造林等治沙造林机制和模式,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投身林业建设事业中来,形成多元投资主体参与林业建设的新局面。在抗旱技术上,全市将重点解决造林树种选育、沙区植被恢复、困难立地造林、灌木开发利用等技术问题,大力推广应用苗木蘸根保湿、坐水覆膜造林、覆膜直播造林等实用技术,提高苗木成活率。同时,大力推广文冠果、元宝枫、榆树、樟子松、紫穗槐、123苹果、南国梨等乡土树种,加大混交林比例,提高防虫、防病和防旱能力。
信息发布:广州名易软件有限公司 http://www.myidp.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