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8日至19日,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4年年会在江苏泰州召开。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锋、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唐珂、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泰州市委书记蓝绍敏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这是一次高等职业教育战线全面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重要会议。全国近400所高职院校,教育部、农业部等国家部委,江苏省教育厅等11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等6家社会团体和组织,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韩国映象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9所国内(境)外高校专家,电子商务、有色金属等6个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高等教育出版社等18家企事业单位,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江苏卫视等16家中央和地方媒体,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等4家教育研究机构,共计900余人参加会议。本次年会展示了高等职业教育在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等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展示了高职教育下接地气、直接服务区域发展的实际成效,展示了高职教育在内涵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活力。 政策解读篇葛道凯:解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在开幕式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解读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下称《决定》)。葛道凯从如何分析看待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形势、如何理解领会全国职教会议精神的丰富内涵、如何认识把握今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等方面,诠释了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的重大突破,指明了专科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方向。针对社会上对高职院校的误解,葛道凯分析了职成司针对2014年高职招生的抽样调查及数据结论,鼓励高职教育工作者要把握方位,不为所惑。葛道凯指出,高职教育不是基础教育,不是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在全社会认同的评判标准中,衡量职业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就业。多年来,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就业率,并且持续向好。因此,学习全国职教会精神,就是要把握职业教育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整个教育发展中的位置,不为困难所惑,不为假象所惑,也不为自己的成绩而过度陶醉。对于如何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葛道凯提出要把握精神,领会核心。今年的全国职教会和高职学校直接相关的重大突破有四个方面:第一个突破,重新定义职业教育。全国职教会议前后的职业教育,虽然都是职业教育,但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职教会前的职业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职教会后的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职教会前的职业教育,主要是高中阶段的中等职业教育,和专科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职教会后的职业教育,包括高中阶段的中等职业教育、专科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本科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和研究生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第二个突破,企业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领域最重大的突破和创造之一。之所以提出企业是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是要解决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第三个突破,职业教育必须要推进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和创新。职业教育既是教育战线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全社会都应该关心、支持、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如何汇聚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合力,需要创新体制机制,综合运用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把职业教育办好办强。第四个突破,必须要继续把增强针对性作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努力方向。关于增强针对性,一是继续坚持五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二是在教育活动组织上,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并且要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让实习回归到教学环节这个基本定位上。三是推动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葛道凯指出,全国职教会议的精神,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的、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简单来说就是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这是这次全国职教会的核心内容,其具体内涵就是职业教育要和经济社会同步规划,职业教育要和产业建设同步实施,职业教育要和技术进步同步升级。因为职业教育是教育,更是经济,还是民生。因此,职教工作者要确立一个理念,职业教育要想有生命力,就必须要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对于经济社会各行各业和各级政府来说,也要确立一个理念,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要想走得稳,要想走得远,必须要有同步发展的职业教育相伴相随。对于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葛道凯提出要把握方向,坚定前行。高职院校要把握专科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在做好各项日常工作的同时,加强以下四项工作:第一,要科学布局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三个功能,第一大功能是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第二大功能,服务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这是技术技能积累最直接的载体;第三大功能,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服务,促进人才的持续增长。第二,做深做细内涵建设。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学校必定要逐步扩大招收中职毕业生和有实践经历人员的比例。这就意味着高职学校的学生从单一普通高中起点的学生,逐步变化为既有普通高中起点的学生,也有中职毕业生,还有具有实践经验的学生。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和教学计划要随之发生改变,进一步增强竞争力。第三,果断改革高职学校的招生考试。根据《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到2015年,高等职业学校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要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到2017年,非高考形式要成为高等职业学校招生的主体形式。所有的高等职业学校都要研究新形式下的招生考试改革,实现中职和高职的双赢。第四,要注意关注学分的积累和转换,《意见》提出要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的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与教育,高职院校要给予关注,结合本校的实际,予以推进,为实现三个功能的科学布局提供新的依据。 陈锋:解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锋在年会上解读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下称《规划》),分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其总体框架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及相关制度设计,并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总体思路,回答了关于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发展以及普职关系、招生制度改革、院校设置制度改革、本专科衔接等诸多社会关注的问题。陈锋在讲话中强调,职业教育的调整和创新,实际上是整个教育宏观结构的调整,以期通过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建设来建立现代教育体系,通过职业教育的制度创新进一步激活教育制度创新的活力。关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经济社会背景,陈锋指出,概括起来讲就是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归结起来,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创新驱动,是今天整个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面临的最大的机遇和最大的挑战,也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最大的机遇和最大的挑战。谋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谋划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就是要根据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来确定国家人才培养的终极格局。陈锋在解读中提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为就业导向、系统培养、产教融合、全面发展。就业导向是方向,不管哪个层次的职业教育,最基本的职责、本位就是就业导向。用就业率、就业质量、长期职业发展潜力来评价高职院校,是其本身的特点决定的;系统培养是结构,因为技术的进步、产业的升级,对技术技能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所以人才培养也应该是多层次的;产教融合是机制,产教融合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最核心的性质、最重要的灵魂、最根本的路径。对职业院校来说,只要坚持走产教融合的道路,就必然是一个特色化、多样化的发展道路;全面发展是目标,高职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素质教育,为学生的职业发展、人生幸福奠定基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什么样的特征?陈锋指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贯通、衔接、立交、融合。贯通是指从中职到学位研究生的贯通。衔接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衔接,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衔接,搭建人才成长多样化的路线。立交是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角度而言,更多地体现为建立教育和就业的旋转门,建立学习型社会里教育就业再教育再就业的人才成长路径。融合,即产教融合发展,要建立有效的机制,促进教育和经济社会、产业,特别是学校与所服务的产业,与所在的城市,所在的社区,建立命运共同体,形成共生共荣的机制。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很多工作要做,也面临很多困难,陈锋指出,其中最难的就是思想观念的转变。首先,要从精英化高等教育的思维转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思维。其次,要从供给导向思维转向需求导向思维。第三,要把创造价值作为评价学校的基本标准。第四,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知与行的统一。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与高职院校的关系,是当下受到很多关注的问题。陈锋强调,应用技术类高等院校的发展,实际上是分两个层面的,一个层面是政策,一个层面是制度。所谓政策,就是通过示范引领的办法,选择一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院校转型做试点。所谓制度,即建立高等教育分类体系。政策具有当前性,制度建设则具有长远性。转型发展与高职院校原则上不能升格不是一个相互冲突的政策,转型发展是根据现在高等教育目前的状况所提出的,是结构调整的一个政策,而高职院校原则上不能升格是一个延续下来的政策。但是,不可否认,转型发展和高职院校有关系,那就是必将强化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而公平竞争则有利于形成高等教育良性发展的格局。 专题模块篇本次年会围绕贯彻落实职教会议精神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主题,除了政策解读外,还设置了激发高职院校办学活力专题研讨、职业教育信息化专题研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推进会、企业高职合作项目推介、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专题研讨和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成果展等模块。【激发高职院校办学活力专题研讨】完善高职现代治理结构,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在分论坛上,教育部法制办公室副主任王大泉解读了《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的有关内容,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吴家礼通过案例的方式介绍了学校章程建设的做法与成效。韩国映像大学副校长柳在万等参与互动交流,各位嘉宾探讨了在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过程中的学校章程建设,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强化高职办学特色,构建社会各方参与的长效机制等问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董圣足以混合所有制与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为题进行了专题报告,南通理工学院副校长唐永泽介绍了高职院校实行混合所有制的探索与思考。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劳汉生等嘉宾围绕混合所有制进行了经验交流,激励高职院校积极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试点,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引路导航。【职业教育信息化专题研讨】该模块从国际视野、建设成效、应用创新三个方面,以国际、国内、地方、学校为不同视角,呈现了我国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创新教育成中心执行长廖肇弘、英特尔教育行业中国大区经理姜涛,从全球化数字化教学发展趋势的角度,展望了中国高职教育的未来,展示了国际职业教育数字资源融入教学的方式,为资源建设与应用开拓了全新的视野。为推动教学改革带动省校两级资源建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魏顺平分析了《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辽宁省展示了本省的建设经验,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本校为例,介绍了学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状况。会议认为,加强信息化建设,以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带动资源库建设是一条有效的路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推进会】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二期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2014年,第二批30所骨干建设院校接受教育部、财政部验收。在本次骨干校工作推进会上,职成司高职高专处结合2014年骨干校验收工作所反映出的问题,对第三批骨干校验收工作进行了部署,财务司专项资金管理处介绍了专项资金监管有关事宜,黑龙江职业技术学院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线,介绍了学院在专业、课程、人事、分配和管理方面的改革措施与经验。高职与高专教育处就《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进行了说明。【企业高职合作项目推介】企业高职合作项目模块包括项目推介会和项目展示两种形式。甲骨文(中国)软件系统有限公司、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等5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推介会上,分别就合作办学、课程建设、教育信息化等方面进行了主题发言。上海中锐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围绕汽车、物流、3D打印等行业进行了现场展示,促进校企共同探索合作的机会与方式。企业高职合作模块旨在推进高职院校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并同步提升企业价值。【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专题研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以来,高职教育基础能力大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建成了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高职院校。在研讨中,美国两年制学院校长培训研究院院长唐纳德纽珀特以优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与启示为主题,介绍了美国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先进经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树超围绕从示范高职项目到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回顾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了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的标准、内涵及实施路径。来自江苏省教育厅、机械行业、农业院校、航空院校、建筑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的专家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展开了深入的交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成果展】本次大会在会场外集中展示了部分高职院校的风采,交流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成果,包括不可替代的高职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方支持职业教育发展、高职教育出彩人生、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高职部分)等8个主题216个典型案例,较全面地反映了高职教育战线创新发展取得的成果。 成果总结篇李进:充分发挥第三方自治组织团体的作用在年会闭幕式上,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李进代表主席团向大会作报告。李进介绍了校联会的年度五项工作:推进高职改革项目建设;组织高职专项课题研究;组织高职质量年度报告;加强宣传工作网站建设;开展校联会的日常工作。李进强调,校联会工作向公众传递的总体信息是纳入体系建设,贯彻现代治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治理现代化;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践的层面上,体系的顶层设计与治理的具体运作在现代化的高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李进提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一是社会共识的治理价值目标,将教育定位聚焦到国家价值,治理定位聚焦到组织价值,责任定位聚焦到个人价值。二是有效整合的治理结构要素,包括治理主体与方式、责权裁量和利益平衡,治理制度与机制、规范程序和灵活实效,治理行动与效果,有效执行和综合评价。三是持续提升的治理综合能力,包括决策系统的创新运行,公共事务的实施维系,人力资源的开发配置。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治理现代化的实施路径,李进强调,首先要有基于国家发展战略的组织战略定力,应有把握方向的信力,改革发展的毅力,和制定战略举措的魄力。其次,要有基于现代职业教育平台的共同治理。政府发挥主导引导作用,履行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实现产教融合共治,自治组织团体作为纽带支撑,充分反映社会各界的利益诉求。第三,要有基于现代职业教育开放体系的文化建设。要营造崇技重德的氛围,实施跨文化管理,形成制度文化。基于以上分析,在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制定实施计划并创造性工作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瞄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特征,满足人民群众招录的新期盼,推动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在这一过程中,校联会作为第三方自治组织团体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作用。 周为:高职业院校应充分发挥改革创新的主体作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巡视员周为在闭幕式上发表了讲话,她首先肯定了年会卓有成效的工作,她指出本次年会共同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批示,和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的重要精神,分析研判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改革发展的形式和任务,共同探讨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办法和途径,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交流深入,形式丰富,讨论热烈。周为在讲话中介绍了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一些进展。在教育部层面,四个月来,教育部围绕全国职教会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重点是把总书记的批示、国务院的决定,以及一系列关于现代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落到实处。总的思想是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和督促检查相结合,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贯彻落实:一是总体的动员和部署;二是多种形式的传达和宣传;三是推进重点改革,对照职教会提出的改革重点,拟定了教育部司局层面22个配套文件的制定方案,目前已经出台4个;四是强化落实,即根据国务院决定的基本文本,进行了梳理和细化,把所有的任务点、时间节点和督促措施进一步完备,并将通过信息采集平台及时收集各地贯彻落实的动态数据,定期公布督查结果。在省一级层面,已经有6个省份召开了本省的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有二十多个省份确定在年内召开本省的职业教育工作会。有11个省份已经出台了省级政府印发的关于贯彻国务院决定的实施意见和规划,各地的文件和制度都在体系建设、校企合作、教师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以及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各地结合本地的实际,把国务院的普通话变成各地可以落实,可以操作的地方话,使政策真正落地。就高职院校而言,接下来如何贯彻全国职教会议的精神,周为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六个重点:在体系方面,进一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在活力方面,要充分激发高校办学活力;在质量方面,主要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在融合方面,即着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治理方面,大力提升院校的治理水平;在氛围方面,致力创造良好的氛围,为学校改革发展保驾护航。关于校联会的工作,周为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第一,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角色优势,团结和凝聚高职战线的力量,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第二,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拓展服务内容,把工作重心放在推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上。第三,进一步加强业务研究,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探索建立新型的智库。第四,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利用高职高专网的作用,坚持正面引导,瞄准方向,不为所惑,坚定前行。周为强调,希望各高等职业院校充分发挥改革创新发展的主体作用,利用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抢抓机遇,敢为人先,以完善现代学校制度为抓手,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提升质量为落脚点,不断提升内涵建设的水平,不断释放办学活力和改革动力,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信息发布:广州名易软件有限公司 http://www.myidp.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