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推荐人资格限定不够严谨。A企业规定,企业内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相关人员不适用推荐奖励制度。这一方面是由于企业招聘工作是人力资源部门的本职工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违规录用员工,给企业带来用人风险。除此之外,笔者认为,空缺岗位的部门负责人也不应获取推荐奖励,因为这种直接隶属关系对被推荐人转正、评估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同时,企业的用人标准也容易因掺杂了部门主管的主观因素而转变为个人标准,留下不公平职场氛围的隐患。
其次,推荐流程描述不够清晰规范。A企业的操作流程存在多处描述不明确的情况,如岗位空缺将定期公示,及时将结果反馈给推荐人,关于公示时间、公示方式、信息反馈的时间等都含糊不清。人力资源部门在制定相关制度时,应具体加以说明,如面试结束后的一周内,人力资源部会发出答谢信,并将结果通过邮件或电话反馈给推荐人等。
再次,奖励标准设定不合理。在A企业的内部推荐奖励制度中,对于不同岗位的人才推荐均采用同一种奖励标准,奖金兑现周期为新员工入职满一年后,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和奖励时间延后的奖励制度明显动力不足。
除此之外,员工内部推荐引进人才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人际圈范围相对较窄,熟人引荐有可能形成内部小团体而不利于整体管理,企业高层参与人才推荐的敏感性较高,以现金驱动的内部推荐方式会使一些员工将精力过多放在赚取额外收入上等等。因此,企业在采用员工内部推荐进行企业招聘的同时,最好配合其他企业招聘方式,如公开企业招聘、内部企业招聘、使用专业机构的企业招聘外包服务等方式,来弥补内部引荐的欠缺,完善企业职缺管理系统。
激励形式多样化在奖励方式上,大多数企业选择现金奖励,认为以现金为驱动力的奖励方式能更直接地激发员工的举荐行为。事实上,企业对员工推荐的认可非常重要。员工内部推荐的奖励政策不同于薪酬激励,不单纯是劳动报酬,更是企业向员工表达其为企业所做额外贡献的鼓励,这种额外贡献实质上是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和忠诚度。通过奖励,可以使员工感受到企业对其额外贡献的直接反馈,从而强化员工的组织荣誉感与责任意识。
目前,对于员工内部推荐,一些企业已由单一的现金奖励,转为多样性的激励形式,如年度季度积分排名、积分兑换礼品、颁发特殊荣誉奖等方式,在进行物质奖励的同时,凸显出对员工的精神激励。例如,腾讯公司为鼓励员工参与内部推荐,倡导全员伯乐文化,设置多种伯乐奖项,颁发给内部推荐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员工。
另外,企业对员工内部推荐的奖励多以结果为导向,通常只有被推荐人正式被录用才算作企业招聘成功。事实上,人才引荐的过程也是雇主品牌的推广过程。推荐人在与被推荐人进行企业招聘与求职意向的沟通时,会全方位地向对方传递所在企业的价值观、文化氛围等信息。在此过程中,每个员工都是企业品牌宣传的一个活广告,企业通过员工的大力推介,借助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可,将企业品牌文化传播出去。即使员工最终未能成功引入人才,也在无形中完成了一次品牌推广。对于这种隐性收益,企业也应适当给予员工激励。如星巴克公司,采用过程与结果双重导向的奖励方式,根据员工推荐的简历数颁发象征荣誉的小星星,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并定期根据推荐成功率颁发额外奖励。在内部推荐的激励过程中,将物质与精神、过程与结果合理地结合,才能使激励作用更加持久有效。
奖金兑现弹性化由于企业中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人才对企业的贡献与企业招聘难度存在差异,因此,企业可以根据招募人才的岗位不同,对引荐人给予相对应的奖励额度。另外,奖金兑现周期越长,激励效果越弱。企业可以按照被推荐人入职时间的长短,对引荐人分阶段地兑现奖金,被推荐人入职时间越长,推荐人获取的奖励就越多,这种分段式兑现奖金的方式激励效果更为明显和持久。
对于一些比较难企业招聘的岗位,企业可以略微抬高奖金,增强企业招聘效果;也可以设置竞赛奖励,对最先推荐成功的员工给予更多奖励。
总而言之,企业通过规范、细化其相应制度规程,设计丰富多样的奖励、激励策略,将激励员工举荐行为的外部动力转化为内在驱动力,员工内部推荐在企业人才企业招聘中的应用将大有可为。
相关内训课程推荐:《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培训讲师:邱明俊《有效的人员管理》培训讲师:易际涨小编推荐:解析企业绩效考核、薪酬体系设计与劳动用工风险控制有毒的人才管理习惯
信息发布:广州名易软件有限公司 http://www.myid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