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电连锁开始“利润赛跑” 从管理方式到商品结构的一系列调整已经不声不响地在家电连锁业内开始,虽然不如人们见惯了的“跳水”、“狂降”来得戏剧化,但随着追求利润的大幕拉开,中国家电业从生产到销售的整条产业链都将进入一个新的博弈时代,此种博弈则需要更理性的态度和更高超的技巧。 从现在的统计数字看,手机、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等数码类产品的销售额已经上升到一半以上,这部分产品利润率远大于传统家电产品,是家电连锁业今后寄予厚望的利润来源。此外,在家电连锁的推波助澜下,彩电、空调等传统家电行业都经过了充分竞争,利润水分已挤干,可以说是国美等帮助上游完成了整合。而此时双方都在苦苦思索一个问题:一味低价,今后如何持续发展?同时,国美、苏宁等连锁业巨头为加快扩张步伐,都排出了上市时间表,利润的透明是早晚的事情。借助高端产品改变商品结构的“利润赛跑”已迫在眉睫。 二、外资压境国内家电连锁开始拼抢服务 外资商业在北京开始大规模抢滩已广为人关注。早在“2001年国际流通现代化北京论坛”上,光是北京商业与外资、台资的签约项目就达4个,招商项目更达23项之多。今后两三年将是外资商业进入北京的高峰期。尽管现在可以确认的抢滩“大鳄”只限于沃尔玛、洋华堂等百货连锁企业,但并不说明家电连锁的国际巨头没有窥视中国市场,早在2001年已经先后有美国、日本的家电连锁企业向国美伸出橄榄枝,意欲共同开发业务。他们之所以采取合作而非自营的形式,还有赖于国美等家电连锁企业的超速扩张,抬高了市场准入标准。 目前,国美在价格和规模上有与外资谈条件的自信,在服务上却要上演一场旷日持久的“升级版”。尽管我们不知道在国外买家电是怎样的一种购物享受,但至少现在,在国美的任何一家门店都有投诉有奖、上门家电设计等一系列的方便提供。 三、家电连锁巨头谋求上市 仅凭价格战扩大销售规模已经不能满足资金需求,现在家电连锁巨头已经把目光从价格战转向了抢占地盘,完成自己的全国性战略布局。但高速扩张需要资金方面有很强的实力,这就对国内各大家电连锁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一要保证自己的资金流高速周转,还要全面地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于是家电连锁店纷纷准备上市融资。另外,证券市场巨大的广告宣传效应,也是促使他们竞相上市的一个重要原因。 早在两年前,苏宁、国美电器等就对上市蠢蠢欲动。苏宁电器的股份制改革已于2001年6月完成,并成立了“苏宁电器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不超过1亿元,其中苏宁掌门人张近东个人占股比例超过40%,是最大股东,而多名公司高级管理人士也均持有一定股份比例。 苏宁电器集团副总裁孙为民称企业上市的目的,是梳理企业的管理结构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这次准备上市的资产是“电器连锁”,在完成内部股份制改造后,将以“苏宁电器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名称申请在国内上市。 而国美上市主要由母公司“鹏润集团”整体运作,作为“国美”的母公司此前在香港主板已悄然借壳上市,这次资本运作是专门把家电连锁业务单独分拆谋求上市,相关手续正在办理,具体进度有待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批。 北京国美电器可以说是中国老牌的家用电器零售商,2001年销售额达61亿元,在“中国百强连锁企业”排名第六。国美从1987年北京牛街上的一家不起眼的小店起步,到现在已拥有54家连锁店,经营的家电连锁超市覆盖北京、天津、上海等10几个大城市,今年又已入主广州、武汉、深圳、杭州。据该公司透露,今年销售收入预计要达120亿元。 与国美相比,“苏宁电器集团”也有10多年历史,它由张氏兄弟创业,靠代理“春兰”空调掘得第一桶金,目前在全国18个城市建立70多个自营连锁店,特许加盟店300多家,年销售收入近70亿元人民币,集团总资产达13亿元人民币,准备上市的“电器股份公司”的净资产达1个亿。 “苏宁”、“国美”多年来一直雄踞在中国家电营销榜的前两位,开创了商家主导家电市场价格的先河。这对形影相随的竞争对手,除了选择进入资本市场不约而同,就连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也是极为相近,一样地选择了手机和计算机。对于未来的发展,更是让人感到惊人的相似,两家公司都计划把连锁店总数扩张到150家,从而达到覆盖市场的目的。而这种规划和这次上市计划存在怎样的联系也给人们带来各种猜想。 据悉,苏宁还准备了4亿多元的资金计划在未来3-5年使自己的直营店和特许连锁店达到1500家,年销售额突破300-500亿元。而国美的加盟店计划则刚刚启动,直营店预计今年下半年达到80家,另外计划在2004年底,有计划地向国外发展。 可以想见,以后的证券市场上,家电连锁巨头必将和家电生产商交相辉映。
信息发布:广州名易软件有限公司 http://www.myidp.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