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土石方技术方案 | ||||||||||||||||
一、基本情况 1.1、编制依据 1.1.1、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1.1.2、交通部颁有关规范、标准、规程;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F10-2004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JTJT060-98 1.1.3、甲方技术规范、专用合同条款、协议书; 1.1.4、现场实际情况; 二、工程概况 2.1、概述 此分部路基土石方工程桩号为K49+908~K52+301.73。其中包括土方路基和软土地基。土方路基分为挖方路基和路基填筑,软土地基分为砂垫层、碎石垫层、预压土方、塑料排水板、粉喷桩、CFG桩、无纺土工布、土木格栅。 2.2、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 本地段位于长江以北的江汉平原盆地边缘地带,地势平坦开阔,水网密布、湖泊沟渠众多,湖岸线曲折。线路经过地区属广阔而略有起伏的河谷及湖泊平原地形,海拔一般20-40m.线路由北向南穿越长江北岸一级阶地,沿途跨越地貌单元主要为河流冲积、湖积平原,主要由第四系地层组成,一般厚度60-120米。本线路软土的成因类型多为河漫滩相、牛轭湖相及湖相。软土岩性主要为淤泥质亚粘土、淤泥质亚砂土、淤泥及饱和软粘土为主。 本地段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夏季湿润多雨,气温高,湿度大;秋季干燥少雨。多年平均气温在15.6℃-17.2℃之间。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雨量最少,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125-1308mm之间,年降雨日数为128-138天。受季风影响,年内降雨量分配很不均匀,4-9月降水约占全年降水的70-80%。 线路跨越地震烈度Ⅵ与Ⅶ度区,隶属于华中地震区内的汉水地震带,属于中等强度水平。 2.3、主要工程数量 挖方2469m3、填方258034m3、砂垫层25873.07m3、碎石垫层1778.04m3、预压土方42025m3、塑料排水板415820.5m、粉喷桩52978.2m、CFG桩33949.3m、无纺土工布2642.69㎡、土木格栅17511.39㎡。 三、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3.1、组织机构设置 3.1.1组织机构(见组织机构框图) 3.1.2岗位职责 各业务科室的职责范围 ⑴、工程技术部:在项目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施工方案的选择与编制、施工机械设备的选型和材料的选择;负责开工报告的申报、技术方案的监督实施、工程变更、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 ⑵、部:负责原材料及施工过程中的一切试验工作;负责现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监督工程日常施工质量,对成品或半成品进行质量评定;负责工程质量事故及时上报处理;配合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接受监理工程师的指导和指令。 ⑶、合同部:负责和成本控制;负责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与控制;收集整理当月计量资料,负责每月计量工作;负责对场、队的中间支付、预算和结算工作。 ⑷财务部:负责资金筹措,提出资金使用计划;参与项目成本计划的编制,负责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台帐,为项目经理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协助项目经理搞好成本控制。 ⑸机务材料部:负责施工所需材料、燃料、机器配件的采购、保管和发放;根据机械设备使用计划组织设备进场;负责机械设备保养、维修、管理等工作。 ⑹安全环保部:负责生产安全及环境保护,定期检查安全生产和环保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 ⑺综合办公室:负责行政管理、文明施工、对外关系、后勤服务、文件管理、会议安排和会议记录。 四、施工现场整体布置 4.1、施工场地布置 考虑该地区属江汉平原盆地边缘地带,地势平坦开阔,水网密布,根据场地情况和便于项目管理,拟将项目经理部设在K49+700左侧,靠近莲湖垸高架桥旁布置。项目部下设五个工区。 4.2、临时房屋 项目经理部、施工区办公及职工生活用房、配电房采用砖混结构修建;路基土方施工队租用当地闲置民房;实验室、小型结构物施工队、民工宿舍、钢筋加工棚、木工棚、值班室、料库等其它临时房屋采用活动板房。 4.3、施工便道、便桥 拟在路线左侧修筑施工便道,便道宽6m,便道填筑基层填土高度为40cm,面层采用新材料处理。在北豆高架桥、新分河大桥左侧搭设便桥,其余便道跨水域时采用埋设涵管的方案。 五、施工进度计划 路基填筑:2005年4月中旬~2006年12月底,共历时20个半月;其中2005年11月~2006年10月为堆载预压期,历时9个月。 各分项工程进度计划详见《施工总体计划表》 六、施工准备 6.1、人员、机械设备、检测仪器进出场计划 6.2、原材料准备 对原材料进行试验,其主要试验内容包括: 6.2.1、水泥试验:(JTJ053-94) ⑴、水泥细度试验 ⑵、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 ⑶、水泥胶砂强度试验 ⑷、粗集料试验 ⑸、筛分分析试验 ⑹、含泥量试验 ⑺、针、片状含量试验 ⑻、压碎指标值试验 ⑼、表观密度试验 ⑽、细集料试验 ⑾、筛分分析试验 ⑿、表观密度试验 6.2.2、对混凝土外加剂、粉煤灰按规定进行抽检、送检 送检制度及检验频率 ⑴、送检制度:各工区根据原材料情况填写请检单,送材料科备案,报项经部试验室取样。 ⑵、原材料自检试验频率 水泥:对进场的同厂家,同品质,同编号,同生产日期的水泥,以200T为一批(不足200T的按一批对待),每批至少取样一次,在正常保管情况下,每三个月检查一次。 碎石:对进场的同料源,同级配的碎石每400m3为一批验收,每批至少取样一次。 砂:对进场的同料源,同开采单位,每400m3,每批至少取样一次。 外加剂、粉煤灰每批按省指要求抽检(送检)。 水泥砼抗压强度: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的要求制取试件。对施工中的构件单元按30%的频率抽取相同组数的试件,经驻地监理认可后,送高驻办进行28天强度抽检。 6.2.3、试验结果整理评定及报送试验结果整理的一般要求: a.试验原始记录数据齐全。 b.试验报告单与原始记录数据一致。 c.书写规范,无涂改。 d.计算准确无误。 e.报告单和原始记录签名齐全。 f.试验资料编号统一。 6.2.4、原材料试验结果整理。 应注明原材料的批号,产地,到场时间,每批量,拟用部位。 6.2.5、水泥砼抗压强度结果的整理。 水泥砼抗压强度报告单必须注明试件来源,试件制作日期,试压日期,龄期,结构部位及设计强度。 6.2.6、试验资料编号 根据省指中心试验室的要求,所有试验资料的编号必须连续一致,因此,本合同段的所有试验资料均由项经部中心试验室统一编号,其程序为:原始试验资料由中心试验室统一编号后原件由中心试验室存档将复印件反馈到各工区。各工区再根据统一编号的试验资料参与工程计量。 6.2.7、各项试验资料必须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进行评定。 6.2.8、试验资料的报送制度 试验检测资料汇总表:各工区必须于每月24日前将本月各类试验,检测报告的分类汇总表报送。中心试验室汇总,统一编号,并于25日报送高驻办。 6.2.9、 ⑴、试验资料的管理 a.对各种试验资料分工区,分类别,统一编号,整理齐全后将原件存档,复印件反馈各工区。 b.每月将同类试验资料汇总,装订成册。 c.日常试验资料用档案盒收集,档案盒上必须注明试验资料名称,单位,便于查找方便。 ⑵、人员资料的管理试验人员分别建档,建档内容包括各人员的简历及培训情况。 6.2.10、仪器设备管理 ⑴、仪器根据本合同段应完成的检测项目分类放置各分类试验室。 ⑵、各仪器有相应的档案,其中包括标定(自检和送检标定),操作规程和使用说明书等内容。 ⑶、各仪器有使用记录登记簿,放置在各仪器上,便于对仪器工作状况进行良好的监控。 6.3、复测和加密控制网点:复测核对设计单位提供的控制网点,采用一级附合导线测量,精度K》130000,水准采用四等水准测量,闭合差为±20加密控制网点采用一级附合导线测量和四等水准测量加密,对于跨河桥梁采用三角网控制加密,加密点间距约为200-300米,保证通视良好。 6.4、恢复定线、复核工程数量,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6.5、修建临时道路:本标段现已采用新材料处理施工便道,为大型施工机械和材料进场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6.6、开挖临时排水设施:填方路段在设计排水沟位置开挖临时排水沟疏干地表,在路基范围内开挖的临时排水设施,在路基填筑前,应回填渗水性良好的砂砾料,起到盲沟的作用。 6.7、完成挖方和取土场的相关土工试验,及时界定土的类别,得出土的强度指标,以便选择相应技术方案进行施工。 6.8、工程开工前应全面熟悉设计文件,认真仔细地进行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在此基础上编制详细的实施性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6.9、对重点工序和关键部位,编写作业指导书。 七、路基土石方工程: 7.1、总体施工方案 路基土方全部采用机械化施工,表土用推土机推除、集堆,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到指定地点,淤泥直接用挖掘机挖除,自卸汽车运输。塑料排水板采用门架式插板机施工;粉喷桩采用粉喷式深层搅拌机施工。线外借土用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输。路堤严格按路线纵坡分层填筑,土料用推土机摊铺,平地机精平,压路机碾压密实。石灰改善土采用先在取土场掺打堆灰闷料再用路拌法施工。涵洞两侧、桥台台背及挡墙背后等狭窄地点,用小型打夯机配合手扶式振动压路机夯实。 软基处理是路基施工中很重要的环节,如处理不力、工艺不当常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降和桥头跳车等通病。为保证软基处理施工质量,应严格施工顺序,保证材料质量,安排专业队伍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有力。 7.2、场地清理、清淤换填处理 7.2.1、场地清理 取土场和路基用地范围内树木、灌木丛等均应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一般路段及借土场30cm、水田及低洼路段50cm深度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草皮、农作物根系和表土均应予以清除,树根和土场内不适宜材料应全部挖走,运到适宜地点集中堆放。 路堤基底在清除表土之后,应在填筑前进行压实,并分层回填压实至原地面标高,压实度均要求≥86%.当路基填土高度80cm时,清表厚度除满足前述要求之外,必须清至路床底部标高,基底的压实度要求≥86%. 土壤改良方案:因取土场土源含水量偏高*,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和拌和的均匀性,石灰改性土分两次拌和施工,对石灰改良土施工先在取土坑处掺生石灰翻拌打堆闷料,闷料时掺石灰量为总掺灰量的40%。闷料48-72h后运至填筑段摊铺,加补剩余石灰剂量(消石灰),以强制式稳定土路拌机拌和均匀,颗粒土粒径控制在5cm以下。碾压时含水量控制在大于最佳含水量1%-2%。对石灰改良土压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石灰改良土松铺厚度控制在小于拌和机有效拌和深度,且不得大于30cm,每层施工严格按自检合格后报检,监理抽检合格并签证后再施工下一层。 7.2.2、清淤换填处理 水塘地段的路基若填筑不当,将引起路基局部不均匀沉降而开裂沉陷,施工时应严把质量关。 ⑴、水塘地段填方宜在干燥和雨量较少的季节进行。先围堰抽水,清除表层淤泥,并用渗水性良好的粒料分层回填压实至设计防护水位,然后水塘部分路基的软基处理或路基填筑。围堰应高出最高水位不少于30cm,并保证施工期的完好。 ⑵、若采用抛石挤淤方法,抛填应从路堤中心成等腰三角形向前抛填,渐次向两侧对称地抛填至全宽,使淤泥向两侧挤出,当为单侧抛挤时,应从高侧向低侧抛投,并在低侧边部多抛填,使低侧边部约有2m的平台顶面。抛石顶面一般在高于常水位50cm即可,而后用较小石块和碎石填塞垫平,用重型压路机压实至稳定。 ⑶、当路基半侧在水塘中情况时,施工应保证拼填部位的填筑质量,除需清除塘坎侧的树根杂草外,还应清除表面松土,拼填时随填高要求挖出台阶,分层压实。台阶处可采用人工或机夯压实,保证拼填部位的密实稳固。 ⑷、沿河路基施工时,原河道如需拓宽开挖及沿河侧路基防护等河道内作业,必须在路堤填筑前先行完成,不能在路堤填筑期间抽干河中积水进行作业。 ⑸、如果路基只有一侧在水塘中,则沉降观测标桩应设置在左右路肩和路中心处。靠水塘侧水平位移标设置于坡脚、护坡道外缘,另一侧与正常路堤相同。 7.3、路堤填筑 本合同段均为土方路堤,根据借土场土源的情况,对过湿土应进行石灰改性处治。在路基正式施工前,应按规范要求施工试验路段,以确定机械设备组合、碾压遍数、压实系数、最佳含水量、最佳松铺厚度、填料粒径、质量控制以及劳动组织等参数,用来指导大面积施工。 7.3.1、过湿土填筑 ⑴、按照路线纵坡分层施工,每层最大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填筑宽度每侧应超出设计宽度30cm。 ⑵、当填料的土质不同时,应分层填筑,不得混填,且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度不得小于50cm。 ⑶、每层施工前,用全站仪按20m间距放出中桩和填筑层的边桩,再用白灰沿边桩撒出填土范围的明显标记。施工中,应按照试验路段总结的松铺厚度,用网格法控制卸料,并在路基两侧用花杆挂线控制摊铺厚度。土料由推土机摊铺,摊开后要翻拌晾晒,直至填料的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以内,再用平地机整平,各层路基顶面做成4%双向排水路拱。在碾压前,应检测摊铺宽度、松铺厚度,当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即可进行碾压。碾压时,按照试验路段总结的碾压工艺,用压路机从路边向路中,从低侧向高侧顺序碾压,遵照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做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均匀碾压,直到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 ⑷、如采用分段施工时,其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如两段同时施工,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小于2m. ⑸、如在路堤范围内修筑便道或引道时,该便道或引道不得作为路堤填筑的部分,应采用符合规定要求的填料重新填筑。 ⑹、路堤填筑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必须在雨季施工时,应经常检查、疏通各类临时排水设施,始终要保持路基范围内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当天填筑的土方要当天碾压成型,确保顶面无积水和渗透。同时要随时掌握天气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施工安排,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 ⑺、进入初冬填筑路堤时,尽量昼夜连续施工,取土场进行覆盖,保证填土不受冻害影响,每天填筑的土层要当天碾压成型。 7.3.2、石灰处治土 本合同段有大量过湿土须经石灰处治。因取土场土源含水量偏高,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和拌和的均匀性,石灰改性土分两次拌和施工,方法如下: ⑴、在取土场开挖土方后,掺入石灰剂量的40%,用挖掘机反复翻拌均匀,并堆积闷料48-72小时,然后用自卸汽车运抵施工现场。 ⑵、填筑采用水平分层的方法填筑路堤,根据压实设备和技术规范确定压实厚度,一般控制每层压实厚度25cm,填筑宽度每侧超填30cm. ⑶、在卸料后应尽快用推土机摊铺,并利用推土机的推、耙、压对土进行破碎,再用平地机整平,保证顶面留有4%的双向排水横坡,然后用压路机全面静压一遍,使其表面平整。用网格法控制洒灰量,由装载机配合人工撒铺剩余60%剂量的石灰,在撒铺均匀后,即可用路拌机拌和,并进一步破碎土料。拌和时,应及时检查含水量,使其略大于最佳含水量,还应随时检查和调整拌和深度,使其略破坏下层表面1cm左右,严防上层灰土与下承面之间残留素土夹层。拌和的遍数通过试验段总结工艺确定,以确保拌和均匀。拌和完成后,应检测石灰剂量,如不符合要求,应加以调节;如符合要求,应按照试验段总结的碾压工艺快速碾压密实。 ⑷、在摊铺或碾压过程中如遇雨时,应在晴好天气重新翻晒、粉碎,并掺5%石灰拌和后再度压实。 ⑸、对于石灰土路堤中出现的裂缝,如对路基稳定性无太大的影响,应进行灌浆处理,防止渗漏;如影响到路基稳定,应挖除重填。 对于作排水处理的地基,可即时填筑;对于作粉喷桩处理的,应在粉喷桩检验合格后填筑路堤。填筑速度按规范采用动态控制,沉降速率应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 路堤施工到预压标高后,即开始堆载预压。预压期内,应按招标文件规定进行沉降监测,并且不得在预压路堤上修筑任何工程,但可加填由于沉降引起的附加填土。对于预压期间标高低于图纸规定预压标高以下的均需及时补填,严禁在预压期不补填,而在预压后期或在路面施工前一次补填到位的做法,以免引起过大的沉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