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名易软件 按处理器内核数还是按处理器插槽数计费,这是多核处理器引发的软件计费的第一轮争论。如今,虚拟化技术的加入正在掀起第二轮争论。伴随着2005年双核处理器的出现,一些软件厂商提出了按处理器插槽数计费的办法。在市场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大多数软件厂商采纳了这一计费方式。但不久之后,随着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的快速普及与应用,引发了新的关于软件计费的争论。令人为难的计算方式是什么导致软件许可计费进入第二轮争论呢?因为服务器的虚拟化,使你能够通过创建多个分区安全地在一个单一系统(或单一处理器)上运行多个任务(或多个应用)。这样,你很可能仅使用了处理器的一小部分,相应地也仅用了软件的部分程序,问题便出现了:你向大多数软件厂商支付的费用,却是针对着整个处理器插槽的。譬如在典型的"每个服务器一个应用"的数据中心内,如果你有5部单插槽的服务器,每一部运行一个应用,这时每个服务器可能仅使用了其能力的10%~15%。为了节约费用,你可能将5个应用整合到一个采用更强大处理器(很可能是多核处理器)的服务器上。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允许你在这部服务器上运行5个虚拟化的操作系统,这样,服务器的能力就被使用了50%~75%。你只用了处理器的15,但并没有支付软件许可费用的15;你为获得运行虚拟化的服务器的权力付出了额外的费用,而事情可能会变得更糟;如果你将数据中心管理外包,那么你还要向服务提供商支付费用;而当你考虑采用拥有16个、32个、64个或更多处理器的大型服务器,或是考虑采用多个服务器的横向扩展环境时,情况会变得更加复杂。寻找更简单的计费方式CIO和CTO在作出购买决定或产品决策时最大的愿望是定价的简单化。这种简单化可以帮助他们计算出某个特定任务在一定期限内一共需要投入多少成本。虚拟化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你不用事先知道、事实上也不需要知道将使用处理器的多少能力。要解决简化软件定价的难题,厂商们在做些什么呢?有些厂商想在虚拟化的头上盖上一个公共服务的定价方案。虽然对软件计费来讲,这种方法比较公平,但它还是太复杂。要想使一个公共服务定价方案实行开来,我们可以针对"处理器能力"确立一个标准单位,以便为数据中心内的不同服务器和软件环境计费。然而,在包容了形形色色多核架构的环境中,确立"处理器能力"标准单位的设想不太容易实现。让我们回到大型主机的时代,那时企业为处理能力所支付的费用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钟速率下按计算周期来计算,但是现在,时钟速率不再是永远不变的。用户需要考虑x86处理器的性能,还需要评估是采用单核还是双核处理器。还有一个风险,那就是软件厂商常常针对较多计算能力的消费拟定更高的许可费用。摆脱困境摆脱这种困境的一种方法,就是不按处理器的使用、芯片内核或插槽数来计费,而是按订户计费的模式。开源软件公司支持服务的计费标准一般都是以年为准,但是,相关合同仍然是立足于所涉及到的处理器数。Sun希望进一步简化定价办法,甚至简化计划的编制。对软件的订购实际上也是对支持服务的订购,因为Sun的软件现在都是免费和开源的。而定价则是基于一个公司所拥有的员工人数。员工的具体数字,我们是以该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呈交的年度报告中的员工人数为准。按订户计费的模式对CIO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按照工作任务来创建自己的数据中心,整合服务器以获取最高能效,按照意愿实现虚拟化,无须考虑软件成本起伏的影响,以及所用处理器数或被使用部分的变更。当一个应用的采用增加时,它的许可成本不会发生变化。当然,如果正式员工增加了,公司每年就要支付更多费用,但这种成本变化是以一种合理的速率进行,并且多半是可预测的。基于员工人数的定价方式,也许不是应对软件许可计费复杂化挑战的唯一解决方案。但如果说,由多核处理器和虚拟化所引发的变化是未来趋势的某种征兆的话,那么,用老办法做生意将变得越来越困难。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软件厂商看到简单定价模式的优势,但是我们也认识到,并不是每个都愿意根据自身情况提出不同的方案。这就是为什么客户必须明确自己的需求。(本文作者为Sun公司主管软件事务的执行副总裁)(ccw-cnw)
信息发布:广州名易软件有限公司 http://www.myidp.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