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名称适用范围TN-C系统在一般三相负荷基本平衡,有专职电工负责维护管理电气装置的工业厂房TN-S或TN-C-S系统在单相实验负荷较大和有可控硅负荷的科研实验单位TN-S系统附近有变电所的高层建筑TN-S、TN-C-S、TT系统电子计算机房、生产和使用电子设备的厂房,当电子计算机和电子设备本身未指出接地形式时TT系统负荷小而分散的农村低压电网TT、IT、TN-S系统在火灾和爆炸危险厂房中TT、IT、TN-S系统在城市公用低压线路供电的民用建筑工厂,应按供电部门的规定采用TT系统;由本单位自设变压器,供电和管理的居民区民用建筑可采用TN-C-S系统IT系统对不间断供电要求的某些厂所(矿山井下)宜采用 3.1.3配电系统接地要求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应与保护线连接;能同时触及的外露导电部分应接至同一接地系统;建筑物电气装置应在电源进线处作等电位联结。TN系统1、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应采用保护线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即中性点连接。如果电力系统的中性点不可能得到或不可能达到,即可在变电所将一根相线接地,但严禁此相线作为保护接地线使用。2、保护线应在电气装置的每台电力变压器或发电机的靠近处接地,则发生接地故障时可使保护线的电位尽量接近地电位。但如果高层建筑等大型建筑物中,为保护线增设接地点实际上是不可能时,可将保护线与装置外露导电部分做等电位连接也具有相同的作用。同理,保护线宜在进入建筑物处做重复接地。3、应装设能迅速自动切除接地故障的保护电器。TT系统1、共用同一保护电器保护的所有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应采用保护线与这些外露导电部分共用接地极相互连接。当几套保护电器串联使用时,此要求分别适用于每套保护电器保护的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2、应装设能迅速切除接地故障的保护电器。3.1.4保护线及保护中性线保护线是指回路(电气回路)保护线即PE、PEN线,不包括与装置外露导电部分连接的等电位联结线和与接地极联接的接地线。具有保护线和中性线两种作用的接地导体称为保护中性线(PEN)。保护线截面的确定1.1热稳定保护线应能承受流过接地故障电流产生的热效应。按热稳定,保护线的截面,应大于或等于1.2机械强度保护线截面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若不是采用电缆,则:当有机械保护时,≥2.5mm。;当无机械保护时,≥4mm。。当保护线为PEN线时,则应铜线≥10mm,铝线s≥l6mm,若采用符合标准的同心电缆,其截面可以是4mm!。1.3防止间接电击按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的规定,为防止间接电击危险,在220V/380V的TN系统中,对于手持式电器,故障时应小于0.4S切断供电;对于固定式电器,应小于5S切断供电。因此,其故障回路的截面应按下式进行校验:式中:Zs~故障回路线的阻抗;Uo~对地标称电压;Ia~保护电器的动作电流。手持式电器切断供电时间的确定与接触电压的数值有关,因此,对保护线截面的选择也有影响。220v/380V的TN系统,按IEC1200/413文件的计算说明,相线与保护线截面之比应在l~3的范围内。1.4其它因素例如应适应敷设场所环境与功能的要求:如在有腐蚀介质的环境,需考虑加大保护线截面;又如在三次谐波含量特大的线路,其PEN线的截面甚至需要大于相线的截面。多芯塑料电缆或护套线的一根芯线或穿管绝缘电线作保护线时,铝芯为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