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冲击波的防护措施如下:
(1)采用毫秒延期爆破技术来削弱空气冲击波的强度。
(2)裸露地面的导爆索用砂、土掩盖。对孔口段加强填塞及保证填塞质量,能降低冲击波的强度影响。
(3)严格按设计抵抗线施工可防止强烈冲击波的产生。
(4)对岩体的地质弱面给予补强来扼制冲击波的产生渠道。
(5)注意爆破作业时的气候、天气条件:;控制爆破方向并选择合理的爆破时间。
(6)预设阻波墙,包括水力阻波墙、沙袋阻波墙、防波排柱、木垛阻波墙等。
对爆破噪声的控制,必须从声源、传播途径和接受者三个环节采取措施。降低噪声声源是控制噪声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措施,采用多分段的装药爆破方式,尽量减小一次齐爆药量,从而降低爆破噪声的初始能量。从传播途径上,通过设置遮蔽物或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并注意方向效应,即在爆破实践中,尽量使声源辐射噪声大的方向避开要求安静的场所。
3.爆破个别飞石(飞散物)控制与防护措施 (1)合理确定临空面,合理选择抵抗线方向,使被保护对象避开飞石主要方向,从而最大限度地使被保护对象免受飞石危害。
(2)合理设计装药结构、爆破参数和排问起爆时间。一般情况下,相邻排间延迟时间以控制在20~50ms为好。
(3)做好特殊地形地质条件的处理。要注意避免药包位于岩石软弱夹层或基础的接打面,以避免从这些薄弱面冲出飞散物。
(4)保证填塞质量。不但要保证填塞长度,而且保证填塞密实,填塞物中避免夹杂碎石。
(5)采用低爆速炸药,不偶合装药、挤压爆破和毫秒延时爆破等,可以起到控制飞散物的作用。
(6)对爆破体采取覆盖和对保护对象采取保护措施等。
4.减少爆破对岩体破坏的措施 (1)爆破前要重视对爆区地质条件(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应力、滑坡等)的调查,避免在不利于爆破的地质环境下采用不恰当的爆破设计与施工方案。
(2)精心设计,应严格按开挖轮廓范围布置药包,计算药量,控制一次爆破的总规模,或采取毫秒微差爆破,控制临近开挖轮廓药室(炮孑L)的药量。
(3)沿开挖轮廓采用预裂爆破、光面爆破,或设计防震孔,周边孔采用低爆速炸药或不耦合装药。
(4)爆破后应及时调查爆破对岩体的破坏情况及引起的其他工程地质问题,例如边坡稳定问题,滑坡体、危岩、危坡的稳定问题等。
(5)在饱和砂(土)地基附近进行爆破作业时,应邀请专家评估爆破引起地基振动液化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提出预防土层受爆破振动压密、孔隙水压力聚升的措施;评估因土体液化对建筑物及其基础产生的危害。
5.避免爆破引起瓦斯爆炸的措施 (1)应选用许用安全炸药,许用瞬发或毫秒延期电雷管;确保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超过130ms.
(2)严禁使用导爆管、普通导爆索;煤矿井下应使用防爆型发爆器。
(3)在有瓦斯或煤尘爆炸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应采用毫秒爆破;在掘进工作面应全断面一次起爆,不能全断面一次起爆的,应采取安全措施。
(4)爆破作业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
(5)炮孔封泥应用水炮泥,水炮泥外剩余的炮孔部分应用黏土炮泥或用不燃性的、可塑性松散材料制成的炮泥封实。严禁用煤粉、块状材料或其他可燃性材料作炮孔封泥。炮孔填塞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炮孔深度小于0.6m时,不应装药、爆破;炮孔深度为0.6~1m时,封泥长度不应小于炮孔长度的12;炮孔深度超过Im时,封泥长度不应少于0.5m;炮孔深度超过2.5m时,封泥长度不应小于1m.光面爆破时,周边眼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3m.无封泥、封泥不实或不足的炮孔严禁爆破。
(6)通风良好,防止瓦斯积聚。
6.防止爆生有害气体及爆破粉尘危害的措施 (1)均匀布孔,控制单耗药量、单孔药量与一次起爆药量,提高炸药能量有效利用率。
(2)采用毫秒延期爆破技术。
(3)使用合格炸药,尽量使炸药组分做到零氧平衡,严禁使用过期、变质炸药;根据岩石性质选择相应炸药品种,努力做到波阻抗匹配。
(4)做好爆破器材防水处理,确保装药和填塞质量,避免半爆和爆燃。
(5)应保证足够的起爆能,使炸药迅到稳定爆轰和完全反应。
(6)爆破前喷雾洒水,即在距工作面15~20m处安设除尘喷雾器,在爆破前2~3min打开喷水装置,爆破后30min左右关闭。
(7)井下爆破前后加强通风,应采取措施向死角盲区引入风流。
(8)矿井和地下爆破时应注意预防瓦斯突出,防止产生瓦斯爆炸事故。
(9)井下爆破时采用湿式凿岩,工作面喷雾洒水,降低爆破粉尘;地面爆破前,对爆破体预先进行淋水处理,并提前清理爆破体内部及周围可能引起爆破粉尘的尘源。
责任编辑:亮亮
信息发布:广州名易软件有限公司 http://www.myid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