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贷做好风险杠杆才能避免华尔街“泡沫”
|
摘要:P2P的快速发展向国人展示了什么叫做中国力量,但是快速发展的背后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就像上世纪80年代华尔街的“垃圾债券(JunkBond)”。现今在中国,每完成1元GDP,就需要有2.2元的借贷作为支撑。如此巨大的借贷规模,传统的银行体系已无法支撑,多元化融资体系的出现注定会成为必然。 P2P的快速发展向国人展示了什么叫做中国力量,但是快速发展的背后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就像上世纪80年代华尔街的“垃圾债券(JunkBond)”。现今在中国,每完成1元GDP,就需要有2.2元的借贷作为支撑。如此巨大的借贷规模,传统的银行体系已无法支撑,多元化融资体系的出现注定会成为必然。P2P行业30-50倍以上的风险杠杆,已经成为挂在所有人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虽然2014年只走过了一半,但从P2P行业发展的火爆程度来看,这一年已足以被定义为P2P正式进入中国金融体系的元年。P2P为什么会在2014年爆发?最近,我经常会问朋友们一个问题:“为什么P2P会在2014年爆发?”虽然这个问题就如同问李嘉诚为什么会成为首富一样莫名其妙,但有时候,莫名其妙的问题却总能带给我们重要的答案。有人说是因为P2P创新了商业模式,但实际上这种商业模式已出现了10年,绝对算不上什么新鲜事物,所以不对。也有人说是因为P2P公司具有互联网精神,并且服务草根,用户体验好。但是服务精神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何况2014年以前的市场上骗子还很少,用户体验应该更好。那么答案到底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两个数字,即2.2∶1和100%。至2014年,中国债务规模与GDP之间的比例已经达到惊人的2.2∶1,中国企业债务率已经超过100%,为全球最高。这两个数字足以解释P2P为什么会在2014年爆发。现今在中国,每完成1元GDP,就需要有2.2元的借贷作为支撑。如此巨大的借贷规模,传统的银行体系已无法支撑,多元化融资体系的出现注定会成为必然。同时,目前中国企业的整体负债率居高不下,已经超过100%,成为全球最高值。这也意味着在未来3?5年内,企业借贷市场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风险虽不是什么好事,但也算不上是洪水猛兽,正如华尔街那句名言,“风险才是利润”。金融机构之所以赚钱,正是因为它具备风险管理能力,能够通过风险定价、风险对冲并利用各种风险工具在有风险的环境中获得利润。当然,中国的金融机构是个例外。在中国当前垄断、半封闭的金融市场体系中,银行机构由于其金融垄断地位拥有低存高贷的谋利机会。它们本着“无风险才能获利”的经营准则,利用特权建立通道,找出最“安全”的投资项目,把钱借给大企业、大机构、政府这些“有钱人”;这也是大部分中国金融机构长期以来的经营模式。但进入2014年后,传统金融机构突然发现,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变得债务高企,利润很少,风险重重,符合以前“安全”准则的客户已经越来越少了。中国的整体金融环境已发生了质的变化,风险已经成为支撑企业在市场中继续存货的普遍因素,以前那个“安全”的靠特权主导的利率市场再也回不来了。而这种非市场化利率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4000多万家中小微企业在缺乏商业银行的支持下,不得不以高昂利息在民间筹集经营流通资金,进而也渐渐形成了中国经济市场的二元化结构。按照经济的发展规律,只有在市场机制下,资金才能够更好地通过价格机制达到在社会生产中的有效配置和流通,因此,利率市场化将是消除二元结构的最好办法。在这样的背景下,P2P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由于P2P直接与市场经济接轨并服务于实体经济,其定价标准也自然由市场来完成。风险定价充分体现了风险与回报成正比的线性回归。不同于银行存款利率与市场化的距离,P2P给储蓄者提供了良好的存储投资机会,也充实了传统商业银行涉足未深的业务,并挖掘了其商业模式的盲点。以P2P网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提供了一个自下而上的强大力量,推动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华尔街的前车之鉴伴随P2P的爆发性增长,各种跑路潮也随之而来。但与平台跑路相比,行业的“高杠杆率”才更具隐患。目前,P2P平台管理的资产都是有风险的资产,在近年来平台扩张速度过快的背景下,网络借贷行业方的杠杆正越来越高。众所周知,P2P平台利用自身的信用担保融资将资金投入到小额信贷市场,已然蕴藏着巨大的信用风险。特别是在金额错配和期限错配的情况下,平台的融资杠杆会被无限放大。虽然在中国经济不出现大的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并不会爆发大问题,但如果中国经济在未来一两年内出现较大的区域性波动,P2P行业的风险将被轻易戳破。未来让投资者蒙受损失的绝不是骗子,而是所谓的“大公司”。类似的情形,已经在世界各国的金融史中不断发生过。比如华尔街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一个大约8年左右的黄金年代,而让这个黄金年代出现的发动机,是一个叫“垃圾债券(JunkBond)”的产品。垃圾债券在本质上和P2P债权非常像,它是评信级别在标准普尔公司BB级或穆迪公司Ba级以下的公司发行的债券。垃圾债券向投资者提供高于其他债务工具的利息收益,因此垃圾债券也被称为高收益债券(High-yieldBonds),但投资垃圾债券的风险也高于投资其他债券。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时候,有一批华尔街投行看中了垃圾债券中蕴含的巨大商机,开始大规模开发和发行垃圾债券。20世纪70年代初其流通量不到20亿美元,而整个80年代,美国各公司发行的垃圾债券达到1700多亿美元,其中被称作“垃圾债券之王”的德崇证券公司就发行了800亿美元,占47%。1983年德崇证券收益仅10多亿美元,但到了1987年该公司就成为华尔街盈利最高的公司,收益超过40亿美元,有“垃圾债券之神”、“魔术师”之称。好景不长。从1988年开始,发行公司无法偿付高额利息的情况屡有发生,垃圾债券难以克服“高风险—高利率—高负担—高拖欠—更高风险”的恶性循环,逐步走向了衰退。1990年,德崇证券正式破产,而从华尔街第一投行到破产,只用了3年的时间。金融学家回顾垃圾债券的整个发展过程,得出的结论是垃圾债券本身并不是造成危机的原因,罪魁祸首是投行的高速扩张冲动和过于放大的风险杠杆。在垃圾债券最风行的年代,垃圾债券业务的平均杠杆达到了30倍以上。而我们来看今天的P2P市场,特别是又加上了互联网这个加速剂,30倍杠杆简直就是个及格线。一个几乎没有资产规模的互联网公司,一两年的时间,就可以做百亿以上规模的资产管理,这个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虽然说互联网技术和商业模式确实能够在风险管理方面帮很多忙,但是全行业30倍?50倍以上的风险杠杆,确实已经是挂在所有人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任何金融市场都会爆发周期性的系统性风险,特别是在中国现在如此复杂的金融形势下,P2P行业近乎疯狂的扩张冲动,有可能会对未来这个行业的发展造成致命性的打击。因此,对于P2P平台而言,必须要严控平台杠杆,控制好借贷规模。只有将风险把控在能力范围之内,才能在泥沙俱下之日获得一席生存之地。
信息发布:广州名易软件有限公司 http://www.myidp.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