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熟条码技术在物流各类中越来越普及应用的背景下,在对RFID(射频标签)自动标识技术开发、应用前景的一片怀疑和争论声中,一些IT和供应链的领导者们又提出EPC技术(电子产品代码)和物连网的概念蓝图。那么,EPC与RFID到底是什么关系?EPC会取代条码吗?这些问题使业界和物流信息技术用户困惑和茫然,急需一个科学的辨析和合乎逻辑的解释。 1条码标识技术的局限性与RFID标识技术及其优越性 1.1条码标识技术的局限性 条码虽然在现在应用很广泛,而且也大大提高了物流的效率。但是条码仍有很多缺点: (1)条码只能识别一类产品,而无法识别单品。 (2)条码是可视传播技术。即,扫描仪必须看见条码才能读取它,这表明人们通常必须将条码对准扫描仪才有效。 (3)如果印有条码的横条被撕裂、污损或脱落,就无法扫描这些商品。 (4)传统一维条码是索引代码,必须实时和数据库联系,从数据库中寻找完整的描述数据。 条码的局限性具体有: 信息标识是静态的 信息识别是接触式的 信息容量是有限的 不能给每个消费单元唯一的身份 数据存储、计算是集中的 二维条码只解决了信息标识容量问题 EAN.UCC条码标识系统在零售结算和库存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供应链中还有几个方面的不足: (1)没有做到真正的一物一码:对每一个商品的管理不到位,无法实现产品的实时追踪; (2)传统的EDI方式由于成本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不便于推广,需要开发基于互联网的EDI标准; (3)没有分类和属性信息;不能实现分类查询、统计等应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总之,条码只能适用于流通领域(商流和物流的信息管理),不能透明地跟踪和贯穿供应链过程。 1.2RFID标识技术及其优越性 RFID在本质上是物品标识的一种手段,它被认为将会最终取代现今应用非常广泛的传统条形码,成为物品标识的最有效方式,它具有一些非常明显的优点。条码与RFID的功能对比,在标签信息容量大小、一次读取数量、读取距离远近、读写能力更新(标签信息可反复读写R/W)、读取方便性(读取速度与可否高速移动读取)、适应性(全方位穿透性读取、在恶劣环境下仍可读取,全天候工作)等方面都大大优于条码。RFID技术拥有良好的功能特性,能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商品处理的高效性需求。射频识别技术作为快速、实时、准确采集与处理信息的高新技术和信息标准化的基础,通过对实体对象(包括零售商品、物流单元、集装箱、货运包装、生产零部件等)的唯一有效标识,被广泛应用于生产、零售、物流、交通等各个行业。RFID技术已逐渐成为企业提高物流供应链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实现信息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可缺少的技术工具和手段。 与条码技术相比,射频识别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则是一种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系统利用射频标签承载信息,射频标签和识读器间通过感应、无线电波或微波能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达到自动识别的目的。RFID技术是实现物流过程实施货品跟踪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最突出的特点是: (1)可以非接触识读,距离可以从十厘米至几十米; (2)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 (3)抗恶劣环境; (4)保密性强; (5)可同时识别多个识别对象等。 2EPC概念和技术的产生及其技术特性 大家公认,产品的唯一识别对于某些商品非常必要。而条码识别最大的缺点之一是它只能识别一类产品,而不是唯一的商品。例如牛奶纸盒上的条码到处都一样,要辨别哪盒牛奶先超过有效期将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才能识别和跟踪供应链上的每一件单品呢? 随着因特网的飞速发展和射频技术趋于成熟,信息数字化和全球商业化促进了更现代化的产品标识和跟踪方案的研发,可以为供应链提供前所未有的、近乎完美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公司将能够及时知道每个商品在他们供应链上任何时点的位置信息。 2.1EPC概念和技术的产生 虽然有多种方法可以解决单品识别问题,但目前所找到的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给每一个商品提供唯一的号码――EPC码。EPC码采用一组编号来代表制造商及其产品,不同的是EPC还用另外一组数字来唯一地标识单品。EPC是唯一存储在RFID标签微型芯片中的信息,这样可使得RFID标签能够维持低廉的成本并保持灵活性,使在数据库中无数的动态数据能够与EPC标签相链接。
信息发布:广州名易软件有限公司 http://www.myidp.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