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2.1概况 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重庆至长沙公路界石至水江段是宁波至樟木国家重点干线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部开发通道之一,同时,它也是重庆市“二环八射”主骨架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通重庆至长沙大通道连接珠江三角洲快捷通道的需要;是完善重庆市主骨架公路、地方道路网布局的需要;是加快重庆市东南部地区丰富旅游资源开发的需要。本合同段路线起点桩号为KXX,终点桩号为KXX。路线全长为6.60KM。本合同段主线共设大桥墩195.944m1座,、中桥90.113m1座、小桥70m2座,涵洞926.60m22道。 2.2技术指标 1)、公路等级: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 2)、计算行车速度:100kmh。 3)、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 4)、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其他1100。 5)、路基宽度:26m(整体式)、13m(分离式)。 6)、地震烈度:按7度验算和设防。 2.3自然条件 1、水文 本区发育的地下水类型主要分为松散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三类。地下水主要受制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地下水的补给又与气候、降雨、地表径流密切相关。本区内气候温暖潮湿,降水充沛、地表径流丰富,为地下水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由于受长江侵蚀基准面的控制,地貌条件有利于地表径流的排泄,在构造力作用下各类含水岩性的裂隙均较发育,地下水富集条件好,浅层地下水循环交替较为迅速。本区地下水主要来自基岩裂隙,据《区域水文地质报告》及工程钻探水质分析,区内地下水对混凝土一般无侵蚀性。 2、气候 本区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日照相馆1123.1小时。 最高年平均气温:28℃-28.8℃(一般为七、八月) 最低年平均气温:7℃-7.9℃(一般为元月) 年平均气温:16℃-17.6℃ 极端最高气温:43.0℃(1951年8月15日) 极端最低气温:-3.1℃(1975年12月15日) 3、风力 年平均风速为1.40m,年最大风速为15.00m。 4、降雨量 年平均降雨量:1085.1-1141.8mm(每年5-9月份为雨季),年最大降雨量为1615.8mm,年最小降雨量为813.9mm,年平均1135.7mm。 5、雾日 常年云雾多,年雾平均为67.8天,最多达148天(1953年)。 6、湿度 多年平均相对相对湿度为79-81%,绝对湿度为17.1-18.2毫巴。 7、地形、地貌 本标段线路为重丘区,地形、地貌较为复杂。本合同段多次跨越山间沟谷,地形起伏大,沟谷发育,主要为须家岩河组砂岩构成。地表植被稀少,基岩裸露,以侵蚀作用为主。交通极为不便。 8、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本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2.4社会经济条件 重庆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商品经济发达。同时重庆还是国内旅游城市。由于这些条件,使得重庆的陆运、河运和航运十分方便和通迅均较方便。本项目处于重庆市巴南区,通过一环高速公路可与省道104等干线公路相连接,并通过它们与地方公路网衔接。 本工程所需的砂、石料均能在当地采购。石料多为石灰岩,从巴南区姜家碎石场购买;砂为长江边木洞镇出产细砂和凤溪沱江出产中粗砂,质量较好。粉煤灰可用重庆市珞璜火力发电厂。所需要的钢材、木材、水泥等可就近外购,通过公路运输至工地。 2.5工程数量及特点 本标段主要工程数量如下: 路线总长:6.60km; 路基挖方:1253673m3; 路基填方:899751m3; 防护及排水工程: 桥梁工程:大桥195.944m1座,中桥90.114m1座,小桥72m2座; 通涵工程:926.60m22道; 互通式立交:1处。 本标段为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路基、桥涵工程,桥涵构造物工程多、路基土方工程量较大,施工时间紧。主要工程为XX湾大桥、XX互通立体交叉工程。路基填挖不平衡,挖方大为本标的施工重点。 专题推荐 ·某地铁施工组织设计 ·某公路施工组织设计 ·跨江大桥工程 培训课程 - ·施工技能课程五折,机不可失
- ·【预售】施工前期必备技能
- ·道路路基施工必备知识
- ·市政施工基础入门培训
- ·施工识图读图,这些要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