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管理咨询>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模式新探讨 查询:
     
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模式新探讨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操作性与实践性极强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常常作为商务英语专业及经贸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或必修课程。该课程在高职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实际调研当地外贸企业的基础上,选取典型外贸产品,由外贸工作岗位开设教学任务,建设新型师资队伍,开发教学教材等方面出发,为课程的教学模式作出新的探讨。

  关键词:典型外贸产品;岗位;教学任务;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10-0066-02

一、引言

  《国际贸易实务》是讲述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商品交换过程的一门涉外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其具体以外贸合同为主线,详细介绍了国际贸易的交易磋商、外贸方式的选择、外贸术语及合同的各项条款等内容。该课程是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或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近年来也不断成为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经贸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其综合性、应用性由此可见一斑。该课程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在高职教学中应打破传统授课方式及手段,以实际的外贸工作岗位所需技能为导向设置教学任务,学生分组扮演模拟不同阶段的外贸角色,在教师指引下完成所有任务的自主学习活动。

  河源市处于广东省东北部,作为对外贸易大省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已开展了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双转移工作,通过建设集约化的工业园区,培养和出口了以电子、纺织、服装、玩具、农产品等众多外贸产品。

  为更好突出高职院校厚德强技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以及该课程的职业技能特点,笔者采用了本地调研和咨询访谈的方式,具体调研了河源本地具有一定影响力的9家外贸企业,见表1。可见本课程主要职业岗位面向为外贸业务员、报关员、报检员、跟单员、单证员、货运代理等,分析目标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关键职业能力为国际贸易业务规范运作能力、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国际市场营销能力、外汇风险规避与防范能力、国际货物运输代理能力、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等,从而明确了岗位群的行动领域。

  表1调研企业及典型外贸产品一览

序号  外贸公司名称  企业性质典型外贸产品1 西可通信技术设备(河源)有限公司外向型生产企业  手机2  河源市特灵通通讯有限公司服务型外贸公司  手机3  丰叶电器制造厂(河源)有限公司外向型生产企业  插头插座4  悦斯莱特灯饰照明(河源)有限公司外向型生产企业  灯具5河源市先科商务代理有限公司豪劲塑胶制品厂服务型外贸公司  塑胶玩具6  丰达音响(河源)有限公司外向型生产企业  音响、扬声器

7  永勤实业(河源)有限公司外向型生产企业  玩具

8  华兴玩具制品(河源)有限公司外向型生产企业  玩具9  河源市对外加工装配服务公司美平电器制品厂服务型外贸公司  玩具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一)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基础、教、学、做一体化的高职教育理念;以国际贸易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为主线,充分考虑到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报检员、报关员等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由此来确定

  课程教学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对该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掌握作为一名外贸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文化知识,同时,更加注重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之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他们日后从事国际贸易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课程设计的具体思路和步骤是按照培养目标和各具体职业岗位的要求,结合行业企业对外贸人才的具体需求状况,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出与外贸业务流程相一致的课程内容设计。通过在课堂中地学习及模拟操作,了解并掌握有关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基本条款、合同洽商与合同订立、合同履行及相关的国际贸易惯例,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业务流程,熟悉有关国际贸易的英文函电格式与内容,能够独立地进行进出口业务的实际操作。这样的课程设计就充分体现了本课程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二)典型外贸产品的选取

  近年来,河源对外贸易稳中有升。在出口总值中,河源对香港、美国、欧盟、日本的贸易总额的比重较大,且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河源对外出口产品主要为机电产品、服装及衣着附件、高新技术产品等。笔者通过对河源本地9家外贸企业的实地调研,具体见表1。因此,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开发过程中典型商品贸易以手机、玩具、小电器等为主。

  (三)教学项目及工作任务设计

  课程内容的整合和构建,建立在课程组对本课程的调研基础上。课程组紧扣外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助理物流师资格证书考试的需要,以外贸工作过程为导向,用河源对外加工装配服务公司的典型产品外贸活动管理任务和技能的训练,实现课程的一体化设计。

  基于外贸业务员、跟单员等职业岗位要求,设计本课程中四个教学模块贸易准备出口合同的磋商与订立出口合同的履行业务善后与争议处理。在教学模块之下,再具体设计了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寻找客户交易磋商与签约出口合同各项条款的订立仓储运输租船订舱报关报检办理保险信用证审核与修改合同的履行外汇核销与出口退税结算业务善后与争议的处理等工作任务,强调做中学、学中做,学中教,真正实现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四)任务驱动及任务单卡填制

  依据不同的任务内容,将每个班内的同学进行分组,比如贸易商组、承运人组、保险组、报关报检组、银行组等。每个组内同学分别扮演河源对外加工装配服务公司的典型产品外贸中的每一个阶段人物,比如进口商、出口商、运输车队、报检员、报关员、保险公司职员、海关工作人员、船公司职员、银行职员等。此外,在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过程中,每个小组每个任务还配有任务单卡,任务单卡的内容包括本次任务名称、教学目标、任务描述(任务实施的具体步骤)、教学设备及资料准备、学生操作任务的实际情况记录、本次任务完成情况、学生的本次工作小结以及教师最终评分等内容。

  (五)考核评价

  课程的考核摒弃传统纯理论考试作为该课程总成绩的方式,侧重于对学生的过程考核,更加体现综合性及真实性。课程考核如下:任务单卡完成情况30%,校内优质课网上作业完成占20%,学习态度占10%,期末综合考核占40%。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模式的探讨,实际调研了本地外贸企业,对企业真实外贸岗位和课程的核心能力进行了分析,设计了相应的工作任务,进行小组教学并通过填写任务单卡完成任务,完善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为服务河源地区乃至珠三角地区外贸行业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淑艳,曾立雄.以典型商品贸易为任务导向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开发研究[J].广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73-76.

  [2]杨素娟.基于外贸岗位需求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模式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2(264):39-41.

  [3]杨小浒.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的探索[J].柳州师专学报,2014(29):107-109.

  [4]陈力.《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索[J].高教研究,2012(2):100-101.

  [5]孙国忠.国际贸易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科研课题档案科学化管理初探高职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用人文关怀打造中职“快乐”教育管理特色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中职《Photoshop图像处理与合成》课程设计
民办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教改多元探析师爱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心理故事在中职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运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预警机制研究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办职校对接岗位标准 办校企合作专业
基于“校企融合多维一站式”高职餐厅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多管齐下,建构中职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专业资源库建设促进专本衔接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做中悟理,行中达仁”,点亮中职生精彩人生——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生活化德育模式探索
如何正确组织商品配送作业完善高校章程核准审查工作的几点建议
信息发布:广州名易软件有限公司 http://www.myidp.net
  • 名易软件销售服务
  • 名易软件销售服务
  • 名易软件技术服务

  • 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模式新探讨,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模式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