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种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不断提高并呈现多样化需求趋势,为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以感受领略异地文化、生活、风情为主的体验旅游逐步成为新兴的旅游方式。近年来,全国各地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大打文化牌,各显神通,独具特色,可谓亮丽纷呈、五彩斑斓,文化旅游变得热闹非凡,发展形势十分看好。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了旅游行业的激烈竞争局面。因此,人们把文化招牌当成是旅游竞争的取胜法定。荔波联山湾乡村旅游区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环境下,为了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巧妙推出自己的文化符号并进行广泛传播,逐步建立了独具魅力的乡村文化形象,成为引领联山湾乡村旅游品牌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文化符号可以说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文明进程当中一种活动过程的表现形式,每个人都会有一种别于他人、比较明显的表现特征,把它提炼出来就可以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企业、一个景区也是如此,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独特文化内涵,创造出自己的文化符号。联山湾的文化符号是一首普普通通、言简意赅的本土原创民谣《联山湾》(歌词内容:山弯弯,水湾湾,我的家乡在联山;山弯(呀)鸟儿飞,水湾(呀)鱼儿跃,清水浇得庄稼壮,青草养得牛羊肥;男人播种黄金谷,女人编织七彩布,白云碧水映木楼,布依人家乐悠悠;山弯弯,水湾湾,好山好水联山湾)。民谣既没有华丽的词句,也没有鼓舞志气的思想;既谈不上诗歌作品,也不是旅游推介词。这是一首比较简单易记、通俗易懂,带有浓郁布依民族风情的乡村民谣,高度浓缩了联山湾美丽的乡村田园风光和农耕文化、生活习俗、民族风情等元素,把联山湾的山水景观和人文景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们呈现了一幅山水相依、山青水绿,男耕女织、人居和谐,生活富足、悠然自在,犹如世外桃源般的画卷。无意中勾起人们的无限遐想,不知不觉中仿佛把人们带到了联山湾那个美丽而遥远的山村。
《联山湾》乡村民谣的文化根基在联山,文化灵魂在联山,它将伴随着联山湾4000多布依族儿女对美丽生活的追求和梦想不停地歌唱,无论走到哪里,时刻思念美丽的家乡,憧憬美好的生活。江山也要文人捧。许多大山名川都因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而闪闪发光,具有无穷的魅力。尽管联山湾在200年前曾经是财主群居和雄霸一方的富甲之地,但联山湾并没有什么大山大川,也没有什么文人豪杰的遗迹,被人们认为是一个曾经辉煌的文化荒野山村。
2010年4月,人民画报社事业发展部主任、资深摄影师马耕平先生和记者刘秀兰女士的突然来到,揭开了联山湾沉积百年的乡村诗词文化面纱。他们从北京专程赴联山湾进行采访报道,在联山湾走村串寨,体验乡村文化生活、感受民族风情习俗,发现了200年前的内冲芒清朝年间修建的吊脚楼建筑群遗迹。其中有一栋保存完好、最古老、做工最精致的吊脚楼门和窗户上雕刻非常精致,在门上除了雕刻有一年四季的景色,还有一首优美的诗:春景桃花满树红,夏天莲子徧池中。秋来桂蕊飘香远,冬至松梅点缀工。据年过七旬的吊脚楼房主人莫学非介绍,这是他祖父的祖父莫友澜先生所题诗句,雕刻时间距今大概有170年左右。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莫友澜先生笔下一年处四季美如画的联山湾景色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新的希望。如今,孙子后代创作的《联山湾》乡村民谣既可以告慰先人,也更加注重民族文化的提升。也许当年莫友澜先生赋诗只是一种雅兴和爱好,或者是追求财富的文化品味和象征,但今天看来却是留给后人一道优美的古老风景。据荔波县文化部门有关人士介绍,这是荔波县目前仅发现的唯一一处由布依族文人创作并雕刻在自己家大门上的诗句和古建筑物。
一些文化工作者了解情况后,也经常到联山湾去追根问底。有趣的是,因莫友澜先生与在独山县出生的西南巨儒莫友芝先生是同姓同字辈,同样是布依族,而且是同一个年代的人,人们经常把两人联系在一起,猜测他们是否有什么牵连,但目前尚未得到任何确切的答案。
纵观联山湾的文化脉络,可以看出联山湾人从古老的雅兴自赏文化性格,随着时代的变迁,慢慢演变成走出贫穷山村时刻思念家乡、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的新时代民族文化精神。不同的历史年代,不同风格的两首诗歌,同样可以反映出联山湾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今天的联山湾人能够跨越历史时空,吸取本土原创诗歌的精髓,以民族团结为基础,以鞭策自我发展为动力,以追求美好生活为目标,以乡村民谣为文化符号,掀起联山湾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风波,为联山湾百年重振其鼓、自我创造发展机遇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2008年秋天,《联山湾》乡村民谣出炉,联山湾农民旅游合作社立即把它作为联山湾的文化符号,借助现代媒体平台进行广泛传播。2009年初,为进一步提升文化符号传播的渗透力,合作社将民谣制作为手机彩铃,实现联山湾乡村旅游的有声传播,人们在拨打对方电话的时候很意外地能够有幸倾听到联山湾优美动听的声音,彩铃不是在打广告和招揽生意,而是奉献给人们一曲美丽的乡村民谣,给人们一种意外的收获,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目前,《联山湾》乡村民谣已经开始得到当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开始进入当地小学校的乡土教材,成为学生们喜爱的诗歌朗诵篇目。
在结束联山湾文化符号话题的同时,谨以此文献给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并呼吁有关方面加大民族文化挖掘力度,加强旅游营销文化建设,不断增强荔波文化软实力,提升荔波整个形象和综合竞争力。(2010年8月16日于深圳
信息发布:广州名易软件有限公司 http://www.myid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