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的变化是,从小额信贷、微型金融,再到普惠金融,针对弱势群体、产业及地区的金融支持概念日益增多。以此为背景,我国的小额信贷机构体系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状况。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何广文教授认为,当前我国的金融市场环境是大银行和小银行、商业性机构与公益性机构、外资机构和国有机构、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审慎与非审慎监管机构并存;此外,还有专业性小额信贷机构、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网络金融以及政策性小额信贷。
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白澄宇将中国的金融体系概括为正规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机构并存,城市金融体系与农村金融体系共存的双二元结构,但他认为,两个市场体系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共融,没有形成良性的融通,再加上中国的户口制度、土地产权、教育医疗等系统都与国际不同,情况更加复杂,小微企业、农民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足够的服务。
何广文对此也表示认同:虽然越来越多的银行和贷款公司参与到微型金融市场,然而其中绝大多数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机构,为小微企业和低收入家庭提供的金融服务仍需继续发展。这种失衡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普惠金融的重要性由此得以凸显。
我国的普惠金融市场到底有多大? 在AMF论坛上,多位业内专家提到我国微金融市场非常广阔。一方面,农村家庭有24900,5000万家中小企业以及超过100万家农信社,他们所需要的信贷金额很大;另一方面,政府给予了金融机构一些政策倾斜,主要目的是促进银行进入小微金融领域,并放宽金融机构准入标准。此外,在我国扶贫开发领域,金融扶贫是重要手段。按照我国的扶贫标准,目前还有8200万贫困人口,贫困人口规模大,扶贫开发任务非常艰巨。
如此一来,摆在众多普惠金融工作者面前的问题是,市场有了,我们能提供什么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成本效益比又如何把控。何广文表示,中国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和团体对小额贷款有需求,且需求程度要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然而这些机构和团体没有法律意义上的抵押物,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在金融市场上,怎样让这些机构和团体获得来自银行的服务?怎么开发金融市场的深度?如何把握和实现财务绩效和社会绩效的双重达标?这些农村信用社如何获得需要的服务?这些都是金融机构未来需要研究的问题。
广阔市场究竟该如何把握? 白澄宇提出,现阶段的目标是进行改革和创新,特别是减少市场和金融机构各部分之间的壁垒,这样才能真正使普惠金融成为现实。在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中,中国政府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与制度。在政府支持下大量金融创新产生,如最近很热的互联网金融,其中有代表性的商业模型分别是电子商务系统、网贷平台、金融产品搜索引擎以及农村的金融创新。
在金融扶贫方面,新一届政府再次将金融扶贫工作作为支持贫困地区的重要手段,2013年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等七部门共同出台了《关于全国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进一步发挥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的互补优势,积极探索和改进服务方式,加大对贫困地区的信贷支持力度。从过往实践来看,小额信用贷款等服务为我国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持。
普惠金融的实践中,各家金融机构也在小微金融领域、农村金融领域有所开拓或尝试。以哈尔滨银行为例,该行从2006年至今累计发放小微贷款1074亿元,客户11.8万户;从2005年至今,农村金融服务累计服务7300个村屯,客户超过160万户。此外,该行研发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额信贷技术,通过输出小额信贷技术助力普惠金融发展。
作为社会公平的体现,普惠金融将全方位地为社会各阶层,特别是针对那些被忽视的农村地区、贫困人群和小微企业提供金融产品与服务。但这一目标的实现注定不会一蹴而就。与会代表认为,目标的实现需要政府引导,在财税、金融等领域对弱势群体进行政策倾斜。白澄宇认为,普惠金融的实现还有赖于大数据、云计算、云数据、移动平台共同发挥作用。
信息发布:广州名易软件有限公司 http://www.myid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