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间的竞争是日益激烈的,而目前在资源相对缺乏的创业型企业,作为企业找到自身的管理特点,并有的放矢的倾斜资源会最大化的发挥管理效能,合理进行员工的企业培训,以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 宽容度的差异 《首席人才官》:在你眼中,什么样的企业算是创业型企业?为何很多企业经理人在一定的发展时期都有创业的意图? 胡玲:创业的概念是比较宽泛的,从商业研究的角度出发,创业型企业往往具有以下特质,一是高成长性与高风险并存,二是即使当前公司规模不大,但是创始人希望将公司规模化发展,将管理规范化,甚至有投资上市的打算。现实中,不少企业即使已经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了,他们依然把自己当作是创业型企业来管理,如Google、百度等。很多人到了一定职业发展阶段,意识到在大公司里难以完全实现自己的抱负,其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而通过创业可以完成很好的自我实现需求,可以让企业按照自己的构想去发展。 《首席人才官》:你刚刚从美国回来,在你的眼中,中国和西方的创业型企业有何差异? 胡玲:根据我的观察,美国的创业氛围更浓,更有创新精神。重要是,整个社会对于创新活动和创业型企业有很多扶植,建立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特别是在硅谷,比如大量的风险投资机构、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和中介机构,充足的人才资源和完善的法律及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使得创业型企业比较容易获得资金、人才和中介服务支持。 同时,美国社会对创业的宽容度很高,在那里,创业被看作是很平常的事,大学生创业都比较普遍,许多学生有了创业想法就会寻找伙伴付诸实施,并且也比较容易找到创业的导师听取他们的意见,失败了依然可以重来。 《首席人才官》:这对创业企业的孵化是很有帮助的,但是中国市场现在对创业的宽容度也比较高。 胡玲:我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Haas商学院进修时,学校常常会请公司创始人和大家分享心得,我发现,很多人有了一个好的想法就会付诸实施、到市场中去验证。而且,国外顶尖学校的不少毕业生就愿意投身于一家创业初期的企业工作,并非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选择这样的小企业。而我们的学生更多会选择大型国企、政府机关或者外企工作。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社会对创业型企业的认可度还是存在差异的。这与社会文化及价值观差异相关。另外,相对国内的毕业生,国外的孩子成熟得更早,有较好的自立意识,家庭也会给孩子创造这样的环境,这为他们日后的创业打下了较好的心理基础。 《首席人才官》:我相信在硅谷更多的创业型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在中国也是这样,很多相对草根的创业者为社会树立了榜样,大多也集中在互联网领域。为何会有这样的现象?胡玲:这是一个相对比较新兴的行业,同时传统行业也逐渐往线上发展,机会相对比较多,充满了变化和大量的创新空间,只要有了新的业务模式或发现新的细分市场就可以考虑投身其中。而切入传统行业并不容易,因为这里市场格局已经相对成熟,所以创业者有天然的后发劣势。另外,创业者往往没有过多的资源,不少传统行业还是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才可以实现的,而不太可能仅靠一个好的想法就起步。 《首席人才官》:创业的风险很高,榜样的背后有成千上万的失败者,你感觉比较适合创业的人通常具备哪些素质? 胡玲:我认为有三点,第一,创始人通常很有理想和激情;第二,他能够坚持不懈,在不屈不挠的同时又具备一定的灵活性,知道在什么时候需要调整方向,这需要有很好的平衡能力,掌握坚持和灵活之间的临界点;第三,要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不循规蹈矩会独辟蹊径。 《首席人才官》:创业型企业的成败往往仰仗于创业者本人或者创业团队,但是我们发现,很多创业失败的原因就出在创业团队上。 胡玲: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有比较好的决策机制,而且要在创业团队开始搭建时就构思好。创业过程中产生分歧是很正常的,在一些关键点上,在团队充分讨论后尽可能达成共识,好的机制可以保证没有共识时,要有人能够拍板做决定,之后坚决去执行。要明确出大股东,而不是权利等分。创业资源是很有限的,如果因为分歧而产生太多的犹豫就会浪费资源。另外创业团队成员的能力和个性最好互补。 《首席人才官》:很多创业型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面临扩张问题,此时需要的管理调整有哪些? 胡玲:创业型企业起初基本是人治,因为规模很小,管理层的想法很容易贯彻,员工的表现也是一目了然的,但是当规模变成几百人或者上千人,关键要看是否能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机制,以及能否建立比较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这成为创业型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随着外部职业经理人的引入,创始人要学会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学会授权和分权,并通过一整套的机制来激励和约束职业经理人。 《首席人才官》: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上,创业型企业的挑战有哪些? 胡玲:从HR管理上,很多挑战和成熟企业是相同的,但是依然会有一些特殊性。首先,非常大的一个挑战是招募合适的人才,创业型企业初期没有名气,短期内不会给员工带来丰厚的回报,在风险大于收益的情况下,如何吸引优秀而且合适的人才?第二个挑战是培养人才,正因为优秀的人才可遇不可求,培养人才变得更加重要,要建立很好的内部人才培养机制,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给员工一些更大的授权来激发员工潜能;还可以通过一些核心团队对员工进行传帮带,让员工在实践和挑战中迅速成长。第三个挑战是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有效激励员工。 《首席人才官》:找好、培养好现在的员工是最务实的选择。 胡玲: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凝聚人心,这需要塑造很好的企业文化,以及有效激励员工。这不仅是HR的工作,更是创始人需要考虑的。尤其对激励来说,有3个需要注意的方面;其一是愿景激励,即创始人需要勾勒一个很好的蓝图,并与员工分享发展愿景,同时塑造有向心力的企业文化。第二是机会激励,既要给予员工更快的发展机会,让他们的平台更大,机会更多,工作内容更丰富,这也是一种激励。第三是物质激励。在创业初期能够给予员工的工资和福利会差于成熟企业,这时就要擅用股权激励,让员工成为企业的所有者之一,让员工通过放弃一些短期利益来分享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比较常见的手段有期权、限制性股票、虚拟股票、分红权等。 《首席人才官》:我们对创业型企业有一些刻板印象,这些企业的收入不多,工作强度很大,这时如何去点燃大家的激情?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好方法? 胡玲:确实工作强度很大,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在这样的环境下,首先,员工的筛选就很重要,要找到对的人,这些人往往有激情、肯吃苦、愿打拼,是一群可以被点燃的人。他们不太重视短期利益,愿意创造企业的未来并为此付出努力,那些求稳的人可能不太适合创业型企业。其次,要塑造一种区别于成熟企业的企业文化,成功的创业型企业通常组织结构扁平,通过员工参与式管理、授权等手段,创造平等、高效、灵活和具有创业精神的组织氛围,这些是大企业所难以比拟的优势。第三,管理者要奖惩分明,在创业初期的激励手段更多是精神层面的,随者企业的发展,管理者要懂得如何和员工分享。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在员工中树立标杆,将有限的资源尽可能的最大化,有时这些管理方式是超常规的。我一位朋友的企业,他在3个月之内为一位优秀员工涨了3次薪水,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让其他人知道公司认可什么。 相关推荐: 使新员工快速融入企业 TTT-培训培训师 大客户攻坚策略
信息发布:广州名易软件有限公司 http://www.myidp.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