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刘燕华 摘要本文重点是介绍VAV变风量空调系统在北京第五广场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回顾VAV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原理、国内外发展概况、优缺点、变风量空调系统代表类型、变风量空调末端分类等;阐述了工程设计中VAV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负荷计算要点及经验、风量的确定、系统设计、末端选择、噪声控制、自控等。以本人在北京第五广场的工程实践提供了地台送风(一种变风量末端)的设计与常规吊顶中VAV末端设计的各自特点、设计要点。给广大一线设计人员提供一个设计经验及参考。关键词变风量空调变风量地台送风节能定静压控制末端设计1.变风量空调系统概述1.1变风量空调系统定义:变风量(VariableAirVolume)空调系统是根据室内空调负荷的变化或室内参数要求的改变,通过自动改变送风量(也可在达到最小送风量时调节送风温度)来控制某一空调区域温度和保证室内空气压力的空调系统。变风量空调系统由空气处理机组(AHU)、新风排风送风回风管道、变风量末端装置(VAVBox)和房间温度传感器(TE)等控制装置组成。一般为上送、上回(采用灯具组合风口或普通回风口,吊顶回风)、上排。如下图:〔参考文献1P1页〕图1.变风量空调系统组成1.2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代表类型:变风量(VAV)空调系统于二十世纪60年代始创于美国,由于它的节能等优点目前已成为美国的主流空调系统。北美VAV空调系统特点:大温差、低温送风、每层单台AHU(空气处理机组)、末端多采用串联风机动力型。压力无关型变风量末端控制箱的风速传感器采用皮托管型。在日本二十世纪90年代以后的新建或改建建筑基本都采用变风量(VAV)空调系统。日本VAV空调系统特点:常温差、常温送风、每层多台AHU(空气处理机组)、末端多采用单风道末端。压力无关型变风量末端控制箱的风速传感器采用风速计(有超声波型、磁电感应型、热电型)。诱导型VAV空调末端是一种在北欧广泛采用的VAV末端,特别是对空气品质要求较高的医院病房或办公。诱导型VAV末端是指经过集中处理的一次风(可以是低温送风)由风机送入空调房间内的诱导器中,诱导室内回风后再送入房间。诱导器是分设于室内的末端装置,它由静压箱、进气装置(喷嘴,VAV调节阀)和盘管(又称二次盘管,也有的不设盘管)等组成。一次风(新风)进入诱导器的静压箱,经喷嘴以高速射出(20~30m)。由于喷出气流的引射作用,在诱导器内造成负压,室内空气(即回风,又称二次风)被吸入诱导器,一、二次风相混合由诱导器风口送出。AHU空调机房占地面积小。我国于80年代末开始应用变风量(VAV)空调系统,多以北美的VAV系统为主。在中国香港,80年代以后新建的著名建筑中有80%以上采用VAV系统,且多数为单风道系统,外区末端装置内设电加热器。部分建筑如汇丰银行等采用地台送风的VAV系统。2.变风量空调系统的特点、常用的末端空调系统对比、关于VAV地台送风空调系统的认识与经验2.1变风量空调系统的特点:变风量空调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可根据人的舒适要求及时提供最佳舒适度、节能、无凝结水管道、无积水盘的霉菌污染问题以及房间分隔的灵活性。当然,目前在国内,变风量空调系统也代表着建筑物的档次、品位以及业主的经济实力。2.2本人对常用的末端空调系统的对比总结:近3年多来,本人负责设计了四个顶级写字楼项目,分别是位于CBD的光华国际(21.3万平米)、位于东二环的北京第五广场(12.13万平米)、位于东三环的雪莲大厦二期(超高层150米高,9.27万平米)和位于东三环外的北京科航大厦(8.9万平米);这四个项目空调系统分别采用:光华国际办公为四管制风机盘管+新风;北京第五广场办公为VAV空调系统、裙房商业为全空气集中式空调系统或四管制风机盘管+新风;雪莲大厦二期办公为VAV空调系统;北京科航大厦办公为分区2管制风机盘管+新风,五星级酒店为四管制风机盘管+新风。在设计之初的方案设计阶段,业主均要求做充分的论证,我在冷热源方案的确定、末端空调系统的确定上均做了调研,考察了典型工程、查阅各种资料,现就其中的办公建筑常用的末端空调系统对比列表如下:办公建筑常用的末端空调系统对比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