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中:区域规划是构建共识的过程
|
摘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刘云中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新区域战略出台之后,中国区域政策走向何方,对未来区域格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刘云中 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新区域战略出台之后,中国区域政策走向何方,对未来区域格局将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亟待解答。 为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刘云中发表了他的观点,他长期致力于区域经济研究,认为区域战略、区域规划并不是试图解决所有问题,区域规划并非简单的国家或部门意志的体现,而是达成共识的过程。 达成共识是区域规划最核心的东西 Q:您认为现在这些新区域战略有什么共同特点?有什么样的趋势? 刘云中:区域政策应该是两个维度,一个是地方政策,另一个是国家战略,比如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等。 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讲,区域政策应该解决这几个问题: 第一个,我们这么多区域里面,哪些重点区域有可能成为大的战略,从而在全球化时代下引领或保持中国的竞争力、活力或者优势。 第二,长期以来国内区域间的差距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第三,我们还有一些经济社会转型的任务,这些在区域上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如资源环境问题。 这样就可以看到,最近一系列的跟区域有关的发展战略,不管是战略也好政策也好,其实都跟这个有关系。像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洋丝绸之路的战略,其实完全体现了前两个方面的问题。 区域战略、区域规划其形成过程是一个达成共识的过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会、公众等广泛的参与,并对影响区域发展的一些重要问题形成共识。 达成共识是区域规划最核心的东西,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不要过于僵化地认识规划。规划是对未来的判断,没有人可以确知未来。 Q: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新区域战略提出,有什么新的特点?有人都说新的规划跟开放二字联系得更紧密,您怎么看? 刘云中:我们处在新的时代、新的环境下,有两个大的问题需要考虑。首先,国际环境会更加复杂微妙。原来的开放是沿海开放,现在会更加注重空间和内容的全面开放。一带一路的思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是写在构建新型开放经济体制中的,而不是写在区域经济中。 第二是中国地位变化很快,应该怎么跟各个国家找到一种共处的方式,让大家都有安全感。 新的规划特点是比较强调大区域,大区域的问题是跨省、跨区域的事,从事权上讲这也是中央的责任,应该从国家战略层面去规划。 Q:我们过去提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四大板块战略,将来的区域战略会不会做出调整? 刘云中:四大板块的划分仍是我们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但如果所有的区域政策都按照四大板块去设计,就会存在一些指向性、目的性不明确的问题,因为即使是四大板块之内,区域差异也很大,区域政策还可以更细化一些。 有个很重要的基础工作要做,那就是建立区域政策的标准分析区,通过一系列标准将所有区域范围划分成更细分的区域。 比如,针对失业率高的问题,通过分析可以找出300个符合标准的区域,那就针对这300个区域推出相应的区域政策,这样就可以更加有针对性,效果也会更好。 区域规划不能僵化理解 Q:新的区域战略怎样解决我们原来说的行政分割、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要素自由流动,还有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怎么通过新的战略去打破? 刘云中:要打破阻碍,形成国内统一的市场,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我认为这个问题不是区域规划最主要的任务,这属于更基础性的制度层面问题,需要通过制度层面的改革或设计来解决,区域规划本身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就像人们从河北到北京来,北京不给户口,区域规划可能解决不了,区域规划能做的就是可以修条路,把河北和北京打通。 区域规划必须是针对具体的问题,在特定区域内可以解决的问题,如果区域内无法解决,就需要在全国层面进行解决。 Q:那区域内有哪些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刘云中:区域政策所能解决的只是发展中的问题,就像有些区域的产业结构要升级,要融入全球产业链条,面临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城市建设等问题,这些可以在区域规划中很好地讨论。 Q:现在看这么多区域规划区域战略,怎么执行,怎样加强规划的执行效果? 刘云中:不要僵化理解区域规划,可能区域规划有一半都没实现,这是正常的,空间规划做的最好的是德国,但它的空间规划实施下去的不到60%。因为规划是对未来的事情,不可能今天的规划20年后还这样实施,一点都不改变。 既然区域规划是共识,那在一定某个时间段内是有效的,尤其是对约定的某些不去做的事情,一定要执行。就像禁止开发的区域、禁止实施的项目,都有很强的共识,这些肯定是在很长时间内要执行的。
信息发布:广州名易软件有限公司 http://www.myidp.ne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