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智能在中国的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企业对商业智能仍然缺乏必要的了解。从规模上看,2006年中国内地的商业智能软件市场规模仍不到一亿美元。虽然有宝钢、中国海关以及大的银行和电信公司进行过或正在进行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项目,但是大部分企业在这方面的应用还几乎为零。
从行业分布来看,商业智能技术系统更多存在于电信、金融、航空等行业,因为这些行业的信息化程度偏高,并且这些行业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服务业,利用商业智能不但能够补充和完善这些企业实施的和福州,而且又能够准确、科学地把握客户的需求。另外,商业智能也正应用在实施电子政务计划的政府部门。从发展周期来看,中国企业在商业智能的应用方面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它的需求潜力巨大。
1.1商业智能没有定位于战略层次
如果企业把商业智能和数据仓库看成是战略性的问题而不是一般性或不重要的问题,就有可能增加这些项目成功的可能性。企业必须认识到商业智能在任何企业的成功都不是一个偶然事故,它所需要的也不只是技术,战略、组织、方法论、架构和技能等问题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而必须走到前台来。企业的商业智能项目的战略失败主要在于:未能认识到商业智能项目是跨部门的商务计划,未能理解商业智能不同于那些孤立的解决方案,从而缺乏积极参与的支持者或者支持者在企业中没有权威;缺乏来自业务部门的代表或来的代表不够主动和积极;缺乏有技能、有实践的员工或者对这样的员工的利用不充分;缺乏分工以及循环型的软件开发方法和相关方法论;缺乏商务分析或活动标准,对“劣质数据影响一切”缺乏认知和对策;对元数据的必要性和使用缺乏理解,过分依赖分散的方法和工具。
1.2商业智能愿景和路线图模糊和分割
商业智能计划必须要有一个整体而清晰的愿景和路线图,否则,就很难统一起来。在更细节化的层面建立逻辑化、系统化的方法对于项目成功是至关重要的。BI对于一个企业系统的建设来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大部分需要构建BI系统的企业而言,不仅需要充足的预算资金、周密的项目规划,而且需要多年的历史数据积累,条件才算成熟。企业需要对自身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的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否则实施方很难构建出辅助企业决策管理的应用模型以及所需要实现的数据分析应用。在一些金融行业的IT规划中,由于自身系统相对于其他行业较为完善和先进,历史数据储备也比较理想,通常在规划新项目的时候,会把BI系统和新增加的应用系统同时设计。
1.3商业智能所有潜在收益的非理性认识
商业智能项目还必须考虑如何为项目所需要的巨大成本提供正当理由,找出商业智能的所有潜在收益。商业智能项目的成本当中有些是很明显的,有些很微妙,通常被忽视。企业只有认识到这些成本的驱动因素,建立有效的商业价值框架才能设定适当的期望值并有效地管理这方面的投资,从而不但收回成本,而且将价值最大化。其次,企业在进行商业智能项目的时候,还要考虑如何利用现成的商业智能软件包,认清商业智能软件厂商的造势当中哪些是虚的,哪些是实的。
现在有很多商业智能软件公司都推出许多很吸引人的“仪表板”和关键指标的视觉化工具,但是,这些工具往往是实用性不够,企业透过外表理解用于计算这些指标的管理方法论才是更重要的。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要部署绩效管理系统,商业智能软件的作用会进一步增长,这要求企业把商业智能软件纳人企业软件管理的整体战略之中。
1.4商业智能建构方法多元性的缺乏
在进行商业智能的过程中,企业可以采取的架构方法多种多样。这些方法没有高下之分,只要能够把商务用户所需要的信息及时地传递给他们,这种方法就应该被认为是正确的。方法之间的区别就像是实用价值的工具标准。在考虑商业智能的架构的同时,还必须理解和确保各种技术组成部分相互吻合,加起来能提供最大的长期价值,而且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1.5商业智能技术市场缺乏理解和警惕
商业智能数据库管理系统、查询、报告和提取、转换、装载等技术工具市场并不稳定,厂商合并和技术合流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弱小的厂商就会面临强大的市场压力和被兼并的风险。因而企业在选择各种软件的时候,不得不考虑软件厂商的稳定性和生存率。
2.应用商业智能技术系统成功的要索企业成功地应用商业智能应该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商业需求、大量的数据和实现商业智能的算法。商业需求指的是用户期望通过实施商业智能,能够给企业有可能带来的价值。大量的数据是指实现商业智能的、赖以存在的数据基础。而实现商业智能的算法可以理解为把数据变成信息、知识的工具、算法或过程的集合。因此,在实现商业智能成功要素框架下,具体要素包括:
2.1支持
没有企业各级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对商业智能的迫切需要、正确理解和有力支持,商业智能体系是不可能真正建立的。一般的工作人员想到的只是利用Bl迅速生成报表,提高劳动效率;而高层领导是从提高企业业务增值的目的出发,两者在需求模型设计时侧重点完全不同,结果也大相径庭。另一方面,高层管理者的大力支持,企业的业务流程调整会顺畅。2.2框架和方法论
商业智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体系,涉及基础设施、功能、组织和经济趋势等各个层面。任何一个公司都会有其产品或服务,都会有客户,都会有生产运营成本,这就应该是Bl系统的三大框架纵轴;而任何分析或决策都是有时间性的,就是周期,产品服务生命周期、客户生命周期、生产运营周期,这就应该是BI系统的三大框架横轴。然后再根据地域、人文、短期计划、长期战略等等建造柔性化和扁平化商业智能框架。同时,建立多样化、系统化商业智能体系,包括商务技能、信息技术技能和分析技能。
2.3基础
商业智能要求有一个坚固、可靠的数据仓库做后盾,建立这样一个数据仓库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其中主要是分配并利用足够的内外资源,尤其需要的是商务和技术人员的时间。除了自己建造一部分商业智能工具,企业还应该从市场上购买合适的工具,并能够让资质高的咨询公司提供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帮助。
3.商业智能技术系统应用的策略选择3.1分析需求,确定目标
企业在准备应用BI系统之前,用户和实施方都需要了解已有的数据情况、系统的现状和软硬件环境。通过充分调研,提出对应用点的需求,统筹BI的系统规划,包括技术架构的分析、数据清洗规则建立、应用模型的构建、前端应用的展现等。具体分析内容包括:企业是不是到了该应用Bl系统的阶段,企业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BI系统是否能够解决,BI系统的投资回报率或投资效益的分析,在财力上企业能不能支持Bl的实施,上BI的目的所在,系统到底能够解决哪些问题和达到哪些目标,基础管理工作有没有理顺等问题,然后将分析的结果写成需求分析和投资效益分析正式书面报告,从而做出是否上BI项目的正确决策。
3.2高层管理者重视,全员参与
做为管理信息化工程的一种方式,BI也是一项“决策者工程”,只有高层管理者重视,才能使Bl实施获得成功。因为高层管理者决定企业的经营目标,实施BI是为了配合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作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决策者当然应该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职工对新的管理思想与方法的学习热情高,对改革有信心是成功
实施BI的关键条件之一。只有企业全体员工都有学习先进管理思想与方法的积极性与对改革的信心,实施BI才有群众基础。
3.3建立项目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
企业在BI应用过程中必须从系统工程和科学管理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体系和运作机制,确保BI项目的成功实施。主要内容包括:制订明确、量化的BI应用目标,进行BI等现代管理知识的培训教育,引人咨询,进行Bl项目需求分析,开展企业管理创新,实行业务流程重组,实行Bl项目监理制和实行BI项目评价制等。
3.4加强培训,循序推进
培训是成功实施BI系统的重要因素。BI项目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人们对Bl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规范管理人员的行为方式。通过培训要使用户的各级管理人员不仅要明确什么是BI,它的实施将给企业带来那些变化,并明确实施BI后各个岗位的人员如何进行新的工作方式。另外,BI项目经常做大而全的规划,但是每部分都需要不断完善、更新、优化。因此,更为务实的做法是,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先对企业的整体数据进行有效集中管理,构建相应的数据底层模型,通过BI技术,从销售、财务、库存、供应链、客户关系管理等众多应用点中,选择需求最迫切的一两个点优先进行建设,循序推进。
3.5完善的基础工作
BI本身是企业在信息化具备一定基础的条件上出现的一种管理方法。BI需要多年的历史数据积累,条件才算成熟。企业需要对自身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的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否则实施方很难构建出辅助企业决策管理的应用模型以及所需要实现的数据分析应用。如果企业的数据库等基础工作没有到位,Bl方面的投资再大,其结果只能是徒劳无功。只有做好了一些信息的基础工作,才能使Bl有基本的运行平台,也使Bl导人后的正常运作奠定了基础。(支点网)
信息发布:广州名易软件有限公司 http://www.myid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