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之道:IT规划
理论上说,如果任何两个系统之间可以交换信息,那么,随着系统数量的增多,系统之间传递信息的渠道就会急速膨胀,从而导致各系统之间很难及时、紧密的协调起来,也导致数据经常不准确,信息交流的一致性无法保证。"Rubbishin,Rubbishout",依据错误的数据和正确的逻辑做出的决策可能对企业经营管理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此时,赵总深刻地感受到,信息系统的集成,决不能将接口作为唯一方式,而应采取其他更为有效的方式方法。同时,他开始深入思考企业IT系统的现状,而这种思考,较以前而言,更多的是脱离具体技术细节的探究。
而观今集团的信息化之路绝非个案,而解决问题的关键也不仅仅在于软件技术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企业的IT规划、综合集成、和相关技术的标准化等方面。因此,在企业实施信息系统工程前就要做好规范的整体规划,不要试图仅仅通过"接口"就能把分散的系统连接起来,另一方面,更要做好信息系统的数字化综合集成工作。
从理念的层面来讲,企业IT规划讲究因人而异、因时为变、因事有别、因地制宜。IT规划除了要遵循管理规划的基本原则外,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人、时间、事件、地方诸种因素,并将这些因素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综合平衡,在对企业未来状况有着清晰、科学预测的情况下,制定企业的IT规划,为企业指明信息化发展蓝图、实施步骤及资源配置措施,以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
这里我们应当看到,企业IT规划有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即对企业未来业务与管理状况的清晰、科学预测。在此条件下,企业IT规划的三要素(IT蓝图、实施步骤与资源分配措施)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企业战略绩效与企业战略目标的要求。
对于新建的系统一定要做好整体规划,将系统放到整个系统大环境中考虑,对于原先孤立分散开发的应用系统必须通过重新进行统一规划和构思,建立起一种整体性的、流程服务化的、柔性的、可扩展集成的信息系统集成模型,才有可能实现系统集成。
信息集成策略对症下药
从IT规划方法的层面讲,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IT系统战略规划方法。其中,传统的著名方法有企业系统规划法(BSP)、关键成功因素法(CSF)、战略集合转移法(SST),以及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应用系统组合法(APA)、信息工程法(IE)、战略栅格法(SG)、价值链分析法(VCA)和战略系统规划法(SSP)等。在实际应用中,这些传统的方法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我们可以根据所积累的IT规划经验与教训等,对如上的方法加以创新,使得其更加适合具体企业的实际情况,而这也正是我们IT规划理念所在。
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需要有一个平台,SOA如果能够解决企业个性化需求、满足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满足异构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满足企业实现供需链管理的要求,将是一个方向。由此可见,要做好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有两个层次的工作要做,第一层次为ERP系统的内部与外部集成,第二层次为ERP系统与企业其它系统之间的协同与集成,而其中技术标准化与SOA架构的应用是一种趋势。
归纳起来,数字化综合集成的要点和根本点在于:
创新设计方面:搭建平台,完善设计软件等之间数据交互机制与相关底层设计与实现。
敏捷制造方面:构建企业面向敏捷制造的PLMPDM、MES、CRM等系统,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企业产品生产的规模化速度和个性化定制的统一,即敏捷制造。
方面:构建企业与合作伙伴、、客户等之间的协同平台,实现外部供应链的协同管理;构建企业集团各分支机构之间生产、财务、营销等等的数据协同,实现企业内部协同管理。
当然,由于企业之间的实际情形千差万别,各企业都应根据现实情况的不同采取灵活的方式,实现企业创新设计、敏捷制造、协同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综合集成,克服后ERP企业的难题,促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企业可持续成长。(it168)
信息发布:广州名易软件有限公司 http://www.myid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