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类推,采用分段函数计算出各指标的生态满意度,根据各指标的权重系数进一步计算出整个开发区生态满意度的综合得分,计算公式如下:
通过计算,得到该开发区生态满意度的值为72.481。生态满意度值100分为满分,若以50分为及格,则开发区处于良好的水平。到此,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结束。
4结语
从整个评价过程来看,不难发现在区域开发活动中用生态系统满意度来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有许多优点。
(1)评价指标分类明确,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既有经济环境的人均产值指标,也有社会环境的人口密度指标,还有自然环境的噪声污染、地表水污染指标,分类相当明确,让人一目了然。指标选取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经济和自然等3个方面,详实而全面。当然在实际的工作中,环评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相应的增删评价指标,有相当的灵活性。
(2)有主有次,重点突出。虽然选取了经济、社会和自然3个领域的指标,但每个领域的指标数目和权重并不完全相同。生态环境的评价自然要以评价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影响为主,因而在自然环境这个领域选取的指标更多,而且赋予指标的权重系数也相应较大。总体看来,内容全面,但有轻有重,有主有次,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3)各指标值、标准值的确立容易,获得方便。比如人均产值、人均绿地、地表水水质超标率等指标的预测值、完全满意标准值、完全不满意标准值都能够较为方便的获取,并且这些数值的选取和确定有较大的弹性和较强的灵活性,可根据区域开发活动的性质、规模适当加以放宽或者减小,使得评价更加适合开发活动的实际情况。如人均公共绿地,对于人口相对集中的工业区来说,上限以10m2人,下限以1m2人已比较适合,但对于风景旅游区或者城市绿地系统,上下限的值显然要提高,究竟提高到多少为宜,要以区域的面积大小、植被覆盖率、游人的多少等情况而定。
(4)评价方法简便,易操作,评价结果较为科学合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评价过程中采用分段函数的方法,方法简便,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操作起来也显得容易上手。最后的综合评价结果并不是机械地将各指标的生态满意度值简单叠加,而是乘以了各自的权重,使得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合理,更能贴近实际情形。
在目前尚未有更加科学简便的方法来进行区域性开发活动生态环境评价的情况下,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采用生态系统满意度,不失为一种较为妥当的方法。该方法很有必要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环评工作人员也有完善和改进它的义务,便于更好地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服务,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监督司.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2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环境影响评价典型实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陆雍森.环境评价.第二版.北京: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4史捍民.区域开发活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