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天的第三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30日落下帷幕。会议就加强三国在各领域的合作达成广泛共识。三国领导人表示将努力在2012年前完成中日韩自贸区联合研究,他们的政治意愿反映出探讨建立这一自贸区的重大意义。 经济福利巨大诱惑 一般而言,自由贸易区内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将被取消,商品等物资流动更加顺畅,区内厂商往往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大市场和收益,消费者则可获得价格更低的商品,各成员经济体的整体经济福利都会有所增加。与此同时,自由贸易区的制度安排还给予各成员经济体对自贸区以外国家和地区在关税等方面的自主权。 有专家认为,具体就中日韩三国的情况而言,三国从宏观经济联系和微观企业往来层面都具备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初步条件。 中日韩均为亚洲重要经济体,其经济总量占亚洲的约七成。如果自贸区建成,将出现一个人口超过15亿的大市场。 除了“强强联手”的吸引力外,三国在贸易增长、贸易结构等方面出现的变化,也使得建立自贸区的讨论越来越趋向于现实层面。 此外,在过去10年间,中日贸易和中韩贸易的结构逐渐趋同。在中日贸易方面,中国对日机械设备和电子产品的出口比重明显增加,其中很大比例是加工贸易方式,大部分为日本在华企业产品出口,属产业内和公司内贸易。而韩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也逐步从初级产品转变为工业半成品或制成品,产业内贸易也日益普遍。 据相关媒体报道,中日韩民间研究小组通过各自独立的模型测算,得出基本一致的结论:即如果提升三国贸易自由化程度,三国经济增速都可进一步提高,其中韩国受益最为明显。三国间任何双边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收益都小于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区的效果。此外,对三国企业的问卷调查也获得正面反馈。 充分论证务实推进 当然,有关中日韩自贸区的探讨和互动目前仍处于初步阶段,离最终成型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这期间,充分论证和务实推进的态度很关键。 自2002年首次提出这一设想以来,三国领导人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首先同意开展相关民间学术研究。在之后的约7年时间里,三国研究机构对建立自贸区的可行性进行了大量分析研究,并初步得出积极结论。 在2009年10月举行的第二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三国领导人就尽快启动三国自贸区官产学联合研究达成共识。同年10月,三国在泰国举行的第六次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发表联合声明,提出三国将于2010年上半年启动中日韩自贸区官产学联合研究。按照这一时间表,2010年5月中日韩自贸区联合研究首轮会议在韩国首尔举行。而在刚刚结束的第三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三国领导人则表示将努力在2012年前完成中日韩自贸区联合研究。 从这一路线图过程可以看到,中日韩三方仍在对成立自贸区进行大量的可行性研究。应该看到,从目前经济条件出发,三国产业优势的不同带来自贸区成立的基础。相对发达的日本和韩国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上竞争优势明显,而中国的竞争优势目前仍主要集中于资源或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上。 但是,随着内外部形势的变化,以及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这种条件是否能够延续,自贸区建立对各国的不利因素有哪些,如何通过制度设立将成本降至最低,都需要深入思考。 此外,对于中国而言,由于与日本和韩国在经济发展阶段方面仍存在差距,自贸区如果建立,对中国部分产业是否存在冲击,经济和社会成本如何,敏感行业的开放问题在三国贸易深化中是否也会成为阻力等,都值得仔细探究。 区域自贸全球趋势 这一趋势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全球贸易和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由于欧美经济在这场危机中受到较明显冲击,其贸易保护的倾向加强。同时,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进程也已较长时期停滞不前。在这种情况下,包括区域自贸谈判在内的区域一体化在全球有上升趋势。 今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按照《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时间框架,2010年中国与东盟老成员建成自贸区,2015年与东盟新成员建成自贸区。作为发展中国家建立的世界上最大自由贸易区,它的成立对世界无疑产生深远影响。 俄罗斯也正在积极推动在独联体范围内的多边自由贸易区建设,俄政府已经完成有关协定草案的起草工作。俄罗斯官员透露,上述协定计划将于今年年内签署。俄罗斯认为,多边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标志着独联体进入全新的一体化阶段。 在拉美,地区一体化也在发展中。今年2月份召开的里约集团峰会宣布,与会拉美及加勒比国家一致同意成立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囊括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在内的安第斯共同体(安共体)也在今年通过了安第斯地区一体化进程指导方针。在非洲,东南非共同市场、东非共同体的贸易便利化制度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之中。 在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多边贸易谈判受阻的情况下,推进双边或区域经济自由化正成为潮流,其主要表现就是日渐兴盛的自贸区建设。 有关专家指出,自贸区的好处不仅局限于关税减让后的贸易创造效应,还有后续的服务、资金、人员流动带来的诸多好处。自贸区还可创造良好环境,增强企业开展投资和经营活动的信心。自贸区的探讨和建立也表现出相关方加强合作的政治意愿,有助于改善政治关系。在目前全球经济复苏道路曲折反复、各国经济政策仍需要协调的背景下,这些优势更显突出。
信息发布:广州名易软件有限公司 http://www.myidp.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