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6日,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为中国民航安全学院第二期民航高级安全管理培训班讲授了第一堂课,来自全民航的40余位机场高级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早在一年前,中国民航安全学院成立之初的第一期高级安全管理培训班上,杨元元就为各地区管理局局长、国内各运输航空公司的总经理以及民航总局有关司局长开讲了第一课。为了破解人才需求的难题,突破制约民航快速发展的瓶颈,培训成为中国民航必修的一课。我国民航运输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规模、大容量、高密度、高速度的发展使人力资源短缺、技术水平不高等瓶颈问题日益突显,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跨越以及建立新一代的运输系统,其中最根本的就是科技和人力资源问题。培训:趋向于精尖为大力提升管理水平,针对民航相关单位领导层的培训已在业内持续不断地展开。2007年7月9日,中美航空合作项目(ACP)在西雅图启动了向中国民航提供的第二期高级管理人员培训(EMDT)。此次培训针对30多名来自民航总局、各地区管理局、空管局以及航空公司的培训班学员,主要侧重于对领导能力、战略规划和先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培养。此前一个月,由中国民航大学与法国国立民航大学、法国航空工业大学联合举办的中欧航空安全管理硕士研究生班第三期毕业典礼在天津举行。来自中国民航飞行运行管理、机务维修管理以及教育培训等岗位的60位专业骨干,获得了航空安全管理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航空运输企业为提高自身的运营效率,也不惜巨资打造自己的团队。南航和清华大学去年签订了培训协议,3年内将投入12亿元用于培训。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在2006年至2008年分期分批选送约100名高级管理人员参加清华大学EMBA班学习。该班学制两年,采取不脱产教学方式。按要求完成规定课程,考核合格、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学生,将获得由清华大学授予的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由民航总局和罗。罗公司合作举办的民航中青年管理干部研修班,将成功实施了10年的中青班培训计划延长至2016年。该培训班每年举办两期,采用国内培训与国外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自1995年秋季开办以来已历经10年,至今已举办了20期,共培训了599名学员。学员们毕业后在民航的各个领域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为中国民航事业快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中青班已经成为受到业界广泛赞誉的十分成功的培训项目。除针对民航单位管理层的培训,其他相关培训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2006年6月5日,随着第一场面对面验证考试的进行,国际民航组织关于飞行员的英语四级考试在我国正式启动。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相关要求,2008年3月5日后,在国际运行的飞机和直升机上担任机长和副驾驶、飞行领航员,都必须达到ICAO英语无线电通信能力四级或四级以上水平。据介绍,这涉及到我国约70%的飞行员。各航空运输企业飞行员的英语培训也在加速进行。民航的各类培训项目正在为民航的快速发展输送着新的动力,成为人才水平提升的关键环节之一。养成:规模正扩大民航的快速发展使人才的总量捉襟见肘,以飞行员为例:根据民航总局预测,到2010年,中国民航客机拥有量将大幅增加,与之相应的是,新增飞行员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但是,目前中国国内飞行员年培训规模不超过800名,每年短缺量至少在200名以上。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紧贴需求加快培养飞行人才,投入10亿元人民币用于飞行训练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对现行的民航培养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2007年5月29日,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同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签订了自费培养飞行员协议。根据协议,从今年夏季开始,南航将面向全国招收首批100名自费飞行学员,这是国内航空公司首次以自费培养学员的方式招收飞行员,对解决目前我国飞行员短缺和飞行员有序流动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之前,我国第一个飞行硕士学位授予点在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诞生。飞院获此授权,填补了我国民用运载工具应用工程无飞行专业硕士点的空白。到2010年飞机总架数将达到306架的国航,近来将投资50亿元建设国内最大的飞行模拟机训练基地,建成后将安装30台全动飞行模拟训练机,8台固定模拟训练机。国航飞行模拟机训练基地的飞行训练中心主要承担飞行员初始训练、升级训练、定期复训、转机型训练、差异训练等,全年可提供全动模拟飞行训练129810小时。乘务训练中心主要承担新乘务员的培训、乘务员复训、升级培训、飞行员应急训练等。在此之前,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联办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飞行学院正式挂牌。2007年7月12日,中国民航大学朝阳飞行学院也在辽宁省朝阳市正式开工建设。说到养成教育,中国民航大学的挂牌成为民航业内学科梯度完善无法忽视的一环。2006年8月26日,在欢快嘹亮的乐曲声中,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与天津市市长戴相龙共同揭开了中国民航大学的银色校牌,也揭开了这所拥有55年办学历史的学校新的一页。中国民航大学已成为一所民航学科专业齐全、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工、管、理、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综合性大学。作为人才密集型行业,长期以来,民航一直存在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的问题,特别缺乏高层次专家队伍、高级科技人才队伍、教学骨干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早在2005年的全国民航科技教育大会上,提出建设“131”工程(10个科研基地,30名特聘专家,100名中青年学术、技术、业务带头人),中国民航大学教授吴仁彪等14名民航特聘专家和民航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谢孜楠等25名民航中青年带头人的首批确定,为创新科教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新机制掀开了新的篇章。大幅度提高行业人员的技能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必然会大幅度提高航空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因此,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无论是对于改变航空运输的增长方式,还是对向航空强国的迈进,都是必需的。出处:中国民航总局
信息发布:广州名易软件有限公司 http://www.myid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