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管理咨询>以知识化为灵魂的信息化 查询:
     
以知识化为灵魂的信息化
shilly

一、信息技术的本质1、计算机的核心功能

信息化迅速的全球繁荣如同一棵繁茂的大树起源于一粒种子,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始于计算机的发明,研究计算机的本质则有助于认识信息化繁荣的成长基因。计算机科学家们是这样描述计算机的功能的:(1)计算机的功能是运行程序;(2)程序是事先存于计算机中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的运作流程。之所以选择计算机科学家们的描述,是因为这种描述更抽象、更接近计算机的本质,尽管计算机诞生六十年来技术有着飞跃发展,性能有着百万倍的提高,但是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模式却没有变化,计算机发展的无限力量正是存在于这种简单的不变的功能模式之中。

2、程序即智慧

计算机是执行程序的工具,程序是计算机的灵魂。程序是一连串计算机要执行的指令,程序人员将需要交由计算机完成的任务逐条编写出来存于计算机中即成为程序。程序的设计是非常精确的事情,任何错误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有效的程序是一种智慧,是智力劳动的结晶,从这个意义上讲计算机是运行智慧的工具。

3、存贮程序即存贮智慧

计算机执行的程序预先存放在计算机中是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的伟大发明。存贮程序能够极大提高计算机的效率,今天的通用的计算机都属于冯•诺依曼式的计算机。存储程序不仅能够提高计算机的运行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提供一种新型的智慧存储的办法,这种办法给知识与智慧的存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性,而且便于计算机来执行这种智慧。存储程序不但成为人类知识与智慧积累的工具,还是人类知识智慧应用执行的工具。

4、计算机与自动化

计算机存储智慧与执行智慧的功能使之成为实现自动化的有力武器。计算机发明之前各种自动化装置都是专门设计的,自动控制手段五花八门,有自动机械装置,有专门设计的电路,有使用射流技术等等。这些自动化方法设计异常复杂、难以修改,只能应对简单的控制过程。计算机不仅淘汰了这些专用技术,而且将自动化控制的能力迅速提升到一个过去无法想象的新水平。大学里计算机专业淘汰了自动控制专业,自动化设计已成为规范的程序设计,计算机成为实现自动化得心应手的工具。计算机自动化的另一大优点是程序可以移植,程序的移植就是智慧的移植,廉价的程序移植成为智能推广的有力工具。

5、新一代知识工具

信息技术的自动化处理能力、存储能力及通信能力使之成为划时代的知识工具。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人类历史上有四次信息革命。第一次信息革命是文字的发明,距今已有五、六千年。第二次是书和纸的发明距今也有二、三千年,书的发明对知识与文化的流传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第三次信息革命是印刷术的广泛应用,大大加快知识的交流与扩散的效率,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直至今天印刷品仍在信息与知识交流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电脑的出现非但没有减少印刷品的数量,反而带来了印刷品的剧增,第四次信息革命是全球性电脑与网络的应用,它带来经济全球化的繁荣。怎样理解第四次信息革命的贡献?大多数人是从提升信息沟通的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共享的角度来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虽然信息技术可以更快、更精确促进信息沟通,但是传统的报刊、电话、电视、广播也能够很到位做到这一点。第四次信息革命本质的跨越是具有自动化执行的能力,创造出可执行的知识与智慧的存贮方式,提高了知识与智慧的积累效率与执行效率。

6、信息技术的局限

信息技术的巨大潜力来自于计算机的核心功能,其应用的局限也来自于计算机核心功能。计算机的局限来自程序的描述能力,只有通过程序能交待得十分清楚的任务计算机才能胜任,程序描述能力的范围就是计算机能力的边界。程序是计算机所能理解的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知识与智慧都是可以用符号系统来清楚表达的。人类太多的智慧与感悟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计算机能够存储与执行的智慧只是人类智慧中的一小部分,只是形式逻辑推理语言能表述的那一部分,计算机尚无法实现人类的全部智慧。不能用形式逻辑语言表述的知识与智慧很多,例如审美观、直觉、创新力、幽默感、情感、全局观…这些知识与智慧即便课堂传授起来都很困难,就不要指望计算机能够实现了。由此可知为什么计算机在高层决策上鲜有贡献,而在基层操作效率的提升上却大有作为,因为决策依赖的是高级智慧,而基层操作应用的是规范的形式逻辑推理智慧。

7、智慧积累机制决定社会发展的速度

简单的计算机功能何以引来如此规模宏大的全球信息社会?最本质的原因是计算机是存贮智慧、自动执行智慧的最有效工具,信息技术的这一功能大大提高了知识与智慧的积累与利用的效率。社会发展中积累机制的有效性远比增长的幅度更重要,狗熊掰苞米的发展模式不能积累社会知识财富,有效的知识积累机制才是发展的加速器。信息技术在促进知识与智慧的积累,自动化在节约人们的时间与精力,在进一步促进更多的应用。计算机的智慧存贮能力与自动执行能力构成了应用发展良性循环的基因,社会则因知识与智慧的积累能力提升而发展得越来越快。

二、知识经济与知识积累机制

1、知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

二十世纪后半叶,许多经济学家投身到知识经济的研究,这些研究深刻揭示出知识对推动生产力发展起到的核心作用。人们看到,在全球经济高速增长几十年之后,面对着材料、能源和环境的匮乏的压力,更聪明、更智慧、更节约是唯一出路。市场亦发生着重大变化,单纯依赖于物质消费的市场已逐渐饱和,产品的附加值越来越依赖于知识、智慧与创意。知识、智慧与创意已成为市场价值的主要来源。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十分缺乏的国家,粗放型经济使中国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发达地区的土地资源、淡水资源已极度紧缺,如果不能迅速转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中国的经济发展将难以为继,严酷的形势迫使人们从知识经济中来寻找发展的出路。对知识经济认识的差距决定着一国经济的发展水平。日本、瑞士、以色列都是典型的自然资源缺乏的国家,都因重视科技、教育而建立起发达的经济,相反,资源丰富的国家如中东石油国家,石油之外的生产力反而止步不前。恶劣的资源环境激励着人们的智慧,富裕的资源环境反而抑制对知识与智慧的关注,丰富的石油资源也在减缓着俄罗斯经济改革的步伐。与自然资源相比,知识资源最大的优点是非消耗性,自然资源会越用越少,知识资源非但不会因使用而减少,反而会在应用中不断发展、完善与更新。良好的知识积累机制会使知识资源不断增加成为加速发展的因素,知识资源的积累效率是造成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差距的主要原因。

2、知识积累机制对生产力发展的重大影响

管理科学的创始人泰勒有一句名言:千百万人用笨拙的方式生产是社会的最大浪费。人类社会今天的繁荣来自有效积累前人的知识与智慧,没有这种有效的知识承传,后人只能事事摸索缓步在原始人的时代。摸索的成本向来极其昂贵,前人思考、探索的经验有效传递给后来者,会带来社会巨大的精力与资源的节约,成为发展的捷经。知识积累的效率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效率。人类自觉地以知识工程观点来对待知识积累之前,知识积累是在缓慢下意识地进行的,知识与经验主要通过语言来传递,工具是人类积累与传递知识的实物渠道。随着文字、书信的出现,知识的积累传递效率不断提高,近代印刷术的出现极大提高知识积累与传递的效率,促进现代经济的成长。进行知识积累与传递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教育,快速增长的国家都是十分重视教育的国家,发达国家的教育优势在大力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良好的教育有利于接受前人的知识与智慧,也有利于自己创造知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高生产力国家更有条件提供更好的教育,促进知识积累良性循环。信息技术是知识积累更有效的工具。如果缺少信息记载、交流的工具,个人的思考成果、知识成果会很容易流失,传统信息工具在促进社会知识积累上已做出巨大的贡献,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社会知识积累与传递效率,推动着社会生产力提升。新的信息技术革命能够同时带来自动化智慧的积累与应用的能力。工具本是人类积累与传递知识与智慧的重要手段,计算机与软件已成为积累与应用智能的有效工具,借助于计算机、芯片和软件,人类正在有效实现各行业、各领域自动化能力的积累,积累的智能越多社会发展得越快。

3、思维模式怎样影响科技的发展

知识积累效率极大影响着科技的发展,知识积累效率不仅与信息工具有关,人们的思维模式也有极大影响。知识在人们头脑中大多数是含糊的、隐性的、很多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这就大大限制着知识传递的效率,知识需要显性化,需要完善、改造为易于他人理解的形式才便于推广应用,如同经验只有提升为技术才能推广。经验上升为技术颇像围棋中的定式研究,围棋定式是对特定局部棋局周密研究之结果,定式成为一种可靠的技术,学习定式可快速提高初学者棋艺,比只靠个人摸索有效得多。知识结构体系对知识积累的效率影响很大,中国古代有着复杂精巧的建筑工艺却未能产生理论力学原因之一是未能及时建立严格的形式逻辑的推理体系。由希腊哲学家建立的逻辑推理体系对于知识的积累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定理成为保留思想成果的重要方式。定理是完整可靠的思想成果,可以使后人直接引用而不必重复开创者的思想过程,它构成了知识的连贯台阶,后者只需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就能够继续前进。中国历史上恰恰缺少这种严格的思想体系,导致后人难以信任和依赖前人,不得不思考前人已多次想过的问题,耗费大量精力却难以进一步推进,对于长期的人类知识积累而言有效的机制比个人的聪明更重要。

4、自觉地以知识来提升生产力的效果

阐明知识对生产力影响的有力例子是二十世纪初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勒的伟大实践,全球管理大师德鲁克高度评价了泰勒的巨大贡献,泰勒的影响深远,没有其它美国人能望其项背。‘科学管理’和后继的‘工业工程’是由美国开始并席卷全球的重要思潮,对全世界的影响力远胜过美国宪法和联邦制度---在泰勒开始研究体力劳动之后10年内,体力劳动者的生产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始增加,其后持续以每年3.5%的速度增加,也就是说自泰勒以后增加50倍,20世纪所有经济和社会上的进步可以说是完全依赖于此。(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第5章)泰勒的原则非常简单:对任何一项体力劳动都应由技术人员开发一门科学,认真寻求最佳的工具和工作方法,然后培训工人按科学的办法生产。二战期间美国人运用泰勒法在短短的时间内将大量家庭妇女迅速培养为高效率的工人,美国的生产率超过德国、超过希特勒统治的欧洲2.3倍,极大地支持了二战的胜利。二战后的新兴国家与地区如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都引进美国在二战期间根据泰勒原则设计的训练方式,将不具技巧和尚未专业化的工作者迅速培训为高生产率的工作队伍,体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今天的发达国家经济。中国是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上亿的农民正在转变为现代化工业的生产者,亟待用来提高体力劳动者的生产力水平。发达国家今天重点考虑的问题是如何用知识管理的方法来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中国也有着大量的知识工作者直接面对着知识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同样亟待运用知识管理来提升知识工作者的生产效率。

三、信息技术在推进社会知识化中的作用

1、信息共享提升知识积累与应用的效率

信息技术在大幅度提升知识共享的效率,上世纪最后十年是通信与网络技术爆炸性发展的十年,光纤技术、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的重大突破带来前所未有的通信能力,全球互联网的用户已超过10亿,电脑已成为被普遍使用的通信工具,国内电话普及率(包括移动电话与固话)已过半,良好的通信环境大大促进信息的沟通与共享,优良的共享环境是知识普及、积累与应用的基础。现代信息技术创造的共享环境在许多方面远远超过由印刷品、电视及广播支持的环境,不仅在通信的速率上、传输的规模上、管理效率上都大大提升,而且融入软件技术的资料管理大大提升了检索效率和资料组织质量,各种面向应用的数据库、智能检索软件在帮助人们迅捷的查找资料,使资料收集的效率提升了几十倍。通信环境与信息共享环境的改善提高了人们的机会利用率,更多的机会有利于人们做更有利的选择取得更好的效益,充足的信息有利于人们回避风险。从知识化角度看,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不仅促进知识的积累和流通,也有力地促进知识的生产。信息与知识的共享环境大大激发新知识的生产与创造,科学技术总是在交流讨论的环境中加速成长。

2、自动化智能被安置到每一角落

计算机能自动运行存储智慧,这一神奇功能使之成为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推动自动化的强大武器。计算机广泛应用已使很多领域的工作效率提高几十倍,一位普通秘书轻松排印出的精美文件并不是自身技术高超而是源于安装优良的软件。CAD使得建筑设计、机械设计、电路设计的效率提高几十倍,自动完成大量繁复的计算也都是由于安装软件。安装软件就是在移植他人的智慧,就是在用智慧取代笨拙。智能通过软件移植、计算机芯片应用、嵌入式软件安装而被广泛移植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提升着各方面的自动化水平。从电子门锁到自控机床,从电子手表到仪器仪表,从玩具到汽车,信息技术开创了智能化、自动化的新时代。每一芯片的安放,每一软件的内置,都是增添社会智能与自动化的行为,社会生产率因自动化普及而提高。自动化、智慧化、计算机化本质上都是一件事:让智慧自动地为人类服务,软件、芯片及嵌入式软件是向经济注入知识与科技含量的重要手段,是注入附加值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这些信息技术应用使整个社会更智慧、更聪明,一个处处充满智能的环境将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无所不至的方便。

3、信息技术提升组织的协同力

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又一巨大贡献是提升组织的协同性能,使组织更有效适应外部环境、更有效调动各种资源实现预定的目标。维纳曾说通信是连接社会的混凝土,此话意味着现代通信将极大改变社会组织的形式与效率,意味着环球通信造就了跨国公司。一个组织的力量并非由其占有的资源决定,而是由其有效调用的资源来确定,因此组织的协同性是其力量的重要来源,建设信息系统是提高组织协同性的主要武器。优良的信息系统由优良的通信能力、高效的数据收集、优质的信息资源与科学智慧的处理方案构成,其中处理方案最关键。只有对业务模式进行充分优化后才会有真正有效的系统方案,才会有整体的高效率。对业务工作流程认真改进是建设好信息系统的关键,也是提升组织性能的关键,这是一项严肃的知识工程,只有投入足够的智力精心设计,才会得到一个运转有效的信息系统。组织协同性的提高并不在于投入的设备与资金多寡而在于投入智力多少,系统的效能是由智慧确定而不是资金确定。良好的公共信息服务环境能显著提升社会合作的有效性,这样的系统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信服务等。这些服务为用户提供一个有效的相互合作的平台,以利提高松散用户之间合作的效率,如移动电话服务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等,它们对提高全社会的协同工作效率有着极大的贡献。一个良好的信息公共设施的建议不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更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与智慧。信息系统是管理知识与智慧的凝聚,它是一个知识型产品,以其包含的设备能力及知识与智慧来提升相关组织的协同能力。

4、信息化对产业的贡献

现代信息技术能够通过自动化创造效率与便利的优势,使之毫无障碍闯入一切产业领域。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依赖于知识与智慧的积累,信息技术是使产业自动地、稳定地应用知识与智慧最方便有力的工具,信息技术也是提升产业组织效率的有力工具,信息技术渗入到每一产业都能站稳脚跟,产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如同个各行各业离不开电。信息技术成为各行业提高生产效益的工具。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信息产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十五期间中国的信息产业已占国民经济总量的7.5%,这一比例还在进一步提高,信息服务业、通信服务业、软件业所占的比例正在持续上升,以利于越来越多的信息化应用。不断提升的技术与不断下降的成本使信息技术大规模向生活的领域挺进,计算机发明以来的前五十年是数字化工作的时代,信息技术主要用于集团用户的生产与工作领域,自互联网大规模普及开始,信息技术大举进入人们的生活,开创了数字化生活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应用于人们生活、文化、娱乐,第三代移动电话的休闲、娱乐型应用毫无置疑会超过工作型应用。数字化生活将引来更多的文化娱乐内容的需求,其结果必然会带来一项新产业即数字内容产业的大发展。

四、知识化是信息化的灵魂

1、粗放的信息化是一场灾难

计算机是高效自动运行程序的工具,它将自动执行程序中所蕴含的智慧并且放大这种智慧令使用者受益。如果存入的程序不是智慧而是粗糙与愚蠢,那么计算机就会忠实的放大粗糙与愚蠢,因为计算机对于智慧与愚蠢没有任何的判断力,粗放的信息化显然是用户的一场灾难,粗放地应用计算机将事情搞得一团糟的后果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投入智力不足的信息化就是粗放的信息化,它带来的害处的比没有信息化还要糟,因为愚蠢被放大了,正如粗放的建设比不建设还要坏,粗放带来的是资源被大量浪费与环境惨遭破坏。摒弃粗放的信息化必须从一把手做起。业务主管首要对业务本身的规则认真研究,泰勒认为对每一项体力劳动都应值得立一门科学来寻求最佳的方法,因而每项业务也应作为一项科学来研究最合理的流程。对业务方法的优化不能全委托给程序人员,领导与业务主管自有其改进的责任。大家都要投入充分的智慧与精力,信息系统的效益取决于其所包含的智慧程度,只有决心而没有智慧的信息化是危险的。

2、信息化是工具,知识化才是目标

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在生产与工作中注入更多的知识与智慧,信息技术只是注入知识与智慧的一条渠道,虽然信息技术是极有价值的知识工具,但就整体效益而言,知识化的整个过程并非信息技术应用一个环节所能全部包含,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有基础,建立这个基础是知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不是信息技术本身所能解决的。例如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应用必须假定用户要有基础的文化,至少要识得A、B、C字母,这种知识的普及不是电脑能够替代的。在计算机控制管理流程中,准确的传感器装置及最后的操作执行伺服设备也是必须建立的,计算机所做的只是信息处理,物理信号与逻辑信号的相互转换需要另外的知识与智慧,信息技术不能包揽一切。化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是企业基础的数字化不够,如果一个企业账面与实际库存不符,数字不准确,要进一步推进信息化是很难的,必须从数据的准确化补课开始。生产中每一环节的标准化非常重要,只有每一环节的标准化才能带来整体质量与效率的可控性,这些标准化的工作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它是重要的知识化步骤,跳过基础知识化的信息化是难以成功的。就社会知识化的流程而言,知识与智慧以各种方式存在于不同的环节之中,正确的战略选择是一种智慧成果,成功的知识培训也是知识成果,是将知识是直接存于员工的头脑中,机构的规章制度也是知识与智慧的一种表现形式,生产工具本身更是知识与智慧的结晶,此外对人的管理也是一种智慧,只有从知识化的整体视角来认识整体知识化与智慧化的全过程与各个方面,才能把利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化摆在一个合适的地位,才有利于推进一项事业的全面知识化提升。3、信息技术应用的扬长避短

信息技术在推动知识化的应用中虽然表现出巨大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首先,计算机只能处理已经数字化的内容,作为知识和智慧的管理,它只能处理能够用符号语言明确表达的知识与智慧,这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限制,毕竟我们在社会生活、生产、工作中所运用的智慧并不是都能数字化,诸如在高层决策中用到的总体观、直觉、情感、道德观就不能数字化。人们在实际生产中用到的知识、经验与技术并非都能用计算机替代,不同工具包含有不同的智慧,各有各的领域。其次,由于高层领导者的工作需要更高的知识与智慧,这些智慧模式不可能计算机化,这将导致很多为高层决策服务的系统失效,这些领域并非信息技术能够一统天下,信息技术的优势业务是基层规范化操作业务,应用最成功的领域是银行业务、财务管理等规范的领域。信息技术对于领导层的帮助是节约其查找资料的时间,减少在事务性作业上的时间占用,便于领导者有更多的时间来发挥更高级的智慧,做更有创造性的事情。

4、要以知识化作为信息化的灵魂

信息化建设有没有成效,以什么样的观点来对待信息化是关键,如果说泰勒能以知识对待体力劳动使其效率百年来提升至50倍,不难想象以知识化的观点认识信息化、推动信息化的建设,将会对信息化的效益带来怎样巨大的推动。对信息化工作面对的业务要建立认真的、科学化的思路,要从知识的提升、应用的视角来研究信息化的作用,使工作的流程、管理、运作更为科学,只有充分投入研究智力信息系统应用才能真正有所效益。在信息化的政策上应当重点研究知识、智慧积累的机制,有效的知识积累机制才会促成加速发展的良性循环,推动产业的知识化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核心,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推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统计改进。大多数人认为改进是由因果关系推动的,认为应该确认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后再设计改进的措施。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尤其从宏观视角认识问题时,很多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并不能够很好解释,一种原因引起的是另一种现象的概率改变而不是明确的结果。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当设计措施以提升达到目标的概率。依据统计数据设计改进措施的办法称为统计改进,这在信息化建设中非常有用,并不是所有规律都可以用明确的因果关系来描述。统计规律并不都有很好的解释,但它包含着知识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知识表达方式,应当被利用来提高系统的效率。自觉地用知识化的观点来推动信息化,改造粗放的信息化观念将使信息化产生更大的效益。以知识化为灵魂的信息化会提升全社会的知识化水平,对于推动中国经济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的战略意义。


IBM越来越"软"火灾紧急预案
协同应用,06年还会被高估么?(马临)住宅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与质量控制思路(一)
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主要任务企业为何害怕Web 2.0?
【9月25日预测】天津建筑钢材价格以持稳为主IT项目成功 需把握好六类知识转移
这种粗放的销售管理模式带来了什么2015年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练习题5
关于召开全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经验与技术研讨交流会的通知2015年招标师考试《项目管理》临考模拟卷二(8)
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的常见问题隐性知识该如何管理
CIO如何写网络日志?(AMT研究院 陈琦 编译)城市减灾管理与智能建筑减灾设计
信息发布:广州名易软件有限公司 http://www.myidp.net
  • 名易软件销售服务
  • 名易软件销售服务
  • 名易软件技术服务

  • 以知识化为灵魂的信息化,以知识化为灵魂的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