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规划不仅反映一个城市的个性特征,更反映着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文明进步程度。因此,在这个倡导绿色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社会,城市规划也必须紧跟时代脚步,将生态理念、地域特色理念融入其中,增强城市人文气息、彰显地域个性化特征,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化现代城市。本文在介绍城市规划的生态化、地域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地域特色理念;城市设计;生态化理念中图分类号:b8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人们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往往将当地的地理、文化因素与当地人的审美观和文化修养融合为一体作为一个城市规划的理念。因此,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个性的反映,是一个城市最好的广告招牌,展现着这座城市的内在人文美和外在形象美。但城市化的过快发展造成的环境恶化以及不合理的城市规划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如何设计出兼具生态化和地域特色的城市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1自然生态平衡设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态平衡设计要求我们将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服务于自然生态平衡。过去,我们人类以过度开发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单纯追求发展,忽略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当自然让我们自食恶果时,生态社会和绿色社会的理念应运而生,并开始运用于城市规划。以下是我的几点见解:1.1分散、多中心,建立网络化城市群大城市、特大城市在发展的前提下,对于大城市、特大城市如何发展和科学规划问题,存在着两种思想和作法,一种是大饼式或带状无限延伸,另一种是分散、多中心形成的网络式城市群。前一种实践的结果是,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失衡,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热岛效应强烈,环境污染,同时还存在许多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弊病。因而后一种逐步被人们理解并付诸实施,许多城市的规划设计上都会以环形路相接组成多中心的网络化城市群,这样分散式的城市发展,可以使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优化,并缓解了旧城的矛盾,提高城市的人居环境。在城市规划中搞好综合的生态平衡,按分散、多中心形成网络化城市群的理念去发展规划,构筑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格局,建成有一流环境品质和现代化城市运转效率的城市连绵区。1.2生态城市设计观念融入城市规划工业时代是开发自然资源的时代,城市的建立与发展侵占着大量的自然空间,现代逐步向信息、知识时代过渡,城市的规划建设应是保护、管理自然资源,与自然空间共生、互融。我们在城市规划中明确提出以人与自然共生为本的思想理念。在城区内部,应将自然绿地空间系统融入城市,以提高城市自身生态环境的质量。在大力推进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因此在设计中我们一般采取以下措施:(1)通过合理的生态手段,为城市人口提供安全的人居环境、安全的水源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2)为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旧城的生态改造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激励手段;(3)大力倡导节能,使用可更新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废弃物的资源化率;(4)加强生态教育,提高生态意识,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教育宣传活动。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的结果,是人类住区的理想形式。对生态城市的测度即从生态意识、生态经济、生态景观、生态安全、生态卫生5个方面构建生态城市测度指标体系,设计生态城市的测度方法,并以此对具体城市的生态化程度进行分析评价,作为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动力。合理系统的生态城市测度指标体系及方法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城市的测度研究将会更进一步展开,测度方法也将会更加科学。2城市地域特色设计2.1科学规划城市规划要从全局出发,对整体的进行部署和安排,从空间上和时间上对整体的协调,达到和谐发展.例如旧城改造,由于其内容的复杂性、涉及对象的多样性、目的的综合性,一个全局性的综合性的规划显得更为必要.要想协调好城市改造与城市文化和城市的地域特色关系,合理解决酒城改造中拆与留的矛盾,一个具体详细的旧城改造规划必不可少.以城市规划为主要依据.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与具体安排,是对于一定时期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旧城改造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的目标,以城市规划作为建设的主要依据,根据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结合城市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确定城市地域特色的内容.规划设计上留有余地.地域特色的名城都是历史的积累,智慧的结晶.但城市建设是一个连续相继的过程,有时可能是断断续续的,城市规划很难也不可能做到一步到位.因此,在城市规划时要留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不要大拆大迁,要给后人留下余地.而对于城市的历史建筑在规划设计上应加以保护,在规划改造周边环境时,保护建筑历史文化的片断,使其成为城市或街区的标志性建筑,突出城市的艺术魅力.2.2加强城市规划体现城市文化城市特色文化在城市规划中应得以发扬和传承,反映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和地域特色。城市对继承和弘扬城市特色文化应融合到城市的规划设计中,但在文化全球化的冲击和城市文化产业化的影响,我国城市特色文化出现了弱化的趋势。城市建筑大量采用人造色彩替代原有的自然石材、木材等材料的颜色,不考虑原有的历史文化形态,用时尚涂料一次次地抹去了天然之色,也抹去了传统文化的底色。大量拆毁旧建筑,尤其是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开发,严重破坏了城市的传统风貌特色。盲目地跟风,摒弃自己的文化特色,不管自已的条件、历史去照搬别人的东西,降低了城市品位。2.3做好城市地域特色规划城市的建设正处在传统城市模式向现代城市结构转轨的重要时期,除了提高城市的结构效益,增强城市的竞争力之外,依据民族性、地方性、个性化的城市文化,塑造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城市各具特色的面貌迅速消退,城不分大小,地不分南北东西,城市越来越相似。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城市过分追求时尚、流行的形象工程,却忽视了城市的地域特色。城市缺乏生机和地方特色,景观人工化太重,缺少朴素的自然景观调剂。各地造绿化广场成风,毫无意义和中心的后现代雕塑比比皆是,城市景观雷同的建筑,千篇一律的街区,已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城市建筑设计中先后出现的欧陆风、港台风、仿古风等等,摈弃自己的文化特色,没有自己民族的、地方的文化特征,降低了城市品位。缺乏文化内涵的城市成为没有灵魂的空壳。3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文化的和谐共生构建和谐社会与进行生态化城市规划的重点在于群体和阶层的和谐,而要想实现这一点,其基础又在于城市文化的和谐。因此,在城市文化的背景下,维护群体和阶层的多样性及其文化的多元化,促进各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城市规划与建设也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城市文化的融合问题,因为尊重、保持、维护文化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全体民众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消除社会阶层的紧张关系,维护社会安定与和谐。4结语良好的城市规划是当前和今后城市文化发展的必然条件,是提高城市素质、城市文明的重要因素。因此,城市规划应将生态化的设计理念融入现代城市规划之中,同时突出城市文化特色,为城市发展树立起一个好口碑,也为城市规划开辟出新的道路。参考文献:[1]刘芳.环境色彩[n].人民日报,2002-04-05(11).[2]王滢,王昕.城市设计与城市特色的关系[j].甘肃科技,2003(3):52-53.[3]刘湘萍.品牌城市[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信息发布:广州名易软件有限公司 http://www.myidp.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