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进行项目工作分析。该项工作可以通过工作分解结构(WBS)及其工作说明得到。由于企业很多项目都是基本相同的,因此企业有必要建立各类项目的标准WBS和相应的工作说明(可称为WBS词典)。这样,在执行具体项目时就会有章可循。
第二步,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了解和定义完成项目各项工作都需要何种角色,这些角色都需要具备哪些技能、何时需要这些角色。
第三步,从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中了解企业有哪些人具备担任这些角色所必需的技能,有哪些人有过类似的经验,有哪些人有合适的时间能够担任这些角色。在此基础上,预选项目组成员。角色需要的能力可以通过员工所拥有的基础素质(包含:基本技能、知识等)、经验、构件和态度而得到。按照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的定义,能力是知识、经验和态度的集合。但是,用构件来代替个人的经验可能是更有效的。构件是企业利用其它项目中积累的经验提炼而成的技术化产品。有了构件,可以缩短员工为积累个人经验而需要的时间,也比个人经验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第四步,对这些预选出的成员进行人气性格、团队角色和谐性分析。团队成员之间性格和角色分配上的和谐性能够弥补许多激励方面的不足。如果有人明显与其角色分工不和谐或在性格人气方面与其他团队成员有冲突,则需要重新选择。
第五步,进行角色分工,初步确定项目团队成员。
第六步,判断团队与项目客户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性格人气和谐性。因为项目很少能由项目团队单独完成,它的成功一般需要利益相关方之间的配合。当然,这种人际关系的不足也可以通过团队成员高超的技术能力等来弥补。但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这样做的代价会很大。
第七步,如果初步确定的项目团队成员能够与客户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在性格人气方面具有较高的和谐性,或他们拥有的技能能够弥补那些性格人气方面不足,那么就可以将其确定为项目团队成员了。否则,就需要返回第三步进行重新选择。
向复合型人才说不 项目执行效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一种常用的办法是雇佣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事实上,没有比这种做法更迷惑人了。过度地对复合型人才的依赖会使企业忽视积累属于企业的知识技能,这样做的结果又会使企业更加依赖复合型人才。
由于培育复合型人才需要较长的时间,这些人员日益紧俏,他们越发不愿意将个人的知识技能贡献出来以形成企业的知识技能。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最后又常常会跳槽,从而使企业陷入恶性循环。
因此,对于一个面向临时性任务的动态组织(项目组)来说,角色这个词比岗位更值得我们关注。一个角色需要的能力是相对单纯的。在构件的帮助下,这种能力很容易形成。因此,我们应该通过角色划分和整合来降低对稀缺的复合型人才的依赖、缩短新人到位的时间,提高团队的效率。
信息发布:广州名易软件有限公司 http://www.myid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