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模拟题12 | ||||||||||||||||||||||
1.[背景材料]: 某桥梁3号墩为明挖扩大基础,施工单位在开挖基坑前,复核了基坑中心线、方向,并结合地质水文资料和现场情况,决定了开挖坡度。 (1)在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将地表水引至基坑外一定距离后,即开挖基坑。 (2)施工员施工时,为加快进度,决定采用机械开挖,一次性用挖掘机挖至设计标高。 (3)在基坑边缘外留有护道,静荷载距坑边缘为0.3m。 [问题]: 请逐项指出上述问题的正确与否,如不正确,请改正。 [答案]:(教材第58页) (1)不正确。应在基坑顶缘四周适当距离外设置截水沟后才能开挖。 (2)不正确。应挖至坑底时,保留不小于30cm厚度的底层,在基础浇筑前用人工挖至基底标高。 (3)不正确。静荷载距坑边缘应为0.5m。 2.[背景材料]: 海滨大桥是一座跨径为28.5m+3×40.5m+28.5m的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分上、下两幅,每幅单箱顶宽14.50m,底板宽7m,梁高由支点的2.75m渐变到跨中的1-1.80m。根据桥位处的地质情况和大桥本身的特点,采用逐段现浇,每段有一超过墩身8.5m的长度,末端浇筑长度为20m。 支架纵梁采用六四军用梁,为减小纵梁在混凝土重量作用下的过大变形,在每个边跨设一排临时支墩,3个主跨各设置两排支墩,支墩均为摩擦桩,卸落设备采用砂箱。在安装模板时,全面计算并设置了预拱度值。为减小支架变形,混凝土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底板和腹板,第二次浇筑顶板和翼缘板。为防止桥墩与支架发生沉降差而导致墩顶处梁体混凝土开裂,采用自两边墩台向跨中分段浇筑的方法。因管道较多、钢筋密,决定采用大直径振捣器直接运送混凝土并振捣,以确保有预应力管道下的混凝土密实。 [问题]: (1)混凝土浇筑顺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混凝土振捣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答案]: (1)不合理,应自跨中向两边连续浇筑。(有些超纲) (2)不合理,因为在预应力管道处,不允许用振捣器运送混凝土,且只能用小直径的振捣器振捣。(有些超纲) 3.[背景材料]: 某大桥为(50+4×80+50)m连续梁桥,主梁为双箱单室箱形结构,混凝土强度为C50,采用悬臂拼装施工工艺。梁段采用长线法预制,缆索吊装就位。 [问题]: (1)悬臂拼装法与悬浇施工比较,还具备哪些优点? (2)简要叙述长线法施工工序。 (3)1号块是紧邻O号块两侧的第一箱梁节段,也是悬拼T形结构的基准梁段,是全跨安装质量的关键,一般采用湿接缝连接。湿接缝拼装梁段施工程序为:吊机就位一提升、起吊1号梁段一安设薄钢板管→( )→丈量湿接缝的宽度一调整薄钢板管→( )→检查中线→固定1号梁段→安装湿接缝的模板→( )一湿接缝养护、拆模→( )→下一梁段拼装。(请在以上括号内填人正确的工序) [答案]:(教材72页) (1)悬臂拼装法与悬浇施工比较,还具备以下优点: 1)梁体的预制可与桥梁下部构造施工同时进行,平行作业缩短了建桥周期。 2)预制梁的混凝土龄期比悬浇法的长,从而减少了悬拼成梁后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 3)预制场或工厂化的梁段预制生产利于整体施工的质量控制。 (2)长线法施工工序:预制场、存梁区布置→梁段浇筑台座准备→梁段浇筑→梁段吊运存放、修整→梁段外运→梁段吊拼。 (3)(中线测量),(高程测量),(浇筑湿接缝混凝土),(张拉预应力筋)。 4.[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段上有一座主跨为2×30m预应力混凝土T形截面简支梁桥,采用预制吊装,后张法施工。在现场施工中,当T形截面简支梁构件达到规定强度时,进行张拉。 张拉过程中按设计要求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预应力张拉采用应力控制,同时以伸长值作为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也满足规范要求,但张拉完成后发现有锚头下锚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的现象。 [问题]: (1)试分析该桥T形梁锚头下锚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现象的原因。 (2)出现了锚头下锚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现象后,应如何处理? (3)在施工过程中如何防止锚头下锚板处的混凝土变形开裂? [答案]:(教材66页) (1)该桥T形梁锚头下锚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1)通常锚板附近钢筋布置很密,浇筑混凝土时,振捣不密实,以致该处混凝土强度低。 2)锚垫板下的钢筋布置不够、受压区面积不够、锚板或锚垫板设计厚度不够。 (2)处理方法将锚具取下,凿除锚下损坏部分,然后增加钢筋并用高强度混凝土修补,将锚下垫板加大加厚,使承压面扩大。 (3)采取如下措施可以预防锚头下锚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 1)锚板、锚垫板必须有足够的厚度以保证其刚度。 2)浇筑混凝土时应特别注意在锚头区的混凝土质量,因在该处往往钢筋密集,混凝土的粗骨料不易进入而只有砂浆,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更多推荐: 2016二级建造师辅导课程、辅导书热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