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机电设备施工工法(五) | |||||||||||||||||||||||||||||||||||||||||||||
(四)机电监控专业 机电设备监控专业主要包括系统设备、管线的安装、单机调试以及配合系统供货商完成系统功能的调试。采用开放式系统结构和通用工业标准,高速局域网技术和标准的通讯接口,可靠的操作系统,成熟可靠的Quantum系列PLC控制器硬件系统和MonitorProV7软件系统,与主控系统联合组成中央、车站、就地三级控制系统。 1.机电监控专业的施工工艺流程(图见附件) 2.机电设备监控专业主要技术要求及施工要点 1)施工准备 a)施工准备包括技术准备和物资准备。 b)为提高设备监控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和安装维护方便,组织专业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施工方案和施工规范,掌握设计意图,清晰专业接口和施工界限,特别是监控设备、仪表本身资料应先消化吸收,给班组交底,了解工程情况和具体要求,并根据施工需要组织好作业人员。 c)物资准备为根据施工材料计划核实材料到货情况;落实施工机具,并安排好进场时间待用。 2)控制柜、仪表安装 a)设备出库:控制柜出库之前先检查车控室、设备监控室土建、装饰是否完工并清理干净;控制柜出库运输到地铁站后通过风亭口,运到站厅层再通过地牛或滚杠运进控制室,设备在搬运中小心谨慎,必须轻搬轻放;特别用滚杠、地牛运输时,柜子三个方向要有人扶持,防止柜子倾斜倒下。 b)开箱:盘柜外包装箱宜在控制室内打开,设备开箱后检查外观是否良好,盘柜有无掉漆、变形等情况,柜内器件有无损坏;PLC控制器在柜内安装是否牢固,有无接线脱落,插接件松脱;仪表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各种附件是否齐全。开箱时各种资料,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出厂校验单等必须收集好,统一保管。并及时填写开箱记录。 c)材料领取:施工材料领取后检验外观是否良好,有无合格证、质保书。仪表及施工材料领取后要分类别摆放好,并上好标志,做到清晰明了,以便于施工时取用方便。 d)控制柜(箱)安装技术要求:控制柜安装牢固,高度尽量与低压控制柜一致,柜子垂直偏差应不大于3mm.控制柜进行可靠接地,柜门应该以软导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可靠连接。控制柜(箱)门开启灵活,操作方便。基础槽钢的水平度偏差不大于1mmm,基础槽钢应进行可靠接地。 e)控制柜(箱)安装施工方法:盘柜基础槽钢制作,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控制柜具体位置并用墨线放出基础线,基础采用10#槽钢并按照柜子实际尺寸进行下料;制作前槽钢要除锈调直,制好后各焊缝处要打磨平整,并刷好防锈漆。槽钢框架就位后,用水平仪检测;采用垫铁方法进行反复调整直至其水平度偏差在1mmm以内。使用的垫铁是机器剪切的,四周无毛刺。调整好的基础槽钢与垫铁、土建予埋件点焊固定,并用40扁钢与接地干线焊接可靠;刷上面漆。用与基础槽钢等高的滚杠进行控制柜移动就位。移动时要做到慢、稳,避免碰撞。就位后的盘柜用磁力线坠和角尺进行垂直度测量,得不到技术要求时用薄垫铁进行找平找正,使柜子的垂直度不大于3mm。控制柜找正后用M12镀锌螺栓通过柜底座螺栓孔与基础槽钢牢固连接。用16m㎡软铜线将控制柜的接地螺栓与接地干线可靠连接,用6m㎡软铜线绕成螺旋状对柜门与金属槽钢可靠连接。凡进入箱内的钢管在固定前进行套丝,用半圆锉清除管口内壁毛刺,丝长按进入箱内锁紧后露出2-3丝扣为准。管子在控制箱内固定好后及时将管子护口装上。 3)现场设备安装 a)温、湿度传感器安装技术要求:温、湿度传感器应安装于所检测位置的敏感点。房间温、湿度传感器位置应远离门窗冷热源和风口处,站厅和站台公共区应装在中间位置。温度传感器在工艺管道上垂直安装时,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垂直相交。在工艺管道拐弯处,宜逆着介质流向,温度传感器应与工艺管道轴线相交。传感器测量头应全部浸入介质中。温湿度传感器的信号线在高电磁干扰区采用屏蔽线,与220VAC电源线之间至少保持15cm的距离。 b)温、湿度传感器施工方法:与环控专业主管工程师一起按照技术要求共同确定温、湿度传感器安装位置。房间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房间墙上选定的位置予埋75×75×35接线盒,接线盒距吊顶之间暗配G15镀锌钢管。详见图示,钢管与接线盒采用套丝连接,丝长按进盒内锁母锁紧后露出2-3丝扣。传感器与接线盒固定螺丝孔位置不对时,内加过渡衬板进行固定。站厅(台)温、湿度传感器安装:站厅(台)传感器位置选在中间位置,离照明灯具的净距不小于0.5米;两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大于10米。传感器的固定采用45×45×4角钢支架固定,详见图示接线盒用钢管连接引入天花板内。传感器与接线盒固定螺丝孔位置不对时内加过渡衬板进行固定。 c)压力、压差传感器安装技术要求:压力、压差传感器安装位置必须为管道测量参数的敏感点,同时必须是检修和更换方便的位置。引压管制作尺寸结合现场情况定,做到尽量短。引压管弯曲半径不小于3倍管外径,管子弯曲后不能有裂纹和凹陷。 d)压力、压差传感器施工方法:与环控专业工程师一起确定水管上取源部件的开孔位置,加工内丝为12″仪表接头,用磁座钻在管面上钻出仪表接头孔,孔径与仪表接头外径间隙1mm。仪表接头与管道轴线垂直,其端面不超过水管道内壁,调整好后采用氩弧焊方式焊接,仪表接头以确保焊口处内壁平滑过渡,外焊缝无气孔、裂纹,不渗漏。钻孔时留在管内的铁屑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干净。引压管采用14″铜管,其管道内表面清洁,光滑,无凹凸。制作时切割采用砂轮切割机切断,断面平齐,管路弯曲采用自制弯管器进行冷弯,弯曲半径大于管外径的3倍。铜管端口采用小型胀管器胀接,胀出的管口光滑无凹凸,确保螺母连接方式紧密。将预制好的引压管连接至手动液压泵,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1.5倍。试压时稳压5分种为合格。试压结束后将管路清洗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干。引压管灵活利用管道支架进行固定,无法利用时就地制作安装固定支架。在压力传感器位置加工金属支架将其固定,防止传感器受力或震动。关闭安装好的引压管上所有截止阀,打开平衡阀。 e)二通阀安装:二通阀安装应合理,操作方便,阀芯升降灵活自如,工作可靠、指示正确。二通阀安装随环控水管专业一并施工,施工方法与普通阀门相同。 f)传感器信号传输介质安装: ①技术要求:所有电缆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所有配线两端的端子编号正确、规范、完整、清晰、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电源线、信号线应分隔布放,缆线间的间距应不小于15cm.导线在管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②施工方法:各种传感器的信号线全部采用屏蔽电缆并穿钢管敷设,对于钢管不能直接配进接线盒的风管温湿度传感器、水管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采用金属软管引入,软管的长度不得大于1米。管缆敷设、接线、标注等方法见电线、电缆及相应套管安装部分。 g)流量传感器安装 ①技术要求:流量传感器应安装于所检测位置的敏感点。流量传感器和工艺管道垂直安装时,其轴线应于管道轴线垂直相交。流量传感器的信号线在高电磁干扰区采用屏蔽线,与220VAC电源线之间至少保持15cm的距离。安装位置和地点按需要选择,但二只电极的轴线必须大致在同一水平方向上。测量管内保证充满被测介质,介质流动方向按传感器上所指方向为正方向。传感器外壳、内部接地端子必须有可靠的接地。在传感器的上游侧直管段大于5D,下游侧大于2D.D-管道外径。 ②施工方法:与环控专业主管工程师一起按照技术要求共同确定温度传感器安装位置。流量传感器与异径管道间法兰联接,具体安装要求参见随设备配套的相关技术要求。安装工艺图如图51所示。(图见附件) h)电线、电缆及相应套管、线槽安装电线、电缆及相应的套管、线槽安装与低压配电专业要求大致相同,但应注意:管子沿墙或隧道敷设时采用金属码固定,固定间距为1.5米,在弯头的地方,弯头的两边都要加金属码固定;在进箱、盒0.3米处也要加金属码固定。进入控制箱和接线盒管子用锁母固定后,露出丝扣2-4扣。同时将牵引细钢丝穿进管内。钢管敷设中不能直接进入箱、盒或设备时,采用金属软管,引入的金属软管长度不超过1米,金属软管连接见图示: (图见附件) i)光缆敷设 ①技术要求:光缆的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光缆所附标记、标签内容齐全、清晰,外护套完整无损,并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光缆端头封装应良好。光缆线路施工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路由复测,布放光缆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挤压和损伤。剥除、连接光缆时,必须使用专用工具,严禁损伤光纤。布设光缆时,光缆的弯曲半径在静止时不得小于外层护套直径的15倍,施工中不得小于20倍。光缆布放的牵引中,吊挂支点间隔不应大于1.5米,牵引力应小于光缆允许张力的80%,牵引速度不得超过15米分,并保持匀速。光缆布线应松弛,与电缆在同一线槽中时,应分别捆扎,并从电缆上方穿过。光缆接线完毕后在设备端应留有5-10米的余量,并测量光缆损耗。光缆不得破损、变形或扭伤,接头套管应密封严密。 ②敷设方法:根据综合管线图确定敷设光缆路线,图纸设计光缆尽量利用低压桥架,在无桥架的地方每间隔1.5米装设金属支架。因此只有等低压电缆敷设完毕后才进行光缆敷设。光缆盘运输轻搬轻放,在工地上短距离移位可以滚动盘,滚动的方向与光缆盘绕方向相反。检查光缆的型号,数量与图纸设计的规定是否一致,光缆外套质量是否完好,查收质量检验合格证和性能检验报告。光缆盘架设:选择控制室为架设点将光缆盘架设在自制的放线架上,使盘能转动。光缆牵引端头制作:在离光缆末端0.3米处,用光缆环切器,对光缆外护套进行环切,去除外护套将露出的纱线与光纤分离开来,然后将纱线绞起并用电工胶带将其末端缠起来,分开露出的光纤切断并除去,留下的部分掩埋在外护套中。将光缆端的纱线与牵引细绳缆结起来。合理分布光缆敷设人员。光缆敷设时设专人指挥用对讲机和括音喇叭进行敷设联络,施工人员相互配合,步调一致。在光缆盘处设一人匀速盘动光缆盘并保持光缆从顶部拉出,光缆出盘后保持松弛状态。在光缆路线的转弯处设专人护送,直线段间隔10米左右设一人护送,遇到挂挡和打圈及时相互传递信息,汇报指挥进行处理。光缆的固定:光缆在桥架中与低压电缆分开单独固定,固定的间距直线段为2米,垂直段为1.5米、转弯处两端都要固定,沿金属支架敷设时用金属码固定,整根光缆在桥架里和支架间松弛排放。 ③光纤连接:按设计图纸要求,本工程的光纤我们采用光纤熔接机进行熔接。去除光纤外露层:按规定剥切尺寸用平口钳剪切钢带外护套,剪切口用铜扎线绑紧,采用R4366专用环切工具剥去光缆外护层,或者用刀片在手指上剥去整个护层。剥切时细心操作谨防划伤光纤。剥好后用浸透酒精药棉擦洗。制备光纤端面:用光纤切断钳切割对接端面,尽可能使端面平齐,也可用石英刀在待切割部位划出细痕,然后用手向外侧轻轻施加弯曲力。端面制好后将保护套管预先套上。操作者必须带好保护手套和眼镜,防止碎玻璃伤人。光纤对接位置调整:将剥好的两根光纤放入V型槽中,通过熔接显示屏观察并调整光纤,使光纤两端面靠紧并对准、对齐。熔接:在熔接机上选择好熔接时间和电压后进行焊接,对焊好后连接段进行外观检查,如达不到要求时重新制作。增强保护:在预先套在光纤的热缩套管移至连接处,然后用专用加热器加热1分钟,加热温度达120度左右,加热顺序从套管中间向两端依次烘烤,使热套管均匀收缩,管中无气泡,整个续接过程连续完成。焊接接地线:采用6平方mm的软铜线焊接在光缆端头钢护带上,然后与控制柜可靠接地。预留一定长度的光纤要盘饶在柜内骨架上,其松紧适度,盘曲半径大于40mm,并使光纤接头部位不受力。 ④光纤测试 光缆敷设完毕和光纤熔接好后采用938A型光纤测试仪进行传输损耗测试,测试方法如下图所示。测试前施工人员对两个位置上的测试仪进行调零。光纤一端连接一个通电光源时,切勿用眼去观看光纤另一端。记录光纤两次测试数据,并计算光纤线路损耗:平均损耗=(A端测试损耗值+B端测试损耗值)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