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软件技术
返回
再来说说“免费工单管理系统”

        我一直对“知识否被管理”存在深度质疑,虽然免费工单管理软件的口号满天飞,虽然德鲁克提出了下一个社会是知识的社会,并且认为知识是能够象水泥砖头一样的被管理,但我依然深度质疑。        

        通俗点说,知识是存在于人脑中的智力,那么,你能否管理人脑中的智慧哪?或,你应该如何来管理人脑中的智慧哪?这显然是有些不可思议的,因为我们之前所谈论的管理,隐含着一个无需言明的前提,即:所谓的管理,其实是指组织的管理,也就是说,你管理的对象既是组织,同时,组织也是管理的实施者,可是,对于隐藏在个体脑海中的知识,组织的管理却是无能为力的,最多,你也只能说“知识的管理,是基于个体的自我管理”,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被组织所管理。        

        我历来认为,管理的发现或发明,总是一个去粗为细的过程,也是一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或动机的过程。虽然动机或过程的管理是十分迷人的(就象有些中国人总是喜欢把动机论的人性管理挂在嘴边一样),但是,即使是最美的动机或过程的管理,也必须满足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它必须被赋予结果,否则它就不可能具有管理学上的意义,二是即使它被赋予了结果,那么,这个结果也必须具有普适性,否则,它就不可能具有管理学上的意义。        

        从这个意义来说,“免费工单管理软件”本身不是管理发明,而是知识究竟是如何产生出比水泥砖头更强大的成果,才能够算得上是管理的发明。        

        我见过的最滑稽的所谓免费工单管理软件,竟然把知识库的建立也看作了免费工单管理软件的组成部分,这当然是荒唐的、也是滑稽可笑的,最多,知识库的建立仅仅可以看作是一项管理技术,而不是免费工单管理软件本身;更有甚者竟然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等等,也看作了免费工单管理软件的重要部分,我只能说这种看法是“不着边际”,因为无论实际知识库的建立、还是强调沟通与交流,它都必须接受这样的质问:你的知识库或沟通交流,究竟想获得怎样的成果?或者说,不回答“成果是什么”的管理,都极有可能是伪管理。

        

        ----不回答“成果是什么”的管理,都极有可能是伪管理----我把我的这句话本身看作了管理学的至理名言,而所谓的“中国式管理”的荒唐之处,就在于它几乎不产生任何有价值的成果,你不能想当然的说“假如人人都讲究奉献,那么,美好的人间天堂就会出现”,因为它是道德式的劝诫,等同于乌托邦,当然,更荒唐的是中国式管理所强调的人际和谐,其实是变相的人际关系处理或人际权谋,它不仅对于组织成果的出现是没有如何帮助的,相反的是,它是在变相的损害组织成果的出现。        

        我丝毫不怀疑林永青对于“知识”的认识是深刻的,但对于“管理”的认识却可能是肤浅的或是不够深刻的。在我看来,“知识是不能复制的、知识是取之不尽的、知识是可以N次重复使用的”或“知识是分为显形知识和隐性知识”等等,它是属于经济学(也许仅仅属于经济学)的范畴,而与管理学基本上是毫无关系,因为管理学是一门讲究成果的学问。我们忽视了德鲁克“”的背后的真实意义,那就是:因为有了目标,才可能生产恰当的成果,否则,你的工作努力很可能是无效的,就如同中国人常说的“南辕北辙”,所以,目标管理的实质,其实就是结果的管理,只不过,德鲁克是从结果出发,发现了结果的秘密是来自于目标而已。因此。知识本身是什么并不重要(把它交给经济学家去吧),而是知识能够带来什么样的成果才更重要。那么,知识究竟能够带来什么样的成果哪?在我看来,只有一个词能够恰当的表达,那就是:知识结出的果实,只能是创造力!----没有知识的人,几乎是谈不上创造力的,因为我们已经处在了知识的时代,至少,知识是创造力的基础或底线;但是,即使是拥有专业知识的人,也未必就一定拥有创造力,只要看看80%的专利发明只能躺在专利库里睡大觉,就知道知识创新并不等于技术发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技术发明,只能是躺在专利库里呼呼大睡?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你的技术发明,与当下的生活方式脱钩了!我一直记得一件令我难一忘怀的事情,那就是:在浙江,曾经有一个民营企业,发明了一个新产品“削果皮机”,按正常的思维来考虑,它是替代劳动、节省时间的好产品,但是,为什么却在市场上滞销哪?最后,我总算想明白了,那就是它不仅没有找到相对应的生活方式,相反的是,它反而把家居生活中重要的情感交流的生活方式给消灭了,因为手工削果皮的过程,其实是居家生活中一项重要的情感交流生活方式,而自动削果皮机,在减少居家劳动时间的同时,也把居家生活中重要的情感交流方式给消灭了。至少,它说明了这样一件事:知识创新不等同于技术发明,更是与所谓的“最新、最先进的技术”无关,而是只与组织外部的社会意义上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我自以为我发现了市场消费的秘密,那就是:所有的有形产品都必须于生活方式密切配合,否则,将沦落为市场上的滞销品,当然,越是与生活无缝衔接的产品,就越是拥有最广阔的市场占有率,我把它称之为“粘度”----越是和当下的生活方式粘得越牢的产品,越是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也因为会获得更高的利益收益,不过,“粘度”并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因为创造或者改变一种生活方式,才是未来管理的最高境界,当你创造了或改变了一种生活方式时,就意味着你创造或改变了顾客的生活方式,顾客自然就会分随着你的生活方式而行,从这个意义来说,概念就是产品,因为概念代表着你重新解释顾客的生活方式。因此,知识的管理,只能是结果的管理,而创造力产生的结果,只能是来自组织的外部,具体点说,就是组织外部的社会意义上的生活方式。所以,判断一项新技术或新发明,是否具有市场上的消费价值?要看它是否创造或改变了当下的生活方式,而判断是否适合当下或未来的生活方式,则要看这项新技术或新发明是否具有完全不同以往的概念----是概念,重新解释或阐述了新的生活方式,因此,我才会说“概念本身就是产品”,就是因为概念既定义了企业产品、又定义了生活方式。至于我所说的“战略是否有意义”?,其实,我想说的是,未来的管理,很可能是“商机”一词取代“战略”一词,因为传统的战略定义,隐含着基于已有产业为基础,而未来,则是发现的和创造的,虽然“商机”一词是传统商业时代的老词,带有贬抑的味道,但是,在创造力的时代,商机一词完全可能取代战略一词,不过,这是题外话了,就此打住。



项目管理知识:变更设计创效益
阮昊:专注“小而美”
项天斌:设计是条“不归路”
建筑企业出国人员如何规避风险
如何做好国际工程的设备管理工作
李迅:新型城镇化应发展生态城市
海斯·贝克:透过设计,探索自己的表达方式
joseph di pasquale:谈在中国做建筑师的经历 中国改变了我
信息发布:名易软件http://www.myid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