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特级资质信息化新标准 | ||||||||||||||||
对施工企业来讲,有资质才能承担工程项目,获得收入,而有高级的资质才能承担技术含量高的工程项目,获得更好的收入,因此资质意味着生存的资本。前不久,建设部发布了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新标准,首次对特级资质施工总承包企业的信息化提出明确要求,并且作为必须具备的条件,把施工总承包化提高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目前我国共有特级资质的施工总承包企业260多个,虽然近年来这些企业在信息化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据估计,已经达到新标准信息化要求的不多。建设部规定,对现有特级资质施工总承包企业,可以有两年多的过渡期(至2010年3月13日),若在过渡期内仍然不能达到标准,将面临资质被降级。因此,大部分特级资质施工总承包企业面临在两年多的过渡期内如何在信息化方面达标的问题。同时,必然地,关于其他资质等级施工企业的信息化标准也将出台。本文将主要针对特级资质施工总承包企业的信息化相对于标准的差距、达标思路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阐述,对于特级资质施工总承包企业有直接的帮助,对于其他资质等级的施工企业也有借鉴作用。 目前特级资质施工总承包企业信息化相对于标准的差距 建设部特级资质中关于信息化的标准共分为基础设施建设、综合项目管理、工程设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档案资料管理、引导性指标等6个方面,共分为24个考核点。从信息化的要素方面来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信息化基础设施及保障的侧面、信息系统功能的侧面以及信息系统应用的侧面。下面我们分别从这3个侧面分析目前的特级资质企业距离标准存在的差距及其解决方法。 1.信息化基础设施及保障的侧面 在该侧面上标准的考核点主要有:硬件设施、网络环境、安全保障、资金保障、制度保障、对外门户网站等。目前,不少特级资质企业已经具备了这些条件。即使不具备,这些考核点基本上可以通过投入来解决。例如,企业通过投入资金,很容易买来硬件设施、网络环境、安全保障等。 2.信息系统功能的侧面 在该侧面上标准的考核点主要有:招投标、进度管理、成本管理、、物资管理、、安全管理、竣工管理、风险管理、设备管理等。同时要求,项目管理系统与、人力资源系统、系统以及系统实现数据集成。应该说,这基本涉及了施工企业及其项目管理的各个主要方面。这就要求企业全面铺开实施信息化,而关于数据集成的要求更是加大了实施的难度,因为没有一家软件厂商可以提供这么全面的功能,必须通过集成不同软件厂商的系统才能实现。这使得实施信息化不能一蹴而就。 3.信息系统应用的侧面 在该侧面上要求的特点为,规定了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度和应用时间。例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正式使用1年以上,涉及项目的各主要管理系统要求在项目的使用率达到50%以上。内行的人知道,达到50%的项目应用普及率实际上很不容易。一般而言,在一个大型施工企业中,即使应用成熟的系统,也需要1年的时间。这意味着,2年多的过渡期实际上非常短,企业只有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去努力争取,才有可能完成。 达标的几点思路 为实现特级资质施工总承包企业信息化达标,同时为充分地利用信息化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必须有正确的思路。以下是笔者对此的一些管见。 1.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 实施信息化涉及数千万元的投入、公司的绝大多数员工、各个主要管理环节,对施工企业来说是一件大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对于这样的大事,企业去做时不能只达到一个目的——符合资质标准。应该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把它看成是构建企业的神经中枢。作为一个健全的企业,离不开健全的神经中枢,信息系统就是现代企业的神经中枢。现代企业需要通过信息系统及时了解每个神经末梢的情况,综合判断作出管理决策。在现代经济中,竞争成败的规律已经变为“快鱼吃慢鱼”,而不是“大鱼吃小鱼”。企业要想成为“快鱼”,必须拥有自己的强有力的信息系统。 2.把握机遇,整体上新台阶 应该看到,实施信息化是改进的大好时机。因为要想有效地实施信息化,必须进行企业流程再造或优化。相应地,企业可以利用这个时机来对企业的管理进行变革,使企业管理变得更加有效,结合信息化管理的实现,使企业管理整体上一个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