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软件技术
返回
学生平时成绩管理系统

        引言

        几年前,各个学校的学生成绩管理基本上都是靠手工进行,随着各个学校的规模增大,有关学生成绩管理工作所涉及的数据量越来越大,有的学校不得不靠增加人力、物力来进行学生成绩管理。但手工管理具有效率底、易出错、检索信息慢、对学校的管理提供决策信息较为困难等缺点。我校尽管部分学院或系已开出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但开发的系统不具有通用性,所以我想借本次毕业设计之际,开发一个不仅适用本校各系而且适用于其它各校的通用高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我选择母校来设计这个系统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 我熟悉学校的学生成绩管理工作,进行需求分析时比较方便。 二是:在我校学习的几年里,我受到了很多老师的关怀,若开的系统能投入使用并发挥作用,使有关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也算是对母校的一点回报。

        第一章 项目开发

        1.1项目开发的目标

        建立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采用计算机对学生成绩进行管理,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和现代化水平。帮助广大教师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学生成绩信息管理工作流程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1.2项目提出的意义

        现在我国的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成绩管理水平普遍不高,有的还停留在纸介质基础上,这种管理手段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为它浪费了了许多的人力和物力。在当今信息时代这种传统的管理方法必然被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管理系统所代替。如果本系统能被学校所采用,将会改变以前靠手工管理学生成绩的状况,可以树立良好的办学形象,提高工作效率。

        1.3系统开发所用的技术准备

        1.3.1数据库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数据库是60年代末出现的一门计算机软件技术,到现在虽然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在理论和时间上都得到了和很大的发展。现在,数据库是数据处理的主要工具,是管理信息系统(MIS)的核心部分。数据库系统是当今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核心,是计算机技术和应用发展的关键。传统的数据库系统旨在处理永久、稳定的数据,强调维护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

        数据库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极其迅速,其应用日益广泛,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它几乎无所不在。以关系型为代表的三大经典(层次、网状、关系)型数据库在传统的(商务和管理的事务型)应用领域获得了极大成功。

        1.3.2数据库系统的选择原则

        (1)数据库系统采用易于集成的,开放的技术。

        (2)产品质量优异,可靠性高,适于长期运行,能支持关键应用。

        (3)数据安全,保安型高。

        (4)能提供分布式数据库功能。

        (5)支持多种开发环境,软件开发容易。

        (6)扩充性和升级能力强。

        1.3.3系统开发工具的选择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管理系统的开发工具,如:Visual basic、Delphi、ASP等等,数据库开发工具又有很多种,如:Access,SQL Sever,Oracle等等http。这些都是很出色的管理信息系统及数据库的开发工具。

        微软公司的Visual Basic 开发系统6.0版,是开发效率极高的用于创建高性能组件和应用程序的工具。Visual Basic 6.0可支持开发人员基于客户端或服务器端创建优秀的应用程序,或是在分布式n层环境下操作。Visual Basic 是快速应用程序开发(RAD)工具,可作为独立的产品使用,也可作为Visual Studio 6.0套件的一部分使用。

        随着桌面操作系统有windows98、windows2000逐渐向WindowsXP升级的发展潮流,visual Basic 6.0必将成为今后数据库产品中的主流。Visua Basic 6.0是采用面向对象的,通过由事件驱动的程序设计方法开发应用的最新,且受欢迎,成功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Microsoft Visual Basic是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的,由事件驱动的结构化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它提供了最迅速,最简捷的开发应用程序的方法。“Visual”中文的意思是:目视的,直观的,看得见的,形象化的。在本次程序设计中,这里的“Visual”指直观的开发应用程序界面的方法,只需将系统提供的标准控件拖放到屏幕窗体上,Visual Basic 就会自动的生成相应控件的程序代码和其属性数据,而不需要用户去编写大量的界面程序代码。Visual Basic 是在原有Basic 语言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易学易掌握的,功能强的最流行程序设计语言。

        Basic应用程序不同于其他语言开发的单一性程序。使用Visual Basic编程时,必须首先确定应用程序如何与用户交互,如鼠标单击,用户必须编写代码控制这些事件的响应方法。

        使用Visual Basic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的一般步骤如下所示:

        (1)建立数据库

        (2)建立用户界面

        (3)编写代码

        (4)调试运行

        (5)编译应用程序

        (6)发布应用程序

        其中界面设计的步骤如下:

        (1)控件的位置

        (2)界面元素的一致性

        (3)保持界面的简明

        (4)使用颜色和图像:增加视觉的感染力

        (5)图像和图标:增加应用程序的视觉上的趣味

        (6)选取字体

        Basic应用程序的结构:

        由于Visual Basic应用程序是基于对象的,所以应用程序的代码结构就是该程序在屏幕上物理表示的模型。根据定义,对象包含数据和代码。在屏幕上看到的窗体代表属性,这些属性定义了窗体的外观和内在特性。

        1.3.4系统开发方的选择

        建立一个信息系统,是一项复杂的软件工程的实施。近30年来,软件工程发展成为新科学,至今已经成为软件产业的重要支柱。多年来被人们沿用的手工作坊的软件开发方法,在软件产品的开发效率和产品质量、成本等方面都无法满足需求。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出现“软件危机”后,人们开始寻找新技术来指导软件的开发。1968年,首先提出了“软件工程”这一名称。80年代以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需求紧迫,已有的信息系统建设方法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系统建设的需要。70年代以来系统建设的主流方法—结构化生命周期法遇到一系列挑战,主要问题是手工操作多、工作效率低、开发周期长、应变能力弱,不能对用户需求的变更和环境的变化做出迅速反应。所以软件工程思想经过人们的归纳和整理,又提出了许多工程方法,如原型法、企业系统规划法、战略数据规划法等。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简介

          4-1412041401132Y.jpg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是一种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其基本思路是把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分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进行若干活动,每项活动应用一系列标准、规范、方法和技术完成一个或者多个任务,形成符合给定规范的产品。

        其开发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⑴系统规划:主要目标是制订系统的长期发展方案,决定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发展进程。

        ⑵系统开发系统分析

        (1)系统初步调查

        (2)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系统设计

        (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2)http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3)系统总体物理结构设计

        (4)系统详细设计

        (5)数据库设计

        (6)代码设计

        (7)输入输出设计

        (8)处理过程设计

        系统实现

        (1)程序设计

        (2)系统测试

        (3)系统转换

        (4)系统运行及维护

        (5)系统评价

        .原型法简介

        原型法的基本思路是用户与系统分析、设计人员合作,根据用户提出的最基本的问题和想法,先很快建立一个应用软件的骨架,作为应用开发的实验模型,这个实验模型叫做系统原型。用户先运行这个原型系统,熟悉它,使用它,受到启发并取得经验,然后对系统的目标和功能提出精确、具体的要求,在对系统的需求最后决定后,再用传统的方法建设系统,通常原型系统的部分程序可以在后来的系统建设中直接采用。

        该方法是传统方法和用户开发相结合的方法。

        建立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原型可分四步进行:

        (1)明确用户基本信息需求

        (2)建立初始的原型系统

        (3)使用原型系统,进一步明确用户需求

        (4)修改和完善原型系统

        快速原型法的开发过程可分为快速分析、构造模型、运行模型、评价模型、改进模型等。

        .本系统开发方法选择

        基于上述两种开发方法的优劣,本系统利用软件工程化思想和方法,总体上是采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从上而下地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但系统实现等步骤采用了自下而上的快速原型法。

        1.3.5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经济上可行性

        现在,计算机的价格已经十分低廉,性能却有了长足的进步。而本系统的开发,为学校的工作效率带来了一个质的飞跃,为此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本系统的运行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

        第二.本系统http的运行可以节省许多资源;

        第三.本系统的运行可以大大的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

        第四.本系统可以使敏感文档更加安全,等等。

        所以.本系统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技术上可行性

        为了进行本系统的开发我特对我校的学生成绩处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对我们计算机学院进行了调研,我们学院现有个专业16个班,共有学生人数为1300人。学院有三个机房,二百多台电脑。并且我对用户所提出的要求也都能够满足。

        使用Visual basic6.0作为系统开发的开发环境,它作为一种现代的编程语言,提供完善的指令控制语句、类与对象的支持及丰富的数据类型,给开发高性能系统提供的保障为开发满足客户要求的系统,保证了代码的模块化要求,而代码模块化的提高,非常有利于以后对新系统的扩展与修改。

        综上所述,本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在技术上和硬件设备上的条件都是满足的,因此,它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运行上可行性本系统为一个小型的单机版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所耗费的资源非常的小,学校的电脑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能够满足条件,因此,本系统在运行上是可行的。

        1.4本系统设计经过流程

        第二章 系统分析

        2.1系统需求分析

        2.1.1系统调查

        对现行学生成绩管理业务进行详细调查是了解系统需求和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重要基础工作,我们计算机系的学生成绩管理工作具有典型性,我的目的是开发一个适用全校各系及各校使用的通用成绩管理系统,因此首先对我们计算机系的学生成绩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细致而充分的调查研究。系统调研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到现场去,通过座谈、询问、观察甚至直接参与考试活动,自上而下、逐步细化的进行了解。

        首先与分管教务处主任交流意见,了解他们对现有学生成绩管理http流程的看法,有无新的信息需求,原系统有无多余的功能。然后,与教师和部分学生,特别是从辅导员那里了解他们对原有信息系统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深入到具体业务职能管理部门即教导处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他们对现行学生成绩管理方式的看法,在操作上有无需要改进的地方。

        通过调查得知,我们计算机学院尽管已开发并利用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但开发的系统不具有通用性,科目是固定的,拿到其他院系不能使用或需要修改后才能使用。所以我想借本次毕业设计之际,为我校开发一个不仅适用本校各系而且适用于各校的通用高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学生成绩处理的过程是:新的学年,教务人员首先加入班级信息,然后根据招生情况编排班级,再对来校学生进行基本的信息登记造册,新生入学后由教务人员负责完成学生信息的维护。

        在每个学期开始,教务处根据专业班级的情况,以班级为单位,为每个班级安排一个班主任,并结合竞争上岗情况对各科老师进行安排。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登记备案。

        每举行一次考试后由任课老师对本学科的成绩进行登记并交教务处进行登记盖章。班主任对本班的成绩汇总。

        教务处根据实际情况对登记的成绩和补考的情况进行维护、保管、存档,系领导、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学生及家长社会人员可对学生成绩及学生有关信息进行查询。

        2.1.2学生成绩管理工作的组织机构设置

        2.1.3用户需求 一 功能需求分析

        学生成绩要用到学校教务管理的许多方面,所以一旦学生成绩管理出现了错误,后果往往是非常严重的。就一所学生很多的学校来说,通常学生成绩要实现的功能非常复杂而且繁多,比如拥有成绩录入管理、教师权限管理、学生成绩的查询和修改等等,而且设计的模块也很多,比如信息统计模块,报表设计模块,打印输出模块,模糊查询模块等等。

        由于本软件主要是为我系定制开发的,因此针对我系学生成绩管理的实际工作而言,经过反复地论证,最终确定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该学生成绩http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

        .掌握每个学生每一门课的成绩信息,并记录在数据库中以便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

        .分权限的管理。在成绩管理中,管理员和教师可以对任何一个学生的成绩进行查询和管理;但是对学生类用户,它只能对自己的成绩进行查看,而且不能对其进行更改。

        .教师类用户可以对成绩按照课程进行管理,可以对每一门课所修的学生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

        .教师类用户可以对成绩按照学生进行管理,可以对每一门课所修的学生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

        .可以针对某一门课的学生列表及其成绩生成报表,并打印;

        .可以针对某一个学生所选课程及其对应的成绩生成报表,并打印。

        二 对系统的适应性、通用性要求:要求系统能够不受未来课程设置变化的影响及班级变动的影响,仍能照常使用。通用性方面:本系统可以供任何一所大学的计算机系使用。

        三 对系统的安全性要求:要求进入系统必须进行口令校验。

        2.1.4系统设计思想

        采用现有的资源,先进的管理系统开发方案,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减少开发中的时间和财力、物力、提高系统开发的水平和应用效果。

        系统要满足学校的需求,例如学生信息的录入、查询、更新等。学生录入与排名,教师信息的录入及数据维护。

        系统就具备数据库维护功能,及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数据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2.1.5系统设计分析

        本系统适用于高校进行学生成绩管理,其功能主要分为四大类:

        课程管理:用于对各学期课程的开设和修改。

        成绩管理:用于对成绩的输入、修改、汇总及排名。

        班级管理:用于对班级的录入与修改。

        2.1.6系统功能分析

        录入功能:为一般用户提供相应的录入功能,为超级用户提供对所有信息的录入功能。

        查询功能:为所有用户提供查询的功能,可查询权限内的所有信息。 维护功能:为一般用户提供查询及相应的修改,删除功能,为用户提供对所有信息的修改删除功能。

        打印功能:能打印全校学生的信息及各班信息,科目成绩等。

        退出功能:结束并关闭系统。

        2.2新系统逻辑方案

        2.2.1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简称为DFD)(限于篇幅,仅列举部分)

        .信息录入数据流图

        图2.2信息录入流图

        .信息查询流图

        2.2.2数据字典 绘制DFD,只是对数据处理和彼此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说明。为进一步明确数据的详细内容和数据加工过程,应将数据流图中的全部数据流及其组成部分的数据元素,数据存储,数据加工,通过数据字典描述清楚,以便于此后系统设计的进行。这就需要开发人员编写详细的数据字典,来描述系统开发过程的细节。

        下面列出本系统中的数据项、数据流、数据存储、加工处理和数据结构的数据字典。数据字典可采用图表格式或较紧凑的记录格式描述,本文采用的是图表格式。

        .数据项的DD表列举如下(限于篇幅,仅列举部分):

        表2.4  学号的数据字典

        表2.5  姓名的数据字典

        表2.6  课程编号的数据字典

        表2.7  班级名称的数据字典

        表2.8  课程名称的数据字典

        表2.9课程名称的数据字典

        表2.10身份证号的数据字典

        表2http.11教师简历的数据字典

        2.3新系统逻辑模型的提出

        根据前面的分析与评价结果,提出新系统逻辑模型如图2.12所示

        .系统边界

        输入边界—班级信息、课程信息、补考信息和学生成绩信息、教学计划信息、注册信息、专业信息。

        输出边界—班级信息、课程信息、补考信息和学生成绩信息、教学计划信息、注册信息、成绩登记表、学生成绩通知单等。

        第三章  学生成绩管理模块设计

        3.1学生成绩查询系统功能需求简介

        学生成绩查询系统对学校加强学生成绩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各个大学都在持续扩招,学生的数量日益庞大,传统的手工成绩管理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容易出现问题。

        3.2功能需求描述

        .用户管理功能

        用户分为管理员、教师用户、学生用户三类。不论是管理员或教师用户,还是学生用户都需要通过用户名和口令进行登录。管理员和教师用户可以对所有的学生成绩进行增加、删除和修改。学生用户只能看到自己的学习成绩,并且不能修改。由于管理员和教师用户及学生用户较为固定,所以对教师自身信息和学生自身信息的管理可以由系统管理人员直接操作数据库完成。

        .管理教师对成绩的管理功能

        教师对成绩的管理可以从两个角度管理:按照课程角度进行管理和按照学生角度进行管理。教师登陆该系统以后,可以对这两种方式进行选择。

        (1)按照课程角度进行管理

        按课程角度管理教师可以看到课程信息和成绩信息。课程信息包括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和课程类型。当教师用鼠标双击某一课程时,可以自动显示出该课程的所有学生的成绩信息,成绩信息包括选修这门课的学生的学号、姓名、班级和考试成绩。并同时自动计算出所有学生的人数,以及所有学生的平均成绩。在成绩信息中,教师可以对学习成绩进行增http加、修改和删除。并能够打印报表。

        (2)按照学生角度进行管理

        按学生角度管理教师可以看到学生信息和成绩信息。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班级、生日、性别、地址、电话和简历。当教师用鼠标双击某一学生信息时,可以自动显示出该课程的这个学生所有课程的学习成绩,并同时自动计算出这个学生的总分和平均分。在成绩信息中,教师可以对学习成绩进行增加、修改和删除。并能够打印报表。

        3.学生对成绩的查看功能

        学生用户登录后,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学生信息和成绩信息。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班级、生日、性别、地址、电话和简历。成绩信息包括这个学生的所有课程的成绩信息、总分及平均分。学生可以打印成绩报表。

        3.3系统目标要求

        目标系统应该达到以下要求:

        .时间经济性。优化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使系统运行效率高,反映速度快。

        .可靠性。能连续准确的处理业务,有较强的容错能力。

        .可理解性。用户容易理解和使用该系统。

        .可维护性和适应性。系统应易于修改、易于扩充、易于维护,能够适应业务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

        .可用性。目标系统功能齐全,能够完全满足业务需求。

        6.安全保密性。保证系统的物理安全、数据存储和存取的安全与保密、数据传输的安全与保密,做好使用人员的授权管理。

        3.4系统平台选择

        选择微软平台作为主导,一方面考虑目前微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规划内部网络时,将微软平台作为首选方案;另一方面从技术角度来讲,微软平台上的应用无论是在开发上,还是在软件的部署上都非常容易,而且性能优越。

        操作系统:Windows 98

        数据库为:MS Access 2000

        开发工具与语言: Visual Basic 6.0中文版

        3.5数据库设计

        3.5.1数据库需求分析

        数据库在一个信息管理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数据库结构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对应用系统的效率以及实现的效果产生影响。合理的数据库结构设计可以提高数据存储的效率,保证数据的完善和一致。同时,合理的数据库结构也将有利于程序的实现。

        用户的需求具体体现在各种信息的提供、保存、更新和查询,这就要求数据库结构能充分满足各种信息的输出和输入。收集基本数据、数据结构以及数据处理的流程,组成一份详尽的数据字典,可以为后面的具体设计和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针对一般学生成绩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通过对成绩管理过程的内容和数据流程分析,可以设计出该系统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

        .“学生信息”的数据项有:学号、姓名、班级、生日、性别、身份证号,登录系统密码等;

        .“课程信息”的数据项有: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和课程类型等

        .“学生成绩信息”的数据项有:学号、姓名、班级、选修课程、考试成绩,初考成绩1,初考成绩2等。

        .“班级信息”的数据项有:班级号,班级名称,入学年份,所在院系专业。

        .“院系信息”的数据项有:编号,名称,简述。

        6.“教师信息”的数据项有:编号,姓名,性别,生日,所在院系,电话,家庭住址,简历,登录系统密码。

        .“管理员信息”的数据项有:名称,密码。

        .“专业信息”的数据项有:序号,名称,系别。

        3.5.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由上面的需求分析结果,在得到有关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以后,就可以设计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各种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数据表格设计打下基础。

        根据上面的设计可以规划出的实体有:学生实体、课程实体和学生成绩、班级、院系、教师、管理员、专业这些实体。

        第四章  其他模块设计与实现

        下面给出系统开发出来的详细界面以阐述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具体功能。

        4.1登陆界面编码设计

        首先是进入登陆界面,如图4.1所示,本窗体显示系统名称,密码校验等信息,本系统的用户分为三类:管理员,教师,学生。使用者可以在组合框中选择所要登录的用户的类型,并输入相应的用户名和密码,单击“确定”就会将输入提交给系统以验证用户、密码及身份。如果用户类型及密码正确,则会进入系统的MDI主窗体(MDIMain.frm). &#16http7;4.2 主窗体

        在frmlogin窗体中如果管理员或老师登录成功,将会出现如图4.1所示的MDI主窗体。

        4.3学生登录主窗体

        若是学生用户,则有些菜单项不可用,只能运行本系统的部分功能(即重新登录和信息查询功能可用)。

        4.4发布应用程序

        在Visual Basic的集成开发环境中创建好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后,并无意味着全部工作已完成,此时生成的应用程序只能在Visual Basic的集成环境中运行,要想使应用程序能够脱离Visual Basic的集成开发环境,首先要对学生成绩管理程序进行编译并且生成.exe或其他类型的文件,然后调用打包和展开向导创建安装程序。

        4.4.1编译应用程序

        编译学生成绩管理程序就是将创建的应用程序以及它的工程文件合并成一个可执行文件。在发布学生成绩管理应用程序之前,首先应该使用测试和调试工具对改应用程序进行前面测试,在排除了所有可能的错误后,才可以开始对应用程序进行编译。

        编译应用程序的主要目的如下;

        使应用程序转入和运行更快。

        给发布应用程序作准备。

        使用应用程序更安全。

        将应用程序进行编译后,Visual Basic将工程中的所有文件进行组织并将这些工程文件转化成一个可执行的文件.exe。

        Basic提供APP对象来存储应用程序的有关信息属性,例如,公司名,产品名,版本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在设计中,可以通过这些属性来告诉用户一些重要的信息,在应用程序运行时用Visual Basic代码读出这些属性值,也可以在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观察应用程序对象的版本信息属性值。右击编译过的.exe文件,然后从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打开“属性”对话框的版本标签,就可以看到应用程http序的版本信息。

        当完成当前工程的APP对象的属性后,就可以编译代码了。Visual Basic6.0支持两种编译格式:P代码和本地代码。选择P代码格式编译的应用程序生成的可执行文件较小,选择本地代码编译的应用程序生成的可执行文件要大的多,但是可执行文件的运行速度比较快。

        因此,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采用的视本地代码的编译格式。

        4.4.2打包应用程序

        创建Visual Basic应用程序后,可以将创建的学生成绩管理应用程序通过磁盘,关盘,网络等途径自由发布,一般来说,发布应用程序必须经过下面的两个步骤:

        .打包

        必须将应用程序文件打包为一个或多个可以部署到选定位置的.cab文件(.cab文件是一种压缩文件),对于某些类型的软件包,还必须为其创建安装程序。

        .部署

        必须将打包的应用程序放置到适当的位置,以便用户来安装应用程序。

        可以使用两种工具来打包和发布应用程序。

        打包和展开向导(Package and Deployment)

        Basic安装软件提供的安装工具包。

        打包和展开向导通过提供有关如何配置.cab文件的选项,使发布应用程序所包含的许多步骤得以自动运行,这是用户一般所采用的方法。

        使用打包和展开向导进行打包的第一个步骤就是选择一个工程,然后单击打包按钮,开始创建一个可以发布的应用程序。第三步,如果没有编译工程,打包和展开向导会要求编译工程。工程编译完成后,向导询问想制作什么类型的包,我们这里使用向导制作安装程序。当向导完成制作安装包以后,它会自动生成一个带有很多重要信息的报告。 4.4.3发布应用程序的步骤

        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打包后,制作安装程序的过程并没有结束,必须将打包后的应用程序发布到一个媒体上,比如软盘,光盘等,发布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主要步骤如下:选择“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这个包,然后指定把这个包发布到指定文件夹中,选择发布的媒体,就可以完成“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发布工作了。

        第五章  系统测试

        5.1测试系统

        一 引言

        背景:经过几个星期的奋战,主要程序已经收尾,主要功能基本实现,但由于时间的仓促,出现了不可避免的错误。我们项目已进行到了系统测试阶段。

        .目的:由于我的系统本身无形态,并且是结构复杂,知识密集,其中不可能没有错误。为了保证我们的系统的质量,为了使系统和用户的需求无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软件测试,为了使测试有条不紊地进行,我制定了该测试计划。

        二 测试计划

        .测试内容

        ①准确性:系统每个模块的功能是否与文档相一致。

        ②质量:检查每模块的功能、性能、要求是否符合相关文档的技术要求.

        资料准备:可行性研究报告,需求规格说明书,测试文档。

        测试进度:9项测试共3天

        5.2测试分析报告

        一 引言

        .背景:近三天来,我按照测试计划有条不紊地测试完了系统,发现了许多错误,并改正了,测试完毕后,我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

        .目的:我编写这份分析报告的目的就是分析错误的原因及对系统的影响,并纠正了能够纠正的错误,以保证系统目标能够完全准确地实现。

        二 软件功能结果

        我按照前一阶段编制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模块功能表”,对系统每个模块功能,用白盒法与黑盒法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并没有发现错误,说明了我的软件预期功能全部实现。

        三 分析摘要

        经过三天的精心测试,检测工作已完成,发现了一些错误并改正了,保证了软件的完善性、正确性,到目前为止,我并没有发现逻辑上的错误,因此,我的软件开发是成功的、有效的,实现了当初设想的全部目标。

        


[北京]综合办公楼装修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014年1-12月重庆铜材产量统计(分月度)
用新思维新举措努力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新跨越
江苏响水县2015年度安全工程师考试报名时间为5月12日-26日
2015年1-2月中国纸浆(原生浆及废纸浆)产量分省市统计
[博士]波浪效应下大跨度斜拉桥索桥耦合振动研究
改性木质素磺酸钙制备高效减水剂的应用研究
项目部责任成本操作细则之(二)责任预算
信息发布:名易软件http://www.myid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