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样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 ||||||||||||||||
高校固定资产是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是衡量高校办学综合实力及其规模的重要标准。随着高校办学规模和水平的不断扩大与提高,高校占用的固定资产规模急剧膨胀,其构成日趋复杂,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利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已成为各高校资产管理的主要手段,但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由于管理职能分散,管理基础工作不够规范,资产安全控制体系尚不完善,出现诸多问题。
一、主要问题 (1)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化流于形式 用固定资产进行信息化管理,在日常工作,多数以形式为主,仍沿用手工账目管理,资产清查时以下发核对为主,谈不上信息化。对每一项固定资产的管理仅限于记录其购置时间、折旧速度、存放地点等陈旧和静态数据,缺乏对设备使用和维护的历史信息的动态跟踪管理,且固定资产增加、报废、调整都是靠兼职的资产管理员集中一批进行申报完成,兼职资产管理员素质参差不齐,提供的固定资产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得不到保证,又没有考虑损失或者增值、折旧等因素,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中不能及时反映资产的存量价值、分布、动态变化、资产的实物形态和维修情况等。 (2)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对国家投入形成的固定资产的地位、作用及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上存在着“重钱轻物、重购轻管,重购轻用”的问题。对固定资产管理缺乏责任感,管理不到位,造成固定资产管理松懈与无序,资产损坏、丢失、资源浪费和管理效率低下等现象。 (3)管理不够到位,账实(物)不符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和水平的不断扩大和提高,固定资产种类、数量迅速增加,更新加快,尤其是“一校多区”及部门内部调整,造成很多资产的使用人和放置地点经常变动,资产归口管理部门无法及时掌握资产变动的信息,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管理权和使用权分散在相应的各职能部门中,资产购建以各部门为主,“谁购建谁拥有,谁拥有谁使用”,而管理部门、使用管理与财务部门配合不密切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固定资产进入、使用和退出的各个环节相脱节,有的是先交付使用,产权产籍办理不及时,入账手续滞后;有的已报废,未及时销账;有的已报废销账,未及时处理,新旧混淆;从而出现账实(物)不符等现象。 (4)日常维护、处置管理工作薄弱 资产日常管理,缺乏具有较强约束力和操作性的资产配置、日常使用管理制度。资产清查时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使用效率掌握不清缺乏有效的协调、监督和控制,存在资产闲置和丢失现象。各部门对使用中的机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不足,无法达到维修保养的要求,影响机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应报损、报废资产无相关部门及人员进行确认及跟踪,无法及时维修或报废。造成已损坏、应维修资产闲置时间过长,加剧设备损坏;不应报废、使用年限不足资产随意报废;应报废的资产长期搁置且格局错乱,占用教学及办公用地、耗费人力物力对其进行持续保管成本增加。报废完成后的资产不能及时处理,继续搁置,造成已报废和待报废资产混淆,资产管理困难。 (5)资产购置时随意性较大,利用率较低,闲置浪费严重 多年来,高校固定资产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而政府拨款的无偿占有、使用,使人们往往缺乏成本效益观念。在高校内部,各院系部门行政管辖和利益分配相对独立,不同部门从方便使用、扩大规模等利益角度出发,追求小而全的模式;而管理部门缺少从内部调剂或挖潜考虑的思路,对学院招生情况的盲目乐观,缺乏科学的参考依据,没有形成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和效益评估机制,造成资产购置随意性较大。同时,对设备配置存在“超前、超量”意识,片面追求仪器设备高、精、尖、多,脱离了学院教学与科研的实际,使学院内部相同或相近功能和用途的仪器设备大量重复购置,且由于没有管理部门优化配置、调剂使用,在使用过程中缺乏规范化管理,对使用情况又疏于考核,造成资产利用率低,多年闲置,缺乏保养,损坏严重,最后只能淘汰或者以较低残值处理。 二、主要措施 针对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了实现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议资产管理采取如下措施: (一)摸清家底,建账立册,完善资产数据库 统筹规划,统一运作,统一管理,采集、建立和维护相关资料,主要有固定资产数量和价值,掌握资产的分布状况、增减、变动、使用等信息,明确资产使用人、管理人,完善资产数据库,建立统一、标准、完善的固定资产数据网,提高资产管理标准化水平。 (二)利用资产管理软件,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利用资产管理软件,在校园网或互联网上建立科学有效的网络资产管理平台,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统一身份管理,进行权限管理,并提供统一的信息和服务,对全校各类固定资产进行固定资产的验收、增加、处置、变动、分布、清查、统计、分析、账表、产权登记、上报数据等各项查询、统计与管理活动,实现数据共享、信息互通、动态管理。使固定资产管理从单一管理向系统管理的转变,从静态管理向动态跟踪管理、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完成对固定资产的全息、实时与多维监管。 资产管理系统可利用虚拟三维校园以电子地图为载体,以照片、音视频、文档、数据表格、分析图形、图纸等形式,将学院每一处场所内同定资产的有关信息和实物状态及其责任人或兼职资产管理员在空间上进行展示。利用电子标签技术对所有固定资产信息进行条形码编码打印,并张贴到相应的资产上,通过条形码采集设备,对已粘贴条码标签的资产进行快速清查,在时间上对资产的使用进行掌握。利用白动预警技术,正确预设资产更新、折旧条件及库存底限,进行自动预警和提醒。通过新技术直观、方便地导航和展示校园的布局、风貌及资产使用信息,完成资产管理,实现资产的纵合分析与决策。 (三)建章立制,实现资产的制度化管理 利用同定资产管理软件建设信息化平台后,资产管理仅仅依靠资产管理、财务部门进行管理还是远远不够的。实现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高效应用,要做到工作有制度,制度有标准,标准有控制,实施全寿命控制、网格化、绩效化管理,形成运转协调的资产监管机制。 1.加强宣传力度,落实绩效考核。 固定资产管理绝不仅仅是资产管理部门的责任,它关系到全体教职工,落实到每名教职工的日常操作中,唯有全员积极参与,固定资产管理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宣传工作,拓宽工作宣传空间,畅通横向纵向交流渠道,持续提高资产管理工作的影响力,使资产管理深入人心。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全面实现绩效管理与网格责任分工要求,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各级网格责任人在资产管理全寿命过程中进行考核和监督。定期对固定资产工作人员进行监管、考核,奖优罚劣,督促各级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爱岗敬业、当家理财的积极性。 2.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管理措施,实行网格化管理。 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权、利,实现人人都管物、物物有人管,推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法制化、经常化、科学化、正规化,建立正常、严格的网格化管理秩序,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要求,实行固定资产“网格化管理”模式。 网格划分及功能参考如下: 一级网格:制定学院资产管理工作意见和实施方案。确定全年度网格化管理的重点,对全院资产工作统筹协调。二级网格:资产处是学院资产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采购建账,制定推行网格化管理的具体方案,确定阶段性工作重点,组织进行检查,对各部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考核。三级网格:各处室部门是网格化管理的主管单位,负责本部门资产的使用、管理、维护工作,各处室部门要配备兼职的资产管理人员。四级网格:各部门资产管理员是四级网格的责任人,对所负责的资产要经常进行清查,随时掌握资产的使用管理,完成资产调配、建账、报损等工作。五级网格:学院各部门职工是学院资产的管理、使用人,要经常对所管理使用的资产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资产使用、丢失、损坏情况,上报资产管理员和本部门的负责人。 3.注重环节控制,完善制度建设,实现全寿命管理。 为实现业务流程化、效率高效化、设备长寿化,对于实物的管理要从项目立项开始,到工程完工、资产验收为止,要将申请、批复、付款情况、发票等资料完整地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资产转移与变动、日常修理、报废处理等信息。对资产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各个环节修订相关细则,完善资产购买、登记、验收、保管、赔偿、核查、转交、报废、报告制度,资产管理实行环节控制,使资产管理的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有章可依,有法可循。 具体制度参考如下: 同定资产采购制度。对一般资产的采购,要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和零星采购制度。对大型的仪器设备还要采用采购论证制度,购买前进行本、量、利测算,论证购买的可行性、必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做到同定资产采购程序的规范化、采购过程的透明化、资金使用的高效化。 固定资产信息公示检查制度。对学院固定资产细化到每个房间,每个房间的所有固定资产都要登记、人账,张贴公示,责任到人或配备兼职资产管理。对财产的购置、调入、变更、毁损、维修、报废等过程应由使用人或兼职资产管理人员经部门领导批准后,报资产管理部门审批后处理,并及时在公示单中登记修改,实现每一个房间内资产的信息及管理人员一目了然。资产管理、考核部门利用固定资产公式单不定期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清查、监督,及时进行调配和考核,深化固定资产日常管理。 固定资产日常维护制度。日常维护不仅延长了资产的使用寿命,某种程度上等于节约了大量的维修费用,降低了成本支出,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每年可拟定学校专项维修经费额度,组织编报固定资产年度维修计划,对日常设备的维护情况进行信息化记录,做到资产使用情况的追溯性,为购置提供依据参考。 固定资产报损、报废管理制度,对于已损坏资产,制定相关制度,根据使用年限、使用条件、有无维修、使用价值等条件进行分类。对于应维修资产,要及时维织人员进行维修。对于达不到报废条件,无法维修资产依照规定确定相关责任人.及时处理并报废。对于无使用、维修价值,应报废设备,由资产使用单位收集进行统一管理并上报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及时按照资产报废程序进行申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对报废资产进行评估,由使用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对报废资产进行处理置,上缴收入,进行销账,完成报废程序。 (四)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管理水平 固定资产管理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管理创新工程,需要复合型人才将信息技术与资产管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学习其他单位的优秀管理经验,逐步建立起事得其人、人尽其才的队伍,来组织并承担有关规划、设计、实施、运作等复杂工作,实现资产管理信息化、全寿命化、网格化。 总之,以规范高效为前提,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信息化、全寿命、网格化管理为主线,形成“以制度来落实,以指导来规范,以标准来提升”的资产管理管理机制,可有效提高管理效率与水平,促进固定资产的合理流动,实现账、物的一一对应,做到物尽其用,发挥固定资产的最大收益,为决策者提供了客观、准确、实时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