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之行政职能 | ||||||||||||||||
一、名词 1、行政职能:是行政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主要涉及管什么、怎么管、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它是国家职能的具体执行和体现,其行使受立法机关的监督,它发挥程度又约束和影响其他国家职能的实现程度。 2、职能关系:指不同管理职能该由谁来行使和管理主体间职责权限的划分。 3、经济职能:是指政府管理和组织社会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管理职能。 4、文化职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全民思想道德建设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方面的管理,是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必须的。 5、社会职能:广义社会职能是与政治职能相对的概念,包括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在内;狭义社会职能指除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以外,政府对社会生活领域中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 二、问答 1、行政职能的含义及其特点。 (1)行政职能:是行政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主要涉及管什么、怎么管、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它是国家职能的具体执行和体现,其行使受立法机关的监督,它发挥程度又约束和影响其他国家职能的实现程度。 (2)特点: ①执行性 ②多样性 ③动态性。 2、行政职能的体系。 (1)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 ①政治职能,是维护国家统治的基本职能,核心在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包括专政和民主两个方面。 ②经济职能:是指政府管理和组织社会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管理职能。 ③文化职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全民思想道德建设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方面的管理,是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必须的。 ④社会职能:广义社会职能是与政治职能相对的概念,包括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在内;狭义社会职能指除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以外,政府对社会生活领域中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 (2)行政管理的运行职能 ①决策职能 ②组织职能 ③协调职能 ④控制职能。 3、行政职能研究的意义。 (1)科学地认识和确定行政职能,对建立合理地行政组织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科学地认识和确定行政职能,是改革行政组织系统的依据和关键; (3)科学地认识和确定行政职能,对实现行政管理过程的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4、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的演变。 (1)前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 体现出两个特点: 一是政治统治职能的极端强化; 二是社会管理职能的相对薄弱,这是由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条件下的自然经济及其经济基础决定。 (2)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政治职能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政府采取自由主义的管理办法,以保障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民主权利为目的,通过政治统治职能对新的资产阶级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起着“守夜人”的作用,奉行“政府管的越少越好”的信条,主要依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调节和引导社会经济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 (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充分运用和强化政府政治统治职能,行政权力扩大,专政职能大大加强,民主职能有所削弱。在经济领域,强调政府对社会经济的调节和干预,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垄断资本主义与国家政权紧密结合,政府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都扩大和加强。 (4)当代资本主义的行政职能 当代西方学者既不赞成政府只承担“守夜人”职责的自由资本主义,页不同意政府全面干预经济的干预主义,而主张有选择地干预“市场失败”,干预经济职能限制在一定范围,就是市场长久失败的地方和政府干预不会带来“政府失败”的方面。 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 (1)行政职能的扩大; (2)政治职能中的暴力职能相对减弱,保持社会稳定的调节职能趋于加强; (3)政府宏观调控、综合协调职能强化与行政职能社会化同步进行。 5、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 (1)行政职能的扩大; (2)政治职能中的暴力职能相对减弱,保持社会稳定的调节职能趋于加强; (3)政府宏观调控、综合协调职能强化与行政职能社会化同步进行。 6、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1)政府职能转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政府职能转变是时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要求; (3)政府职能转变是机构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7、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 (1)职能重心的转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职能关系的理顺: ①理顺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间的职能关系; ②理顺政企关系; ③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 ④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⑤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 (3)职能方式的转变: ①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为运用经济手段为主,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 ②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 8、如何理顺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间的职能关系。 如何理顺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间的职能关系,是我国政府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实质上是权力配置关系、利益关系;也是一种法律关系。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必须在合理划分事权、财权的基础上,明确中央与地方的职能关系,并用法律的形式明确下来。中央政府代表国家整体和全局利益,承担整个国家的宏观管理职能,提供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同时承担着对地方政府的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地方政府一方面是国家利益的地方代表,另一方面又是地方局部利益的代表,承担着中央宏观政策执行职能和对本地区公共事物管理职能,提供地区性的公共物品。 理顺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间的职能关系,具体内容就是指各级政府间的合理分权,把过分集中于上级政府的权利下放给下级政府,做到权、责、利相一致;在指导原则上,就要既维护国家政令统一,防止地方割据,发挥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又保证地方、基层能因地制宜,有利于调动地方和基层的积极性。 9、如何理顺政企关系。 (1)两权分离的要旨:在从多有权中严格区分出经营权,即让国有企业掌握经营权,同时政府掌握所有权,使企业有关阔的活动空间,发挥企业的活力,也切断政府与国有企业的从属关系,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2)理顺政企关系的基本原则:权力下放,政企分开。 ①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把生产经营权还给企业,调动企业积极性; ②把政府的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和政府管理职能分开,理顺产权关系; ③实行国有资产分级管理制,最终建立起政府以经济、法律、行政综合手段控制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宏观调控体系。 (3)调整、理顺后的政企关系: ①政府按投入企业的资本享有所有者权益,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②向企业派出稽查员,监督企业资产运营和盈亏情况,负责企业主要领导干部的考核、任免,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取消政府对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 ③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国有资本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不损害所有者权益; ④政府对产业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是产业政策,也运用法律手段和一些必要的行政手段。 10、如何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 (1)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总原则是:市场机制能解决的,让市场解决,政府只管市场做不好和做不了的事,政府引导市场,市场调节企业。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客观上要求把市场对社会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于政府宏观调控指导性作用有机结合。加强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②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不否定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是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对市场机制作用的方向和后果作必要的干预和引导,矫正市场失灵,而不是取代或取消市场机制在经济生活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11、如何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1)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要求政府社会管理实现三大转变。 ①管理范围由政府包办一切社会事务转变为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 ②管理模式从“大政府、小社会”转变为“小政府、大社会”; ③在管理方法上,从以行政方法为主转为以法律为主。 (2)为实现这三大转变,政府必须培养社会的自治能力,大力培育中介组织,为中介组织的发展提供生存空间,减少政府及有关部门办理有关中介事务;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确立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