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实施对策探讨 | ||||||||||||||||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企业大力推广管理信息化的步伐也在加快,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要求,也进一步给企业推进信息化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一、我国信息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1.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的推进,大量跨国公司涌入,通过企业管理信息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必然选择。结合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实施来看,尽管包括机械、冶金、制药、石油、化工、出版等在内的很多领域开展了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改造,但行业整体的大面积推广仍有限,总体来看,我国企业管理的信息化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目前来看,大型企业在信息化管理的实施上走在了前列。大型企业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己经完成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始向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方向过渡,信息化安全和整体规划是企业管理信息化主管们正准备着的工作。以海尔、联想为例,他们已经很好地完成了信息化的改造。化管理的成功实施为企业管理信息化在中国的推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总结来看,企业信息化的现状表现为3个特点:首先,信息化建设时间较早。其次,企业管理信息化基础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大部分企业已为信息系统在业务中的应用搭建了平台。最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应用范围正在逐步加宽。目前来看,除了应用在财务管理中,信息化管理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产品研发、物流配送、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等业务中去。 2.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2.1缺乏足够规避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中国企业进行了艰难的探索。据相关统计,在2002的起步初期阶段,2600多家企业在实施信息化改造中几乎都以失败告终,投入的大量钱财都打了水漂。我们接触到的基本都是500强企业信息化改造成功的案例,失败的教训较少。过大夸大信息化管理体系所带来的先进理念,而忽略了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给很多企业带来了误导,从而使之缺乏足够规避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在西方国家,企业在进行信息化改造实施前,都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测量,做出规避风险的战略决策。这给规避风险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西方国家在实施信息化改造过程中规避风险的理念已经科学系统化。我国企业应加强风险意识的培养和抗风险能力的提高。 2.2信息化改造对企业管理带来一定的冲击 在企业的信息化改造过程中,对企业原组织和管理方式进行相关的变革是必然的,与企业信息化改造的成败也密切相关。信息化改造受原组织结构、工作流程、权利分配、组织文化等诸多因素所牵制,改造的实施就不可避免对它们带来冲击和影响。首先,企业信息化改造使得企业管理扁平化,企业相应资源进行了重新配置,这极大地损害了原企业相关管理部门和人员利益,不可避免遭到了实施过程中的阻碍。其次,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实施可以使得员工的工作劳动和成果公开化、公正化,企业决策者可根据获得的有效信息对企业员工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这必然对传统体制下习惯了“平均主义”的部分员工利益造成威胁。再者,管理信息化的实施对员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给部分素质偏低、适应力较差的员工形成了较大的环境压力,使得他们产生对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抵触。针对这些压力,信息化改造的实施中大多以妥协的方式对应,从而阻碍了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从企业改造初期的经验来看,国内企业管理信息化成功的案例不多见很多程度上来源于这方面的原因。 二、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实施策略 1.实施严格的项目管理 首先,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在信息化改造进入系统实施的启动阶段,应制定明确的项目计划,确定详细的实施范围、时间和成本计划、工作成果等,并对实施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有效评估。要明确项目的实施目标。以西安车辆厂的信息化改造为例,预期达到的具体目标体现为:借助信息化改造,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管,实现全面,资金使用按计划、定额支付,推动业务流程精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制定了详细的时间安排,明确人员的职责任务。 其次,要严格进行计划的控制。信息化项目改造项目实施前,要制定实施计划、指导计划等,同时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的方法。把主计划根据不同工种和不同阶段进行有效切分,在项目的组织实施中,应详细安排、精心策划,并严格进行执行,确保计划的有效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