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之,城市科学和建筑科学的发展史表明,山水城市应当属于先进的城市观念和模式,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其核心思想是要建设有利于人的自身心,有助于克服当前城市千篇一律…… 第一个想法,如何理解山水城市的概念。 1993年3月27日,钱学森先生郑重的提出社会主义中国应该建设山水城市这样一个倡议,但是这样一个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考虑并没有得到社会公众的响应,甚至有人认为,钱老的谈话是很重要的。我国的城市建设问题很多,比如仍然是千篇一律的在大量的搬照国外建设平原城市的过程,推销仅仅适合于平原的建筑类型和建筑方法,结果造成了经济、实用、美观方面等严重的脱离实际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歪曲和曲解了山水城市的概念,所以有MAD在探索山水城市的道路,山水建筑设计的道路,这是很珍贵的,会取得很大的成果。 为数众多的人觉得,山水城市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才提出来的新问题,指出书面的构想,还没有落实际,好像是真的要实现建山水城市是很遥远,好像我们眼前看到展览的就可以感觉到的。其实不是这样,考古发现表明,我们北京是从山顶洞人的居住走向平原居住的,所以我们就有这个过程,是从山到平原的。 从中国的城市建设史来看更是这样的,我们起码有一千多年建设山水城市和设计建造社会建筑的经验。大家熟悉的一句话,天下名山僧占多,我们的寺庙是很精彩的山水建筑,再加上民居,我们有很多山的省份,他们有很精彩的民居,四川、贵州、山西、陕西,他们也是很多山。特别是山水城市,有很多精彩的山水城市形成了,北京、南京、杭州、武汉、青岛、大连都是山水城市,我们有上千年的山水城市的实践,所以钱老的提示是很好的,我们要思考这个问题,中国特色应该从我们的地域的传统的考虑,从中国的地域特色条件来考虑,而不是从形式上划分。所以山水建筑的例子不胜枚举,山水城市大家都是看得到的,当时只是没有提出,没有人明确提出山水城市的概念,所以出现了这样的误解,但是从历史上看不应该有误解。 今年4、5月份,我去了陕西醴陵,看了江氏状元,那是一个很好的山水建筑。我去了感觉简直是汗颜,几代修的建筑,中西合璧,大家可以去看看,书也有,在网上可以查到,就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依山傍水的山水建筑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在中国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那是需要长时间的工作,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是多么的重要。 钱学森的山水城市概念当中说,这样讲的,山水城市的设想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园林和城市森林的结合,山水城市不该是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中国从事的模型(音)吗?这是钱老跟大家说的。钱老具体说,我想山水城市既然是社会主义的中国城市,他讲了三条:第一,是中国风格。第二,端庄。第三,要科学的组织市民生活、工作、学习、运动。这三条,不衡量山水城市,我们现在城市有多少是合格的?我们的建筑有多少合格的? 你知道上次去我家,我跑遍了北京市的住宅,设计好的、适用的、美观的、经济的,确实是太少了。到现在最好的住宅设计还是北京市建筑设计院的那些老建筑师,以社会主义为代表的建筑师为住户想得周到,现在都是快餐,很快就出来了,要不然就是山寨版,根本没有自己的思路,住宅设计实际上最体现建筑师的水水平。 马岩松建筑师沿着对钱先生的思路,对山水城市做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大家都看到了,在书里面有很细致的。马先生的观点是,山水城市的思想是对自然生命的呼唤,它来自于一种精神的指引,它是文化与自然和谐的城市,是诗情画意的城市,是散发着人性光辉的城市。他认为,山水城市中的建筑是以自然人的情感原型为核心的一种激情,他们可以似山非山,似水非水,似云非云,形式上不拘一格,精神上高度提炼。我同意马先生的观点。按照这样的思路,MAD的许多建筑作品,这对于传播山水城市理念,促进人们思考新兴城镇化有这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我来参加这个也有一个想法,我刚从延安回来,延安正在造新城,用数不清的推土机。我一看,有点大搞的驾驶,这要劈天盖地的改造山坡啊。它也是山水城市,它怎么做?所以马先生的探索、研讨以及到会的思考这个问题,怎么把新兴城镇化,变成了我们英文说叫平原城市,这是我第一个想法。 第二个想法是,山水城市应该是什么模样? 这个展览已经表现出来了。我觉得山水城市应该根据各个城市的特点,千姿百态,北京我刚刚说的是个山水城市,所以以北京为例说说山水城。 北京有这山水城市的美景和生活的历史文化祭奠,北京的城市设计在当时世界范围最好,被成为城市设计的典范。北京是典型的山水城市,每个四合院都是个小社会,都是一个小的生态圈,所以它吸引世界中外世界各地的人,成千上万的人来学习、来取经的。这个大家都知道,所以我不再重复。特别是,马岩松是北京人,他在胡同很了解。 我要说什么呢?我就要说说北京的使用。北京有慧通祠,建立了郭守敬的纪念馆,这个纪念馆位于什刹海的西海北岸。去过郭守敬纪念馆的举手,有多少人?700多年前的郭守敬、元代的郭守敬,在建老北京山水城市中立了大功,他是第一部,他是大手笔、改天换地的做,他成功把运河引水通漕,改造了南北大运河,为寻找大都的新水源修筑了三河,实现了跨河饮水,建立成了北京第一座水库。他开通惠河,将大运河的引水引入北京。北京是一个缺水的城市。忽必烈来看,这个怎么不在这儿。而郭守敬抓住这个,受到忽必烈的聘用,实现了京杭运河的全线通航,将积水潭建成京杭运河漕运集散码头,他还开发了北边的玉泉山水,解决了云河与黄屯(音)的供水问题,使全北京城的山、水、河、湖、潭、海、川形成,使整个城市生机勃勃,郁郁葱葱。大家看到绿色的树林,看到北京山水城市,不是天然就是这样的。他对北京城发展这样重要的贡献,在这次宣传申报世遗成功功不可没。 这说明什么?这种现象?说明了人们对山水城市工业的冷漠,不理解,没有反应,想到山水城市的种种反应,没有感觉。曾经对北京建设山水城市做出了奠基贡献的人,中国元代伟大的水利学家、水利学家,科学家,他1231年生,1316年去世,到后年就是逝世七百周年,值得宣传和借鉴。应当说山水城市是各地生产、生活实践的产物,绝不仅仅是为了养眼,它有丰富的生态内涵,文化艺术的内涵,有这经济适用、美观的价值,它是以人为本的宜居环境,蕴含着东方的科学。在新的形式下,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它的内涵。马岩松说高密度,提出了探索哪些新形态。 第三个想法,是针对中国的地形、国情,建设山水城市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山水城市建设模式和山水建筑类型对于我国是十分重要的城市与建筑类型,因为中国是山多、水多平原少的国家,在960平方公里的国土中,山地占了69%,平原只有12%,所谓的七山二水一分田,平原和耕地在我国是十分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我们说农业为基础的国家,人口众多,平均耕地属于世界上最少的国家。用平地占据耕地盖房子的情况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不经济也不是长远之际,不符合长远发展的战略。所以说在众多地方建成山水建筑,修建山水建筑,过去、现在、今后都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但是我现在仍然去研究这样一个现状,是今后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自古以来,中国的山水城市发达,山水建筑比比皆是也是这个原因,这个优秀传统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在新型城镇化的形式下。马岩松建筑师提出我们要研究高密度和共享的前提下私有空间和自然的思路,只有这样才能走入山水城市,建设精神家园的理想目标。其实山水城市就是一种诗意的基础,在我们经济条件的情况下,这种低层次的城市,货架城市等等,大家都有很好的生动说法。 总之,城市科学和建筑科学的发展史表明,山水城市应当属于先进的城市观念和模式,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其核心思想是要建设有利于人的自身心,有助于克服当前城市千篇一律啊,建筑千城一面的特点,指导我们在新形势的进程中加以探索、研究。 (内容整理自顾孟潮在《山水城市》新书发布论坛上的讲话) 中国建设行业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工程造价信息价、指导价、参考价,登录http:查看更多……
信息发布:名易软件http://www.myidp.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