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管理咨询
返回
时评: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加减法
摘要:城市发展不能摊大饼、产业支撑要做大做强、小城镇建设速度要再加快……面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规模投入多和少、发展速度快与慢等问题,四川省政协委员们有哪些建议?

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加减法

城市发展不能摊大饼、产业支撑要做大做强、小城镇建设速度要再加快……面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规模投入多和少、发展速度快与慢等问题,四川省政协委员们有哪些建议?

在12月24日召开的四川省政协十一届第八次常委会上,委员们围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开展专题协商。他们在大会发言中指出,新型城镇化绝不是简单的加减法。只有尊重实际和规律,贯穿以人为本理念,才能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防治人满为患的大城市病和人气萧条的小城市病,不断提升城乡居民幸福指数。

大城市逐步消肿小城镇杜绝千城一面

2014年10月,国务院发文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根据这一标准,四川省有成都一座特大城市,绵阳、南充、攀枝花、自贡等有望达到大城市标准。这一信息引起与会委员对城市规模的热议。

侯水平委员说,大城市的人口超过合理规模,将使城市过于肿大。目前成都市人口超载将近10%,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增长,导致严重的交通拥堵,影响了市民的宜居指数提高。

如何为大城市消肿?社科界别建议,单个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应控制在50-100平方公里,城市间的最小间距不宜少于20公里,以保证农业地区和生态地区与建成区的面积比例达到4∶1,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

在大城市做减法的同时,委员们纷纷指出,小城镇发展要做加法,但绝不是简单的加法。喻双委员说,小城镇建设不能简单效仿和盲目照搬,要避免出现万镇雷同的传统格局。

杨明洪委员建议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要结合自然环境和建设条件,彰显城镇民族特色,实现从千城一面向更加注重传承民族文化、凸显特色转变。

做大产业支撑减少土地占用和浪费

做强产业、扩大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委员们认为,要以强化城镇产业支撑为重点,为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提供就业空间。

刘凤成委员说,能否最终实现产城一体、产城相融,不在于体量,关键在于特色。各大城镇都应立足自身实际,把历史传统、区位地利、资源优势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展特色镇域经济,逐步形成一镇一业、一镇多业的发展格局。规模庞大的城镇化既是空前的发展机遇,也是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挑战。四川省政协农业委指出,四川省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和重要产粮基地,既要注重集约土地资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创造条件,又要注重保护耕地资源为发展现代化农业夯实基础。

傅志康委员建议,城镇建设要尽量少占基本农田,大中城市要带头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要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引导城镇企业地上地下立体发展,鼓励企业采用新工艺、新设备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落实简政放权推动重点镇向城市转型发展

简政放权这篇老文章如何破题?刘毅委员认为,当前尤其要推动乡财县管制度改革,建立县乡一级基层政府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制度,激活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活力。

在管理权力加减法过程中,刘凤成委员建议改革建设管理体制,将村镇建设审批权和管理权下放给小城镇,成立和恢复村镇建设管理所,要保证至少1名专职工作人员从事试点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改革执法管理体制,在小城镇成立综合执法中队,履行城镇管理方面的执法权和处罚权。

四川省政协经济委指出,长期以来,四川省市制的调整与改革明显滞后于城镇化发展进程,严重阻碍了城镇化持续健康推进。

戴宾委员说,近年来四川省已有一批县城和小城镇具备设立城市的基本条件,如仁寿县文林镇、富顺县富世镇、射洪县太和镇。他建议积极开展镇改市的试点探索,选择若干具备条件的重点镇、中心镇开展镇改市改革试点,推动重点镇向城市转型发展,包括规模转型、功能转型、产业转型、形态转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转型、管理体制转型。


王石:企业如何用对人?
职场潜规则:做好三大准备以求加薪
弹性福利“高温”不退,催生电子商务定制服务时代
卓越领导的“四力工程”
强大领导力的运管模式
企业如何留住核心员工?
您为何没招聘到最出色的员工?
提升领导力的四项工作
信息发布:名易软件http://www.myid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