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讲师应该如何培训销售人员 | ||||||||||||||||
在中国,形形色色的营销人员来讲不会少于8000万之众啊。天底下没有相同的一片树叶,营销人员也是三六九等,各自层次不同,需求不同,接受也能力不同。这就给那些辛苦传道授业解惑的培训专家们造成了培训的艰难和迷茫! 面对不同企业,究竟如何对营销人员对症下药的培训?面对不同营销人员,又如何作出让感兴趣、感觉有用、有效呢? 时代光华培训机构调查数据显示,在关于培训方面一个小小误区,数年来一直困惑着众多培训师:培训的时候反映好,培训的效果就一定好吗?但是要清楚,如果培训师在培训的时候总是反响不好,那么培训师又还有什么前途呢?培训师为了现场气氛,为了企业的满意度,造成现在的培训过程基本上就徘徊在:案例、经验、故事、游戏、互动、口号和一些专业知识的培训或总结。在这样的一个培训课程中大家究竟学到了什么,究竟有多少知识能够得以运用,没有人去思索。企业培训组织部门要么埋怨所找非人,培训师不合格;要么埋怨营销人员学习能力太差,不能学以致用。 其实,讲师在做销售培训的时候,必须事前对受训学员做出充分的了解,把握他们的需求,知晓他们的短处,不能把自己包装犹如明星一般,脱离群众。这样一来,仿佛就是把自己片面的、局限性知识和经验,强压给求知的学员们。本人认为一个优秀培训师,必须要是个优秀的咨询师,如果一个培训联学员的需求都把握不住,就知道按照自己的讲义,按照自己的套路,按照自己的经验灌输给学员,无论当时反映是如何激情、激烈,事后难免留下一场欢喜一场空的遗憾。 人的大脑分两个半球:左脑和右脑。右脑产生的是感性直观的认识,左脑是理性逻辑认识。右脑是很容易对问题产生好恶,而左脑却必须通过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一个过程,需要一个时间阶段。在培训时,制造的那些故事、案例、互动、游戏等制造气氛的情节,其实都是为了在糊弄或取悦学员的右脑,留下深刻印象,得到个好评,至于学员学习后的应用效果如何,那是学员他们自己的事情。 据脑科专家分析:人的右脑是情感,模糊意识,感性思维,所谓的激动、冲动、热情等都是右脑所支配的。这就是为什么许多营销人员在接受培训过程中,先是激动、再是冲动,最后懒得动的原因了。不过,人的右脑能力是很难通过培训来提高的,这是天性。人的左脑呢?左脑考虑的是需求、利益,逻辑推理,理性思维。所谓的深思熟虑、客观评价都是来自左脑的杰作。这就是营销人员在培训几天后埋怨企业选择的培训老师根本不懂他们的需求,培训就是忽悠专家,在通过不断的鼓掌、泪水、拥抱、呐喊、讲故事等表演的一场闹剧罢了。 营销人员的培训总的来分应该为两大类:一类是关于性格改造工程的培训;一种是关于销售技能或管理提升!为什么要分为这两类方面的培训呢?许多成功学、潜能学的大师所推崇的学说,其实就是在改造人性格的一项工程,这项工程任重道远,不是一时半下就能提高销售业绩的。因为性格是很难改变的,可以说是天定得,就像《亮剑》李云龙的性格,他的领导仅仅是惩罚他,从来没有试图改变他的性格,试图改变意味的将是戕害人才或者徒劳无功。为什么许多学习成功学的人很难成功和或者很难做好销售,有的搞成神经病了。所以如果针对营销人员的作些成功学、潜能学等方面的培训,最好是针对那些刚入职的营销人员进行,给他们一种理想、一种幻觉来坚定他们的意志和决心,调整他们面对突发困难得信心,但必须结合系统性的销售技能提升,而且以此为主。 对于那些久经沙场的营销人员,若想通过培训改变他们的性格,或者通过拓展训练改变他们的心态或者性格,简直是对牛弹琴。对于这样的营销人员,那培训应该从何入手呢?制度、流程、技巧、心态等,对他们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再培训还是老样子,依然按照惯例出招,依靠自己经验和常识处理事务,但是面对超越自己能力范围内棘手问题,往往无能为力,做出越轨行为,坑蒙拐骗的伎俩都会用上,只要能完成任务,根本不会在乎客户的抱怨或投诉,根本不会在乎企业领导的批评,依然我行我素。其实呢?他们内心也有痛楚,使用常规办法,就无法完成公司下达的任务指标,但眼前又苦苦寻找不到良策改变这种现状。所以他们最希望获得能和自己产生共鸣的销售心得进行分享、学习,提升自己。所以面对这样营销人员,培训老师必须具备很强的实战能力,在做出培训前必须和他们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才能对症下药,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才能做出有效的培训。 所以,培训老师在任何一场培训前都不要设计出定性的课件,不可以用自己固定课件内容或思想到处忽悠,误人子弟。培训老师在培训之前必须要走进要培训的对象,不可把自己包装的像个明星那般神气和骄傲,别忘了一旦脱离人间烟火,就会难以理论联系实际,就会难以明确他们的需求,就会难以制造实效型的课程,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培训老师在一场培训师必须要把自己当成医生或咨询师,培训才会走上实处,才会掷地有声的产生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