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群雄逐鹿智能家居 | ||||||||||||||||
“智能家居”一词是由20世纪80年代的“电子化住宅”演变而来。当时人们的生活步入了电子时代,大量的电子产品进入到了人们的家庭生活中。随着家用电器的不断增多,人们仿佛置身于便捷和繁琐额的困扰中。据美国白色家电行业协会的数据统计:80年代中期一户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平均人口为6人,而使用的家用电器数量为18件,驱动按钮数量达到38个。也就是一位家庭主妇每天需要花费3.4个小时左右来调节家中的各类电器,在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同时也颇感繁琐。但随着通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对住宅中各种通信、家电、安保设备通过总线技术进行布线、监视、控制与管理的商用系统,这在美国称为Smart Home,也就是现在智能家居的原型,从此“智能家居”成为了人们现代化生活的一部分。 居住环境智能化最早起源于西方,在欧美等国家普及度很高,以美国洛杉矶为例,70%的商业楼宇都已实现智能化管理,85%的家庭住宅和中高档社区也都有成套的智能化管理系统,而在中国“智能家居”理念还处于导入阶段的中后期,家居环境的智能化还局限于高档别墅和住宅,但是未来前景广阔,同时也为安防产业提供了广阔而又高端的市场前景。 广义来讲,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常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通过中央数据处理系统,根据设定好的程序和参数指标在不需要用户指挥和操纵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的状态互动运行,从而给用户带来最大程度的高效、便利、舒适与安全。狭义来讲,“智能家居”可以将家庭电气设备按功能划分成不同模块,既可以独立控制不同模块功能,又可以统一协调操作。 安防产业融入“智能家居”理念是必然趋势 9.11之后,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对公众安全的管理,同时加大了对恐怖势力的打击力度。在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常驻和流动人口逐渐增多,“平安城市”的理念得以广泛应用和推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富裕阶层数量急剧增多,贫富阶层差距逐渐加大,对人身安全和居住安全的重视程度和要求也不断提高。而快节奏、繁忙的生活又激发了对智能家居系统和产品的需求。人们渴望一种即方便快捷、人性化又安全的家居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安防产业和“智能家居”理念相融合也是必然趋势。 安防产业发展的成熟程度决定了其在“智能家居”市场的参与程度。 目前安防产品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显性安全保证”方面,包括预防、监控、报警和警后处理几个方面,其产品的主要性能表现为:防止非法侵入功能、报警及联动功能、报警显示功能以及警后处理功能。系统运作流程主要为:通过安装门禁、门磁、窗磁,防止非法入侵;一旦发生入侵情况,管理系统可通过安装在住户室内的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自动显示报警住户号和报警类型,并自动进行系统信息存档;通过自动拨打电话、发送短信、彩信、抓拍图片并E-mail到指定用户手机和警务室,用户收到电话短信时可以第一时间用手机、电脑查看家中监控画面并控制其家中家电设置、布防撤防等操作。当离家时管理系统时时将家中监控画面传输到住户的手机终端,以便用户和警务人员监控。而这些功能主要是基于目前安防产品基本且相对成熟度的性能基础上。随着智能家居理念的不断普及和延伸,市场空间也会不断扩大,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单一的安全防范功能的产品其利润空间会随着竞争而加剧而不断“摊薄”,仅靠数量的增加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那么安防产业如何在“智能家居”市场有更大的作为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现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中国的智能家居目前尚处于市场导入阶段,智能家居的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对老年人和生活不规律的白领来讲提供了极大地便捷和帮助。但同时也存在着制约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现阶段的智能家居多数停留在“点”的层面上,保持单一化功能模块运作;由于受到建筑本身施工设计、工程质量以及硬件产品状况的局限尚不能形成真正的一体化、人性化、高智能的家居生活管理系统。而未来,随着家电智能化和建筑智能化而深入发展,“简单操作、一体化管理、人性化体验”必将成为智能家居的发展趋势。
|